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自由的必经之路——自律——平等........

来源:互联网 发布:apache php怎么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2 03:06

每次云风回武汉,我都要设法呼朋唤友和他见面聊聊,哪怕只是扯淡。

 

 

一直有点遗憾他的第一本书不是我经手做的,因为其实当时孟岩已经几次眉飞色舞和我提到,说和云风聊天,一口气聊了7个小时。可当时还不够敏感的我,错过了与他的第一次出版合作。博文另一位优秀的策划编辑负责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这本书虽然技术细节我看不懂,但我能看明白一些东西,很喜欢,还寄给远在美国的弟弟周奕看,周奕也觉得不错。

 

 

真正见到云风,我也不记得是哪次了,是不是在杭州第一次见到他,也不记得了。反正好像和他见了三次后,他才记得我这个人,以至于我有次再去杭州,电话给他,要先问一句:还记得我是谁吗?一来二去的,大家真的成了朋友。

 

 

云风和周奕相似的一点是:没有一丝做作,但他们俩都不是呆瓜,都是专注而敏锐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是经常有人请吃饭的,因为即便和他们扯淡,也会觉得有趣。

 

 

这次拉了我们的美女编辑丢珥和云风一起吃饭,席间还有另一位帅哥作陪。丢珥和我在杭州某晚去见云风,云风豪爽地叫了一大桌菜,大鱼大肉的。可惜我们几个中午在知味观(东坡路的那个总店)胀撑了肚子,还应一个朋友的邀请,在西湖边灌了一肚子茶,所以当晚辜负了云风点的一桌鱼肉。那天听他讲练健身,每天吃8个鸡蛋。在SD大会上见到他,他说已经不吃鸡蛋了,因为医生不让了,怕胆固醇太高。这次见他,觉得他更神清气爽了,问他是否还在吃鸡蛋,他马上摇头,说自己也在练跑步,每跑1000米,耗时五分钟左右,心跳保持每分钟100下,而以前会是130下。但主要还是练器械,跑步是为了热身。不赖!

 

 

可是这家伙居然也和以前不认识我一样,不认识丢珥了。丢珥为了让他不再忘记自己,频频盛汤给他,并问,下次会记得我吗?云风连连点头,说:会记得了,会记得了。

 

扯谈中,我问到了网易的文化,云风想了想,说,现在网易才开始有一点点官僚,但比好些公司都要好。我问为什么,他说,这可能是因为网易的工程师文化坚持得比较好,尊重技术人员。他说,在网易的技术团队中,很少出现某一两个强势的人说了算的情况,而是大家商量着来,很少有押宝性质的行为。这样一来,也许会失去一些领先的机会,但却不易犯愚蠢的错误。

 

 

隔了一个晚上,我在网上遇到云风,又就这个话题问他。我们有这样的对话:

 

我: 云风,后来回来后我琢磨,觉得你是不是现在还是比较欣赏网易的这种“不让某个人过于强势”的文化
23:25 云风: 我觉得有制约比较好
23:26 我: 在你自己来看,这里面有过矛盾和挣扎吗
 云风: 当然会觉得有不爽的地方
23:28 我: 如何平衡呢
 云风: 自律吧
23:30 其实就是强调平等
23:31 我: 恩,回来后我想了很久
23:32 云风: 平等就意味着比别人强的人要放弃好多东西
23:33 有权利的人谈平等才是真正的要平等
 我: 啥时候看你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很有意义的
23:34 云风: 我想想,是可以写一点

 

 

今天上云风的博客,看到了这篇“平等”。

 

几天前和余晟网聊,他提到了优越感的可怕。说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有优越感。还说,有那么一些朋友,去了外企后,言谈举止间会流露出一些傲气,优越感隐隐若现。我们聊到了见识肤浅导致的自大,聊到了成为一个明白人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明白人就不那么容易产生优越感了,会知道有优越感是件可笑的事情。

 

 

蒋纬国在自己的这本口述历史书里有这段描述:

另外一次是我从西安回到潼关时发生的。白天火车很挤,虽然是对号快车,但是过道上都坐满了人,很多人带了行李,往走道上一放就坐在行李上头。火车开车后,我看到一个上校自彼处挤过来往前走,没多久又看到他从前方挤回来,第二次经过我的座位旁边时,我就站起来问他:“上校,你是要找人还是要找位子?”他说:“找位子啊。”我就说:“请坐吧!”他看了一看我,就“啪”一巴掌打在我脸上,很生气地问我:“刚才我过来时你看见了没有?”我说:“我看见了。”他说:“你刚才为什么不让?”我说:“上校,刚才你是从我背后过来的,等到我看见你时你已经走过去了,我以为你在找人,及现在看你又挤回来了,所以我特别问一问。”没想到他又“啪”的一巴掌打过来,说:“你罗嗦什么!”意思是你还不让位。其实我已经站在旁边,我说:“你请坐。”说完就到厕所里坐在马桶上。

