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屏幕的概念理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兴趣图谱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13:36

一、LCD与LED
LCD与LED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LCD是液晶屏幕,用于显示;而LED是光源器件,用于照明;之所以有这两个概念的混淆,源于国内TV厂家的不负责任的宣传:实际上所谓的LED电视,是相对于CCFL电视而言的,指的是液晶的背光源。液晶本身并不发光,需要另外的光源发亮;传统的液晶使用CCFL作为背光源,即紧凑型节能灯;现在可以用LED作为背光源,于是有了LED电视。而OLED则与LCD有相同处,OLED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用于显示,用了OLED就不需要背光源了,它自身即发光又显色,可替代LCD;目前OLED用于手机屏幕显示(比如超薄手机),大屏幕显示的OLED还未能商业化。

二、CCFL: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简称CCFL,中文译名为冷阴极荧光灯管,具有高功率、高亮度、低能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照明等领域。

三、OLED与LCD:
首先LCD为液晶显示屏,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源。其由TFT基板与CF(彩膜)基板贴合而成,内充液晶。通过TFT基板提供电场来控制液晶旋转的角度,从而起到控制液晶穿透率的作用。彩膜上印刷有RGB三种颜色色块,背光源的光线透过透明的TFT基板,透过液晶分子,然后透过CF基板。受各个色块下液晶分子的穿透率不同的影响,色块发出不同亮暗的红绿蓝三色,可混合成显示所需的颜色。
而OLED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属于自发光器件,不需要背光源;构造为在TFT基板上蒸镀在通电下可以自发光的RGB三色有机膜层。通过TFT基板控制电流大小,即可控制RGB有机膜层的发光亮暗,从而混合出显示所需的颜色。
目前市场主流的显示技术还是为TFT-LCD技术,OLED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在工艺良率、大尺寸、高PPI、使用寿命、制作成本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但其在低功耗、高色域、宽视角、可弯曲、更薄更轻、可透明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看到一篇文章是讲LCD和OLED之间擦出的火花的,还不错,分享一下~

OLED和LCD的巅峰之战

2016年绝对是OLED代表年,其投入能量之多、士气之疯狂,仿佛只消Apple一声令下,就要攻破LCD坚守十年的围墙!现在中日台韩面板厂一字排开,每个都摇着OLED的旗子,旗海飘扬绵延到天边,仿佛宣告着显示技术的世代交替山雨欲来,史诺也曾经一度迷惘,难道“后液晶时代”提早来了吗?
放眼过去数年,OLED只是雄踞一方,虽然排挤了一点LCD的疆界,但几年下来也相安无事。OLED势力有两大部落,分别叫“三星”跟“LG”,一直以来他们约定好,三星你玩小尺寸、LG我玩大尺寸,三星你玩RGB
OLED,LG我来弄弄White OLED,偶而可以跨对方的界,但浅尝则止,说好不能太认真。
还有就是OLED做出来后,咱们不外卖也不外购,坚持“自己的OLED自己做”,于是金星联盟就这样自成一格、好不快乐,自产自销用出海口帮自己练功,LCD也只能眼巴巴的望着,想着:“还好嘛!不过就是自发光阿,说来萤火虫也是自发光嘛,我还怕虫子咬不成?”。
时光快转到2015年下半,金星连线开始外销,还在中国成立了OLED联盟,中国彩电跟智慧手机品牌一个接一个开出OLED旗舰,LCD才在心里想着不妙,好像该做点什么,结果转身一看乖乖隆叮咚,白巫师库克骑着帅帅白马,英姿飒爽的立在山坡上,被着耀眼的阳光大喊:“我~O~~LED~~~~~~~~”
“完了,一切都完了。”LCD一瞬间觉得自己成了反派。
好的,说到这里我们先停一下,讲一下什么叫自发光,明明OLED和LED一个有机一个无机,认祖归宗都是电致发光,凭什么你是自发光我就是背光?这么说吧,平面显示器的核心是用TFT来做像素控制,OLED呢是直接一对一的放在TFT上,OLED等于像素,所以叫做自发光。
那LED呢?不好意思虽然你比CCFL娇小,但怎么说还是太巨大了,TFT只是个孩子阿!禁得起你这样压吗?还是躲去后面随便用什么方法变成面光源吧!由液晶来帮LED做面光源的后处理,实现个别像素的灰阶控制,所以正统称呼是TFT
LCD啊!明摆着液晶才是主角,LED还是去站CCFL旁边吧,你以后的名字就叫背光了! (同理,QLED也是自发光,micro
LED当然也是,就是个LED证明了自己其实可以跟TFT相爱的故事,不过那又是题外话了。)
接下来回到OLED和LCD的对弈,事实上OLED挑战LCD不是第一次,过去数年OLED从来没有放弃入主中原,只是LCD的防守太坚固,每次总能有惊无险的把OLED打回去。OLED对决LCD的武器有哪些?不外乎“超薄、省电、广色域、高对比、广视角”,我们来回顾一下LCD精彩的防守:
1.超薄电视之乱 OLED少掉背光模组,自然可以做得很薄,2014年LG就把超薄当成行销武器,推出了0.4cm的超薄OLED电视,但LCD不怕,反正我有侧入式背光跟超薄导光板啊!Sony在2015年就推出超薄0.49cmLCD电视,相信消费者看到OLED电视的价格标签后,那受伤的感觉绝对不是0.09cm可以抚平的。

