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3》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论坛推广方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9:37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3》


关于作者

劳拉·E·伯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伊利诺伊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曾经讲授“人的发展”课程三十余年,并在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担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涉及学校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个人言语的发展等方面,其论著在世界多个顶级学术刊物发表,享有广泛赞誉。


关于本书

本书是作者历时三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在美国众多高校被列入“心理学必读书目”。考察范围囊括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提出了“毕生发展观”,对人生发展每一步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是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的全方位指南。


核心内容

从中年以后的心理变化入手,详细讲解了中年危机的应对策略,解释了老年期的熟人社交现象,并对死亡教育提出了指导。


一、中年危机的应对
中年危机大多发生在40岁左右。大多数人会在这个年龄,更加转向自身,关注更有意义的个人生活。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人生理方面的变化。社会交往方面,中年人的事业发展机会比过去减少很多,普遍开始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评价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男女两性随着年龄变化,体现出的特点不同:男人进入中年以后,往往会减弱雄心壮志,把时间更多地花在关注自我和照顾家庭上;女人会表现出相反的方向,把注意力更多转向职业拓展或者社会交往方面。年轻时男女两性非常鲜明的社会性差异和性别壁垒,进入中年以后变得模糊,但总体的方向是: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过度地关注社会评判标准,而更加关注内心的成长和反思。
40岁左右,一般是中年危机的起点,具体到个案这个数字是有差异的,和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基本上,教育程度越高“危机感”来得就越迟。除了生理原因,中年危机在心理方面很大程度上源于和社会的脱节,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信息,过去的认知无法理解和消化。这种和时代的疏离感,导致了焦虑的产生。
一些从年轻时候就坚持学习、养成良好习惯的人,几乎感觉不到中年危机,这是因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和社会接轨,也能够更平和地看待这些变化。
中年以后的学习,很少单纯关注职业方面,更多的人会主动选择课程,探索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


二、老年的熟人社交,是对时间的积极适应
人的年龄越大,越会倾向和熟人交往,到了老年期,熟人社交达到了顶峰。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社会情感选择理论认为:社交范围的大小,和人对时间的感觉有关。老年人之所以倾向于熟人社交,是因为在这种交往中,他们付出的情感成本最少,得到的感情回馈最多。新朋友需要花时间去了解,重新建立信任,共同经历新的事情,在老人看来,在有限的时间里是得不偿失的。
老年人的熟人社交,本质上是对时间的积极适应。他们追求的不是获取信息,而是情感上的愉悦。他们会选择能够激发积极情感的人,主动回避让他们生气或者不舒服的人,朋友之间交往的质量更高。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人对剩余时间的感觉会越来越强烈,到了老年,这种时间感达到了一个极致。在没有办法改变寿命长短的时候,老年人发展出一套自我调节机制,把社交用在情感成本最低但反馈最大的人身上。
【案例】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对社交的选择往往是从实际出发。比如他们会考虑,今后哪些人可以在工作上建立合作关系?哪些人能在生活里成为朋友?甚至即便这两项都不具备,仅仅是这个人的消息比较灵通,或者生活比较有趣,可以从他身上获取到很多信息,也可以成为交往的理由。
但老年人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退出工作关系,回顾过去,他们一生都在接收信息、积累信息,这些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在朋友方面,虽然生活中也有精神需求,但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所以更愿意和那些了解自己喜怒哀乐、而自己又非常了解的人去打交道。
一些子女在外打工挣钱,想把老人接到身边,但真的接来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老人反倒闷闷不乐。子女想的是,离老人近一点,照顾起来也方便,但就像刚才说的,老人的时间感会让他们不自觉得倾向于街坊邻里的熟人社交,到一个新的环境,之前的熟人都不见了,他们难免感觉到孤独,严重的情况还会生病。所以在对待这个问题上,作为子女尽孝心是好的,但也要考虑到老人的感受,不妨也多听听他们的想法。


三、死亡教育可以提高生命质量
儿童对死亡已经有一定认知,不过差异很大。由于文化原因,一些孩子对死亡的理解比较模糊,而另一些孩子就比较清晰。到青少年时期,人对死亡的理解虽然继续加深,但很难和现实生活建立关联,因为相对于婴儿和成年人,青少年的死亡率比较低,往往没有太多安全意识。青少年对个人死亡的关联越弱,做出冒险行为的概率就会越高。
成年人对死亡的态度大多是回避,正处在朝气蓬勃的年纪,不愿意谈论这些话题。真正对死亡思考最深的是中年人,在这个时候年纪,死亡已经不再是模糊的概念。到了老年期,虽然对死谈论的也很多,但他们想的更多的是死亡的过程和临终时的情景。
真正和生命质量相关并且产生影响的是死亡焦虑,这是一种主观心理或者情绪表达。这种担心,会改变人在生活里的很多行为模式。死亡焦虑不一定全都是坏事,如果焦虑只是偶尔的,并且不强烈,反倒能促使人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果这种焦虑感长期存在,并且很严重,就会破坏人自身的调节机制,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死亡焦虑可以通过教育来疏导。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常常担心直接谈论死亡的问题,会加重他们的恐惧。心理学研究证实,如果人在儿童时代对死亡有很好的理解,在成人以后往往能够更加健康地看待死亡。比如家人去世了,父母不妨更直接地给予解释。除此以外,还应该从幼年时代,多让孩子了解人体的生物学知识,让他们更多地知道心脏、脑、肺、胃和其他维持生命器官的角色,这样做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死亡,缓解成年以后面对死亡的焦虑感,也可以更好地提高生命质量,增强安全意识。


金句
1. 在年轻的时候,男女两性具有非常鲜明的社会性差异和性别壁垒,这些差异在进入中年以后开始慢慢变得模糊。
2. 中年以后,人们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过度地关注社会评判标准,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是更加关注内心的成长和反思。这个时候,终身学习就成了一剂良药。
3. 老人们的社交网络看起来好像是变小了,但实际上,朋友之间交往的质量反而更高了。
4. 如果死亡焦虑只是偶尔的,并且不强烈,它反倒能够促使人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5. 毕生发展心理学是一个跨专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有助于人更好地理解生命,拓展思维视野,解决生活当中常见的问题。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