后来列车长来查票,车厢里有认识我的人就跟列车长说:“那位上校刚才打了蒋纬国。”列车长就问:“那蒋纬国呢?”那个人说:“他现在坐在厕所里,他的位子给了那个上校。”列车长就跟那位上校说:“你坐在人家的位子上了。”而且那位上校根本就没有票,列车长一方面要他补票(那时候能叫军人补票已经算是进步了),同时告诉他刚才那个上尉是蒋纬国。他听了以后,等补完票就跑到厕所门口“嘣”的一声跪了下来,并且再三地道歉。这一来反而把我吓坏了,我挨揍时并没有被吓,反而觉得很正常,但是看见了一个上校跪在我一个上尉面前,我可受惊了,就赶快把他扶起来。那位上校一定要我原谅他,说他家里还有老娘在,好像我马上就要把他拉出去枪毙似的。我把他扶起来后请他回到座位上,我还是坐厕所里,他坚持要我回到座位,说厕所里臭,那时候的厕所当然是臭得不得了,但是坐久了也不觉得了。


从这些事情中我看清楚了中国的军队是怎么样的一批人组成的,要带着这么一批人去打仗,还要面对如此精锐的日军,还要打胜仗,实在是不容易。

我们的国家制度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批评,官员的办事能力的确欠缺,办事态度也的确不好,但是这不是中国国民党的错,也不是“中华民国”政府的错,这是传统养成的习惯,这种习惯存留在民间也存留在政府内,不论是谁,稍稍有权威后就开始耀武扬威了。有一次大家为此话题辩论,我认为实在不值得如此争论,重要的是,我们要承认现实,努力纠正。例如一个小小的二等兵,当他奉派去当桥头盘查哨时,自认有了权威,执行任务时就对老百姓大声呵斥,或者有其他不礼貌的行为;共党看准这一弱点,便对老百姓态度亲切,老百姓自然倾向他们。

 

 

》》江山轮流坐,传统却并未因为朝代更迭而有那么快的改变。

 

刚才,恰好阿朱告知,51.COM的技术总监王兴华给《走出软件作坊》写了一篇序,我赶紧去拜读了。觉得这篇序的主题,和云风的这篇博客,内涵是一样的。他写道:

 

    

51.com走过从3~5个技术人员到30~50个人,然后到300多人的历程。51.com连续2年被百度评为web2.0用户交互做的最好的网站,也许只有我们的程序员明白其中的涵义。每天上传1000万张照片,500万篇日记,200万个群组帖子。以及用户之间上亿的交互动作。全部需要保存在系统里,并且即时传达每个用户。这些海量的信息需要保存在线上的数据库里,随着新用户的增长,老用户的不断沉淀。保存在系统里的数据还在不断地膨胀。互联网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软件的更新比客户端要来得更快,每天都有更新上线。

 

     

    

所有这些,造成了对技术的巨大压力。这么多人,怎么分工协作,这么多功能、模块、项目怎么减少关联影响。要做到这些,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出软件作坊。我们首先在思想上,不断地让每一个技术人员明白,我们已经不是作坊了,一定不能用作坊式工作模式来做51的事情。其次,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建立各种研发工作流程、上线流程、质量保障流程。并且作为最高工作原则、要求来在公司施行。任何人,不管你以前功劳多大,能力多强,在这些原则面前,都是人人平等的。

     

大家都知道,人最难改变的就是习惯。就像保证生存和敷衍下一代是生命体出现以来就根深蒂固的思维一样,人类要去掉这种自私的思维是多么的困难。要想用几千年的文明去改造几十亿年形成的思想,确实是很困难的时候。同样,自由散漫、作坊式的软件开发其实也是在每一个程序员心里根深蒂固的思维,“我可以做得很好,根本不会影响到别人的东西”,“这些事情很简单,没必要走那么多流程”,“把我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和别人怎么配合,他们自己想办法”,“这个根本不可能,用不着浪费时间讨论了”......想一想,你还有你的技术同事们,是不是曾经,经常有过这些思想呢? 

     

所以,我很推崇阿朱的这本书,他系统地讲述了,一个企业,怎么走出软件作坊,不仅是在思想上重视,更是要在行动上,制度上保证。

》》走出软件作坊,意味着奔向更广阔的空间,更广阔的空间,意味着更多的自由、越来越多的自由。但自由是需要纪律做平衡的,每个人唯有克服自己的自私,拥有成熟的人才会具备的自律精神,才会懂得自由的必经之路是自律,自律的前提是:认识到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特殊,没有谁可以例外,无论你具备怎样的才华,无论你曾经多么NB。

 

 

唯有各个领域的人们都认识到真正的职场成熟意味着大家都遵循既定的规范,不自行一套,不乱插队,减少内耗。待到那时,可能再有人写书,笔下就不会再出现蒋纬国描述的那一幕幕了。那是一个整个民族的心智都处于少年期的国家现状,现在,明白人日渐增多,国家至少在朝着青年期走,走出软件作坊,走出各种作坊,当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