2.省电之谜 OLED强调自发光所以超省电,结果马上有测试魔人打脸了,做了OLED手机跟LCD手机side by side的测试,当黑画面多时OLED赢了,因为他连像素都不必打开,但当白画面全开时,OLED就露出了自己的弱点。再次强调OLED发光效率很差,蓝光的部分连5
lm/W都不到,而LED破100
lm/W那叫做轻松写意,就算得穿越重重障碍,最后剩的光不到10%,LCD还是赢了,OLED的省电之说显然有瑕疵,省电是有前提的,而这些前提是卖OLED的人不会跟你说的。
3.广色域保卫战 OLED的色彩很漂亮、色域很广,所以一直很喜欢晒他那NTSC 100%的颜值,然后摆个NTSC 72%的LCD在旁边,怎么看都像个丑姑娘。但LCD的色域决定在背光,说到底只因为GaN/InGaN Chip+YAG
phosphor经济又实惠,才没去跟你玩色彩缤纷的游戏,今天你说我不行,我把phosphor换一下也就是了,简单的RG粉做到NTSC
80%以上没问题,用KSF+β sialon配个DNP顶级color filter,冲到NTSC
98%也是可以的,如果OLED还要坚持输赢,LCD还有量子点呢!NTSC 110%总可以叫你心服口服吧?
这时候我再补一枪,OLED的蓝跟红都不纯,而且是受限于发光材料的缘故,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看得出来,但看久了总是有些破绽,色域广是一回事,色彩品质的表现就见仁见智了。
4.高对比与广视角之歌 OLED是自发光,关掉画面时接近全黑,所以对比非常的高,也因为是自发光,可视角非常广,但高阶LCD祭出HDR,采用高密度直下式local
dimming,再加上IPS
LCD把水平视角开到160以上,虽然数值上还是输OLED,但消费者的视觉落差已经很有限,而且别忘了消费者的视觉,总是会落在定价标签的。
这四场防守战LCD都一一守下来了,身为卫冕者,LCD挖了两条又深又宽的护城河,一条叫“长寿”、一条叫“便宜”,这恰恰都是OLED的硬伤。而且OLED还有一道未解除的诅咒,叫做烙印(burn-in),说到底还是蓝光材料的原罪,只要这个诅咒和护城河还在,OLED就难以取代LCD的主流位置……好了,故事说到这边,LCD根本没什么好怕的啊!继续把河挖宽挖深就是了,不是吗?
But!OLED还是有LCD先天无法拥有的特性。
OLED手上扣着一张王牌,这张牌让库克一个转身变成白巫师,骑着白马直奔OLED而来,那就是“可挠(Flexible)”,可挠是不是显示产业的下个奇点,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可以客观地说,这是产品形态的根本转变,是名符其实的典范转移,而弯来弯去改变型态的这档事,LCD是玩不来的,他顶多就给你Curve固定在那,算是尽心尽力了。
除了可挠之外,OLED还有一个优势快被人们给忘了,直到2016
VR元年粉墨登场,高阶VR把焦点都给了OLED,这个优势才又被很多人想起——是的,那就是“反应速度”。VR绞尽脑汁在解决晕眩的问题,而OLED的高反应速度、低视觉暂留,完完全全地辗压LCD,难怪Oculus和PS
VR虽曾采用LCD,但换用OLED后都表示回不去了,OLED微秒间可以完成亮暗切换,液晶还得慢慢向左转向右转,速度硬是差了一个order。
下个小结,OLED到底会不会起来?答案是“当然”,从三星疯狂满单到明年、想买Tokki要排队等到天荒地老、面板大厂豪气加码投产、友达老板抱怨台湾政府不给钱等等,我想OLED的热度是明明白白的事实,这把火还不用等库克下山,就已经燎原了。但是,OLED烧的是小尺寸,是手机跟虚拟实境,OLED平板OLED笔电是刷存在消产能的,OLED电视也不过就是LG的不甘心,所以OLED的取代终究不是全面性的,不会是现在,也不会是未来这几年。
从反应速度和可饶来看OLED的切入,虚拟实境本来就是新的市场,严格说来那也不叫“取代LCD”,至于手机明年被OLED吃掉1/3,接下来渗透率拉到多少多少这些事,大家要保持存疑,短期来说最大的症结就是“产能与良率”,长期来说,值得思考的课题是“软与硬的对决”,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硬式手机还可以活很久,Flexible在新奇感后必须留下实用价值,这个价值需要更多未来科技搭配才能实现,绝对不是面板可以弯之后就天下太平了,没有准备好就出山,反而可能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让消费者觉得这特性“中看不重用”,以后要翻转印象还要更辛苦。
史诺在展会上看到各家急着端出的柔性商品,画质先不强求没关系,那个色偏之惨烈根本是悲剧,我不禁心里想:“急什么呀朋友?如果是几年前抢第一个做就算了…”。各位可以想想最多人喜欢师法的苹果,他会做这种事吗?苹果是标准不做半套展演、不做浮夸预告的,史诺认为,这才是有远见的企业该有的风骨。
今天以“自发光”的趋势来做总结吧!液晶会慢慢消失吗?长远来看是的,但时间可以拉得很长很长(比如二十年),最后杀死液晶的我相信是自发光,但要我赌嘛,我不会压OLED。

