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向对象2

来源:互联网 发布:国庆假期游戏数据分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8:23

static静态关键字

静态的特点
A: 被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属于类,不属于这个类的某个对象。(也就是说,多个对象在访问或修改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时,其中一个对象将static成员变量值进行了修改,其他对象中的static成员变量值跟着改变,即多个对象共享同一个static成员变量)

B: 被static修饰的成员可以并且建议通过类名直接访问

访问静态成员的格式:
*类名.静态成员变量名
类名.静态成员方法名(参数)*

C: 静态的加载优先于对象,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

静态的内存图解
这里写图片描述
静态的注意事项

A:静态成员只能直接访问静态成员

B:非静态成员既可以访问非静态成员也可以访问静态成员

静态的优缺点

A:静态优点:
对对象的共享数据提供单独空间的存储,节省空间,没有必要每一个对象都存储一份
可以直接被类名调用,不用在堆内存创建对象
静态成员可以通过类名直接访问,相对创建对象访问成员方便

B:静态弊端:
访问出现局限性。(静态虽好,但只能访问静态)

类变量与实例变量辨析

A:类变量:其实就是静态变量
定义位置:定义在类中方法外
所在内存区域:方法区
生命周期: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
特点:无论创建多少对象,类变量仅在方法区中,并且只有一份

B:实例变量:其实就是非静态变量
定义位置: 定义在类中方法外
所在内存区域:
生命周期: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加载
特点:每创建一个对象,堆中的对象中就有一份实例变量

代码块

局部代码块

局部代码块是定义在方法或语句中

public class Block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局部代码块:存在于方法中,控制变量的生命周期(作用域)         {            for(int x = 0;x < 10;x++) {                System.out.println("我爱Java");            }            int num = 10;        }        //System.out.println(num);//无法访问num,超出num的作用域范围    }}

构造代码块

构造代码块是定义在类中成员位置的代码块

class Teacher {    String name;    int age;    {        for(int x = 0;x < 10;x++) {            System.out.println("我爱Java");        }        System.out.println("我爱Java");    }     public Teacher() {        System.out.println("我是无参空构造");    }    public Teacher(String name,int age) {        System.out.println("我是有参构造");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静态代码块

静态代码块是定义在成员位置,使用static修饰的代码块

class Teacher {    String name;    int age;    //静态代码块: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只加载一次,加载类时需要做的一些初始化,比如加载驱动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我爱Java");    }    public Teacher() {        System.out.println("我是无参空构造");    }    public Teacher(String name,int age) {        System.out.println("我是有参构造");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每种代码块特点:

局部代码块:
以”{}”划定的代码区域,此时只需要关注作用域的不同即可
方法和类都是以代码块的方式划定边界的

构造代码块
优先于构造方法执行,构造代码块用于执行所有对象均需要的初始化动作
每创建一个对象均会执行一次构造代码块。

静态代码块
它优先于主方法执行、优先于构造代码块执行,当以任意形式第一次使用到该类时执行。
该类不管创建多少对象,静态代码块只执行一次。
可用于给静态变量赋值,用来给类进行初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