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Cue Zero-Shot Learning with Strong Supervision阅读笔记CVPR2016收录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开发平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8 02:54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1603.08754.pdf

该论文被CVPR2016收录。当时,zero-shot learning的方法中,最好的依然是依靠着人工标注的属性。本文作者希望能够突破这一现状,利用网上多样的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实现全自动的算法,并且得到较好的效果。利用外部文本数据(如wikipedia语料库)的方法可以被称为利用附加数据的方法,这类方法的优点是:得到的属性覆盖的范围广,而且能够实现整个算法真正的无监督。此类方法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外部数据往往有噪声,而且不容易组织成针对特定分类目的的数据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构建了一个联合嵌入框架(joint embedding framework),将多样的文本信息和语义视觉信息映射到同一个空间中,并使用了一个强监督的方法来表示对象的视觉信息。最终该方法在识别和检索方面的zero-shot learning上取得了当时最好的效果。

本文的贡献:(1)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语料库和视觉信息的联合模型;利用外部语料库进行实现;(2)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监督的词嵌入(language embedding)的方法,针对的是word2vec和BoW;(3)使用了一个强监督的方法,来获取对象的视觉信息表示,用以抵御附加数据带来的负面影响。(4)在zero-shot learning的算法中,该算法在一个数据集上取得了当时最好的结果。

zero-shot learning 多线索嵌入(zero-shot learning multi-Cue Embedding)
目前所有的zero-shot learning算法都基于一个基本理论:利用高维属性代替图片的低维特征,来进行分类器的学习,由于高维特征具有迁移性,因此,这种方式能够达到zero-shot learning的效果。上文已经提到,之前最好的方法利用的是人工的高维描述,这些高维描述比较准确,且针对性强,但是由于需要人工,所以往往很难针作用于大型的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才出现了基于外部语料库的方式,使得高维描述的获取变得完全自动。但由于外部数据带有噪声,且针对性不强,使得这种方法最终的效果依然差于人工标注高维描述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作者使用multiple-cue的思想来联合表示属性,联合文本信息和视觉信息,得到了最终的算法。作者使用的该方法可以被称为多线索嵌入方法(multi-cue embedding)。简单来说,就是先利用外部语料库得到类别的多个方面(multiple language parts)的属性表示,这时属性表示已经确定下来了,再将图片中的对象进行多个方面(multiple visual parts)的表示,训练从样本对象到类别属性之间的映射(分类器),即可实现zero-shot learning。

算法内容

   构建算法的方式依旧是建立目标函数,加约束,得到最优化解。(机器学习的一般套路)设输入为x,输出为类别y,则分类器可以被定义为:


即输入x,得到分数最高的y,即为x的类别。其中F(x,y)

gx代表输入样本x的视觉描述子的集合,gy代表类别y的文本描述子的集合。visj分别属于集合gxgy|gx||gy|分别表示相应集合的元素个数。visj可以进一步写成

   其中lm为词向量,即类别y转换为的词向量(可以利用word2vec或者Bow实现);Wlanguage表示将lm映射到公共空间的映射函数,blanguage为一个bias,f(.)表示Relu函数。CNN(Ib)表示利用深度CNN网络所得到的样本视觉特征,Wvisual为映射函数,bvisual为一个bias。计算最终得分的时候,舍去了小于0的得分,因为只有大于0时才是有意义的得分。这个公式通俗的说就是:先将输入样本x和类别y分别转换为视觉描述向量和文本描述向量,通过学习两个映射函数W,将两个向量映射到同一个空间中,在这个空间中,样本x和其对应的类别y距离越近越好。这里的距离使用cosine相似度距离进行度量,也就是利用vi直接乘sj得到。如果读者熟悉跨模态搜索(cross-modal retrieval)的话,就很容易明白,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经典跨模态搜索的过程。
   为了学习上述分类器,作者将分类器函数转化为一个目标函数
其中theta={Wlanguage,Wvisual},式子右边第二项表示theta二范数的平方,加上它是为了约束这两个映射矩阵,能够实现x视觉特征和y文本特征的特征选择。作者还是用了一个约束

简单来说就是:样本x通过分类器得到的类别y的最高得分要比ground truth小于一个margin。这样做的目的,在我看来主要是为了增加模型的泛化能力,限制模型在数据集上学习到的东西,不至于过拟合。
      目标函数中有

