数学建模--迪克斯特拉( Dijkstra)算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英雄联盟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3 22:23

先贴上迪克斯特拉算法的原理,该算法又称为PT标号法,对于算法的定义和步骤比较难以理解,只需要粗略看一下就好。Dijkstra’s Algorithm 基本思想:
若给定带权有向图G=(V,E)和源顶点v0,构筑一个源集合S,将v0加入其中。
① 对差集V\S中 个顶点vi,逐一计算从v0 至它的距离 D(v0 , vi ),若该两顶点之间没有边,则其距离为无穷大。求出其中距离最短 的顶点w,将其加入到集合 S 中。
② 重新计算 v0 至差集 V\S 中各顶点的距离 D(v0, vi )= Min(D(v0, vi ), D(v0, w ) + C(w, vi )).其中C(w, vi )是顶点w 与 vi 之 间边上的费用。
③ 重复 步骤①②。直至所有的顶点都加到集合S 中为止。
算法结束时, 从 u0 到各顶点 v 的距离由 v 的最后一次的标号 l(v) 给出。 在 v 进入 Si
之前的标号 l(v) 叫 T 标号, v 进入 Si 时的标号 l(v) 叫 P 标号。算法就是不断修改各顶
点的 T 标号,直至获得 P 标号。若在算法运行过程中,将每一顶点获得 P 标号所由来
的边在图上标明,则算法结束时, u0 至各项点的最短路也在图上标示出来了。
关于Dijkstra的算法我推荐看一下中国民航学院的一个视频,我把它保存到百度云,有兴趣可以看看,链接: http://pan.baidu.com/s/1jIDUnEQ 密码: gbh2
下面直接粘贴上matlab代码,该代码不是我原创的,我只是在原代码上增加了注释。

function [d index1 index2] = Dijkf(a)%a 表示图的权值矩阵%d 表示所求最短路的权和%index1 表示标号的顶点顺序%index2 表示标号顶点索引M = max(max(a));pb(1: length(a)) = 0;%初始化pb矩阵,清零%该矩阵主要是用来标示矩阵d中P标号和T标号的分布情况,%为0则该点属于T标号点,为1则该点属于P标号点%初始化起点pb(1) = 1;index1 = 1;index2 = ones(1, length(a));d(1: length(a)) = M;d(1) = 0;temp = 1;while sum(pb) < length(a)    tb = find(pb == 0);%找出未进行P标号即进行T标号的在d中的索引    d(tb) = min(d(tb), d(temp) + a(temp, tb));%T(v)=min(T(v),l(uv)+T(v))     tmpb = find(d(tb) == min(d(tb)));%tmpb等于T标号中的点的最小 值在d中的索引    temp = tb(tmpb(1));%temp等于T标号的最小值第一个点在d中的索引    pb(temp) = 1;%将T标号的点进行P标号    index1 = [index1, temp];%将找到的temp加入到index1中,表示已经找到到底该点的最短路    index = index1(find(d(index1) == d(temp) - a(temp, index1)));%找出到达该点最短路径中的前面的点    if length(index) >= 2        index = index(1);%取最前面的一个点添加到index2中    end    index2(temp) = index;endd;index1;index2;

在这段代码中最难懂的是这行代码:

index = index1(find(d(index1) == d(temp) - a(temp, index1)));

首先是d(temp)表示最近被P标号的点距离起点的最短路径,d(index1) 已经P标号的所有点的最短路径,如果d(index1) == d(temp) - a(temp, index1))成立,这说明index1(1)是该最短路径中到达点temp的前面一个点,反之则不是该路径的点。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下面通过上图粗略解释一下该代码的原理,首先假设在前面计算中点1 2 3 4都是index1中的点,从1到4的最短路径是1-3-4,该路径长为d(4),假设取index1中的2点(不是最短路径的点),d(4)-a(2,4)~=d(3)(a(2,4)表示2-4的长),取index1中的3,d(4)-a(2,3) == d(3),所以3是该最短路径上的点。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