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 VS. 工业部门

来源:互联网 发布:总结数据分析的应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5:41

大学和工业部门在大型信息系统建设时很多时候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合作的时候也有但是不多。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们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1 资源和技术积累方面

大学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比较多,每个大学都有点突出的研究成果,但是要工程化,实用化有时候确又很难,很多新的东西不是很成熟,用户有时也不敢用。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说,大型信息系统建设需要的技术很多,只有某些方面突出并不能决定整个信息系统的好坏和成败,此时对系统研发的工程化能力要求比较高,组织不好系统研发也很难成功。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我们有后发优势,不必拘泥于以前的技术,可以参照国际最先进前沿的理念和系统进行设计和研发。

工业部门长期从事大型复杂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部署了很多实际使用的系统,技术积累也较多,应该说以实用为主,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人脉和上层关系等资源。随着用户的反馈,系统也是做得越来越好,形成了信息系统的生态闭环,其他家的信息系统要连接进去非常困难。他们的优势也是劣势在于系统的兼容性,新的系统必须兼容老旧的系统,从整个系统的体系架构上只能缓慢演进,如从cs架构的桌面应用程序向以bs架构为主流的web应用程序转变过程。

2 组织管理方面

大学缺乏大型复杂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经验,在组织管理上有很大的不足。首先是总师的权威性不够,因为是跨学院的团队,团队是临时组建的,不存在隶属关系,总师管不了别人的升迁晋升,奖金绩效,对下属没有强有力的制约力,特别是对副总师们,大家都是教授博导,所谓的文人相轻,都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轻易的听从别人的指令。这就造成了各自发挥,没有形成合力,技术体制没有统一,进度得不到控制,研发的系统难以集成等诸多困难。虽说是总师组领导,但是缺乏强有力的总师权威效果大打折扣。大学的研发团队基本上是游击队出生,系统的研发管理比较混乱和随意,涉及到钱的事情多半要层层请示领导,走效率极其低下的流程,特别是在严格的审计制度下,领导们的担当能力一度下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工业部门则要好得多,总师是非常强势的,其他人必须服从其意志,虽有独断专横之嫌,但是总体来说执行力很强,办事效率高,形成了合力朝一个目标迈进。工业部门的研发组织管理经验丰富,更加规范合理。

3 人才队伍方面

大学的研发团队一般都是博士,大多数是新留校的博士。这些博士来自于学校的各个专业,专业知识可以,但大多数对复杂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不懂,30来岁了也没有学的激情与动力。并且博士留校机会来自体制内,各种关系各种背景的人都有,并非以干项目能力合适为标准留人,而是各种关系留人,留下后研发团队作为其栖身之所,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如写论文,申请课题等。博士们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考虑,认为自己是大学讲师,就应该是上课,申请课题,写paper,帮领导干活的,而不是来干复杂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这里的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相关或相关性不足。部分人性格上偏执,情商不足,不会办事,办不好事。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选人环节出了问题,来一群干不了活的人,甚至帮倒忙,带来坏影响的人。

工业部门用高薪招聘能力强,专业素质高,适合岗位的人组建研发团队,这点比大学要强很多。

4 待遇方面

大学体制内的待遇包括:

l 每个月工资,讲师每个月10K左右,干不干活都一样多,干好干坏一样多,每天加班也没有加班费,每年基本也没有多少绩效,出差补助低,靠的是情怀,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l  评职称晋升缺乏竞争力,因为没时间写论文,申请课题,其他方面比不上别人,学校只好研究单列这些老师们的晋级指标和方法;

l  大学聘用的工程师的工资基本都比老师们高出一截,只能戏谑说他们是市场价,大学老师是体制内部价。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不想干,很多家属有看法也是很正常的,个人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的话,长期下去必出问题。

听说工业部门,硕士出差驻场年薪30w,博士出差驻场年薪40w。相比之下,我们只有他们的四分之一的收入待遇,这还不算他们的年终奖金和出差补助。

当然在大型信息系统研发成本上,大学的团队报价会比工业部门低很多,就是因为大学的团队是不计老师们的人力资源成本的,相当于老师们的人力是免费的,美其名曰每个月的工资已经给你发了,在体制内你就必须无偿的干活。

5工作强度

由于采用到用户单位驻场的形式研发系统,大学的管理规定是:

n 出长差,包酒店,租办公场地,在用户单位附近驻场开发;

n 周一到周六每天工作早上、下午、晚上到10点,任务急时凌晨好几点甚至通宵;

n 出差2周可以回去休息2天,回去照顾家里办理私事。

n 项目如果失败,学校试图将大批的大学老师将在体制内重新分配,到时候天南海北不知道去哪。

工业部门工作强度与我们类似,在用户单位这边驻场开发,有时更是一周7天上班,夜里加班到很晚,此时大家也很有怨言。

6总体结论

相同的方面:

l 在系统研发模式上一致,都在用户单位驻场开发;

l 工作强度类似。

不同的方面:

l 在基础研究,前沿研究方面大学有优势,但要用到信息系统中难度很大;

l 在资源和技术积累方面,工业部门的系统架构虽显老旧,但兼容性强,具备实用性,在超着当今主流技术发展,并且具有很多上层和用户方面的资源优势,大学的技术积累在于新,代表了世界的先进的、主流的发展方向,具有后发优势;

l 在组织管理上,工业部门工程化水平较高,大学科研出身,缺乏工程化实践能力,只能边干边学;

l 在人才队伍方面,工业部门更加合理;

l 在福利待遇方面,工业部门也是大大优于体制内的大学;

如果大学与工业部门竞争同一大型复杂信息系统项目,总体上大学将处于不利的位置,风险较大,大学即使取得了项目也避免不了和工业部门的紧密合作。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