作者希望得分不超过1,这也符合cosine相似度距离度量的性质。
对于目标函数的优化,作者只提到了使用SGD(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的方式,以及mini-batch为100,动量为0.9,在数据及上跑了20次,没有提到其他的细节。其实对于上述目标函数,应该是最小化目标函数,对于约束的存在,可以使用拉格朗日法进行求解,逐步调整映射矩阵的值就可以了。
视觉语义描述(Semantic Visual parts)和文本描述(Language parts)
样本X通常是图片,将它转化为算法的输入,即semantic visual parts。这里所说的semantic visual parts可以理解为描述一个物体不同部分或者不同方面的词,例如描述”black footed albatross”可以用”a large sea bird with black feet and curved beak”。其中”large sea bird”、”black feet”和”curved beak”就可以被称为semantic visual parts,它们共同描述了对象”black footed albatross”。作者使用的是一个深度CNN来提取对象的这些semantic visual parts,实验时作者每个图片都有19个bounding box,用来圈出对象不同的部分。
类别y通常是文本的形式,例如“金毛犬”就是一种类别。通常基于外部语料库的方式是:先在语料库中找到有关“金毛犬”的文章,使用LDA抽取文章主题,利用word2vec或者BOW将主题转为词向量的形式。但作者没有使用上述方式,而是提出了新的方法:NAD和MBoW。
这里的NAD指的是Noun-Attribute-Differences。设一个类别集合C={c1,...,cn},共有n类,设属性集合为A={a1,...,am},共有m类属性。设wC()为一个类的word2vec表示,wA()为一个属性的word2vec表示。Word2vec的本质是建立了一个词向量空间,使得词与词之间的相似性可以用词向量空间中的距离来表示。作者提供了三种NAD。
(1)NAD1:该模式下,作者希望能够找到类别ci的最佳对应属性。

这里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个类别ci,计算了它在词向量空间中和所有属性词向量的距离。

(2)NAD2:这个模式其实就是只取NAD1中属性词向量与类别ci词向量最相近的n个。可以理解为消除冗余的无用属性。

(3)NAD3:如果我们知道哪些属性,属于类别ci,但不知道这些属性哪些对于ci来说更加重要,则可以得到:

根据NAD的定义,可以扩张到Bow,得到三种Bow的形式。
(1)MBow1:对于一个类别,从整个wikipedia文章中选择相应的文章,构成一个BoW直方图(BoW histogram)。
(2)MBow2:将类别对应的文章分为P={2,3,4,5}份,这样可以得到多个向量,由于文章的长度不同,因此短向量需要补0。
(3)MBow3:wikipedia的文章本身是分section的,可以对每一个section对应一个BoW的向量,这样一个类就对应了多个向量。
实验结果
使用了数据集Caltech UCSD Birds-2011(CUB),包括了200个类,每个类大约有60张图片,每张图片有312个视觉属性,都是关于鸟类的图片。在zero-shot learning中,利用150个类作为训练集,50各类作为测试集。
作者利用VGGnet提取图片的特征,基于wikipedia 数据集得到类别的NAD和MBoW。
作者将论文[1]中的Structured Joint embedding(SJE)方法作为baseline,该方法是当时效果最好的方法,与本文方法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为算法的结果。其中的supervised是指利用数据集中提供的312个视觉属性,表示样本x和类别y,监督学习出本文算法的映射矩阵Wvisual,和Wlanguage,最终是算法SJE更好。若使用word2vec或Bow非监督学习属性表示,即可将x和y都表示成属性的形式,也可以学习到映射矩阵Wvisual,和Wlanguage。这种方式下,本文算法表现更优。注意这里是将图片里的对象用一个大的bounding box全出来得到的特征,文中称为single visual part(VP=1),并使用single language part LP=1(即NAD1或者MBoW1)。

如表2所示,作者将图片对象分为19个区域,每个区域用bounding box圈出,作为样本的一维特征,注意这里依然是使用数据集提供的属性。作者分别实验了几种情况,可以看到,当train VP=19和test VP=19时,无论是监督学习的方式,还是非监督学习的方式,都得到了最好的结果,而且比baseline好很多。利用VP=19,可以被称为是一种强监督学习视觉语义描述的方法(VGG端对端的学习),实验说明,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强zero-shot learning的结果。

该方法可以应用在zero-shot learning的搜索上,说是说搜索,它和分类的本质实际是一致的,都是一种相似度的比较。由表3可知,VP=19对结果的提升是显著的。

作者还对LP进行了实验。如图1所示,NAD2 LP=50的时候结果最好,达到了33.9%。图2为MBoW的结果。可以看到MBoW1和MBoW2的结果都不错,但MBoW3的结果就要差很多。

图1

图2
作者将VP和LP结合在一起,如表4所示,由结果可以看出,只有使用multiple visual parts的时候,multiple language parts才会有效果。表中还说明了,最好的结果出现在train和test时,都是用LP=19,即使只在train的时候使用LP=19,也可以得到非常不错的结果。

最后,作者将不同的词嵌入方法结合在一起,结果如表5所示,最终可以达到34.7%的准确率,相比当时最好的非监督的方法24.2%(如表1所示),提高了很多,但是依然没有基于人工定义的属性结果高(50.2%如表1所示)。

表5
总结
通篇看来,这篇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multiple-cue的思想,同时也证明了这种思想的有效性。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于对象多个维度的描述,从而达到更好的结果。构建目标函数的过程,其实借用了跨模态搜索的思想,只是借助了属性向量作为中间表示。但在对图片进行特征提取时,为了达到multiple visual parts的效果,需要先对图片中对应的部分圈出bounding box,这个工作其实现实中并不太好做,可以想象的是,如果bounding box圈得不好,对于结果的影响应该会很大。并且,它的multiple language parts的效果是基于multiple visual parts的,这样一来就更加重了算法对于bounding box的依赖。最终算法得到了当时在该数据集上效果最好的zero-shot learning结果,但是和基于人工定义属性的方法相比,还是相差很多。
总体来说,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multiple-cue),这值得思考,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对于bounding box的依赖,使得它的使用范围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阅读全文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