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排序算法解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旅行收纳袋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18:03
各种排序算法解析
                
    1.插入排序
    (1)插入排序
    基本思想:假设待排序的记录存放在数组arr[1...n]中。初始时,arr[1]自成一个有序区,无序区为arr[2..n]。从i=2起,至i=n为止,依次将R[i]插入当前有序区,生成含有n个记录的有序区。
    需要进行多次单趟排序
    优势:当记录本身有序时,效果最好
    

    (2)希尔排序
    基本思想:先预排序,再进行插入排序。将记录按下标的一定增量分组,对每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随着增量逐渐减少,每组包含的关键词越来越多,当增量减至一时,整个记录恰好被分成一组,算法终止
    希尔排序会进行多次的预排序,即在分组内排序,最后进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
    时间复杂度小于O(n*n)(即原本顺序为逆序时,会使时间复杂度达到最大),大于O(n)
    
         

    2.选择排序
    (1)选择排序
    基本思想:每一趟都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顺序存放在已排好序的数列的最后,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控制下标,选择交换。遍历一次选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然后分别和第一个位置和最后一个位置的数交换(优化版,一次交换两数)
    时间复杂度为O(n*n)
    
    


    (2)堆排序
    基本思想:堆排序是一种选择排序。堆实质上是满足如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树中任一非叶子节点的关键字均不大于(或不小于)其左右孩子(若存在)节点的关键字
    根节点的关键字是堆里所有节点关键字中最小者的堆称为小堆(且所有子树也均满足此条件)
    根节点的关键字是堆里所有节点关键字中最大者的堆称为大堆(且所有子树也均满足此条件)
    升序时建大堆,降序时建小堆
    底层是一个数组,根据二叉树的性质可以看出,左孩子节点的下标是父节点下标的2i+1
    进行堆排序的步骤是(1)建堆(2)调整堆,(3)堆排序(升序建大堆,先建堆,然后选出堆顶的数据交换至数组的最后,不断的调整)
    堆排序相当于对二叉树进行操作,所以其时间复杂度为O(N*lgN)
    
    
    
     

    3.交换排序
    (1)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重复访问要排序的数组,一次比较两个元素,若顺序错误就交换两个元素。重复此过程直到没有元素要进行交换,就说明排序完成
    1)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若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两数
    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相同的比较,从第一对直到最后一对。重复比较结束后,最后位置的数应该是最大的
    3)对所有元素重复以上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持续对每次剩余的元素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没有元素需要比较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n)
               

    (2)快速排序
    基本思想:快速排序算法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采用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都变成有序序列。
    快速排序最坏的情况是:1.每次对区间排序时都选到最大或最小的数时 2.数据原本排列有序或接近有序
    1)左右指针法
    
    2)挖坑法
    
    3)前后指针法
     
  
    递归实现
    
    
    非递归实现
    

    4.归并排序
    基本思想:归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二路归并。
    当数据量特别大,外排序(数据在硬盘上时),适合使用归并排序
    
     

    以上各种排序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
    快速排序 O(lgN)       归并排序 O(N)        其他 O(1)
    以上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堆排序 O(NlgN)         归并排序 O(NlgN)     其他 O(N*N)
    稳定性方面: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归并排序是稳定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