请允许我贴上文章作者和来源—— 文/行家说特约观察员囧史诺 来源:行家说APP
另(原文要求注明的图文):注:本文首发行家说APP,更多文章请进入APP阅读。另,经作者要求,如需转载,请完整转载全文(包括此条声明的所有图文)谢绝未经许可的其它形式转载,不懂就问hangjia199

四、IPS、TFT
IPS—In-Plane Switching 直译的话,开关在一个平面,意译的话:横向电场液晶显示技术。前面提到在LCD内部是用电场控制的,如果两层面板各有一个电极,这种是纵向电场,如果电极在其中一层面板上,电场方向平行于面板平面,称为横向电场。
优点:色彩表现及可视角度好
按压色差变化不大—就是稍微营销宣传的硬屏
缺点:反应速度相对慢一些
容易漏光

TFT–Thin-Film Transistor 薄膜电晶体,一种场效应管的特殊制程,大略的制作方式是在基板上沉积各种不同的薄膜,将半导体材料层积在基板上。在LCD和AMOLED上面都有应用。简单理解一下,就是面板上的线路和器件的制程工艺。

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者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 无论是OLED和LCD,在驱动的部分分为主动式(AM)和被动式(PM)。被动式下依照定位发光点亮,每一个位置分别有两个电极,有电压差,行程电场去点亮或者开关;主动式则在每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单元背增加一个薄膜晶体管,内部电容储存电能,发光单元依照晶体管接到的指令点亮或者开关。AM相比PM具有更高的刷新率,耗能也显著降低。

显示技术中,LCD,OLED,IPS,TFT,SLCD,AMOLED,ULED 这些都是什么?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