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朝三暮四”在管理上的应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2016淘宝店铺怎么装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5:04

有个成语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养猴人养了一群猴子,他对猴群的食物实现配给制。猴群的食物是橡树的果实。他对猴子们说:“我白天给三颗橡子,晚上给四颗橡子。”群猴都很气愤。养猴人改口说:“我白天给四颗橡子,晚上给三颗橡子。”群猴都很高兴。

         为什么每天都是七颗橡子,白天给少点,晚上多给点,引起群猴不满;而白天多给点,晚上少给点,却让群猴很高兴?一些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绝对不会明白这种心理活动的。其实人跟猴的这种心理活动是一样的。只是我们的管理者,从未去注意或者重视这种心理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管理者轻易许诺,说什么将来怎么怎么样,说什么你会发大财,说什么你的前途无限。但说得人信口开河、滔滔不绝,听得人半信半疑,上过当受过骗的人在底下议论说台上的人又在“哄鬼啦”。台上的人不切实际地使劲开空口支票,台下的人附和着却一次又一次地从失望到绝望。正是这种没有诚信的不良风气,侵袭着人们的生活,所以人们只想近期利益与马上到手的利益,而不会去思考长期利益。例如某位管理者对底下的员工说我们又要涨薪多少,奖金发多少,小道消息满天飞,就是没有看到兑现。例如,中央政法委通过决议要提高警察的工资待遇,警察工资要比公务员高比军队军官低,而且还是经过中央政治局批准同意的,但是大家可以去问那些基层工作的警察们,你们待遇按中央的要求提高了没有。那些基层警察绝对会摇头说,要到手的钱才算数。这话的意思是说,工资发到手的才是真实的,没发到手的都是空头支票,还不知猴年马月兑现。上面有政策,下面不执行,那么就会变成空口支票。

  朝三与朝四是近期利益与眼前利益,暮三与暮四是长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朝三与朝四的橡子是马上能够兑现,暮三与暮四的橡子是以后兑现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能立即、马上得到到手的利益,而对空头支票或者长期利益不相信。人的这种心理跟猴群是一样的。企业要想激励员工,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承诺年底加薪、奖金平摊到每个月发给员工们。打个比方说,如果一家企业要奖励员工,给员工们发奖金,准备年底给予每个员工发放一次性奖金二万元,这种奖金发放方式还不如把这年底要发放的二万元奖金平摊到每个月给员工发一千多元钱要好些。都是每年发放二万元奖金,每月发放比年底发放激励效果要好些,年底发放奖金的效果是“朝三暮四”的效果,每月发放奖金的效果是“朝四暮三”的效果。人们都喜欢看得到的利益与马上到手的利益。

  具有远见卓识与高瞻远瞩的人是比较重视长远利益与未来利益的,但这样有远见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像猴子一样希望他们的利益马上兑现。目光短视与短浅是人的共性,想要改变过来不容易。管理企业要懂得人性,要知道人的优点与缺点,这样才能知道员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会做什么。奖励要马上到位,奖金要立即兑现,奖励跟惩罚一样,也要遵守“热炉法则”。对待员工要给予现实的好处与利益,要给予立即让他们得到的好处与利益,这样员工才会对企业的领导者信任与信赖,才会心甘情愿奉献自己的聪明才干。员工都是猴子进化的,不是圣人与伟人,别跟他们讲大道理。企业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员工工作完成得好,就多表扬与多发工资,就行了;员工对企业有贡献就马上给予奖励,就行了。多说无益,多干实事。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