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业的讨论(转)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 7恢复出厂设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9 06:16

宁做创业狼,不做打工狗  
  


  本文谨献给那些正欲创业,和正在创业,及创业失败了的经理人。——没有创业过的人,永远不会体悟创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年终岁初,正是职业经理人,尤其是高级职业经理人欲动之时。往哪里动?无非有三个选择:一是内部调动;二是跳槽;三是创业,换一种职场角色。

  职场中有创业念头的经理人很多,付诸实施的也不少。有许多经理人,尤其是刚刚30出头的经理人会认为:在当今的社会不创业,就如同白来世界上走一遭!因为太多赚大钱的老板水平比自己差远了!他能成我怎么就不能成?于是说干就干,轰轰烈烈的创业开始了,其结果如何呢?

  由于我做猎 头顾问工作的特殊性,几乎每天都是英雄眼前过,而创业失败归来的英雄可谓是数不胜数。总结经理人创业史会发现:经理人创业的头三年,生活质量下降者是百分之百;在两年之内创业失败,关门破产倒掉者占九成;真正能熬过三年的非常稀少。

  每一个创业失败者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中一位名叫M郭的CFO创业失败归来后的无限感慨,颇值得我们品味。

  200万就这样打了水漂? 

  一日,经朋友推介,M郭先生约我到一家茶社聊天。下面是我们对话的内容。

  M郭:“我今天就想请您帮我做一次职业辅导,并推荐一份工作——月薪5000元就行!”

  笔者:“看您的资历,月薪可不应是这个数……”此前M郭做过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某一公司的财务总监,年薪曾到50万;六年前到国内一家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做CFO;2004年夏天,自己开始创业。

  围绕这区区5000元月薪诉求的来历,M郭给我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

  创业前,他所担任过CFO的那家民企,鼎盛时在业内名列前茅,年销售额近8亿元。后来老板(董事长)撤资不干了,无奈中,他就和该公司的总经理、营销副总三人组成了创业团队,注册了新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原总经理是第一大股东,占60%股份,做法人代表;他是第二股东,占30%股份,主管行政财务;那位营销副总占10%股份,仍管营销。他们三人带领着原企业主要骨干人员,在同一行业内开始了创业。

  然而500万资金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就耗得差不多了,而随后企业每个月以20万元的额度亏损!怎么办?三个股东协商后继续按股份比例投资弥补亏损。于是,M郭每个月从家里拿出6万元补亏,大概持续了将近一年。等几乎把家里的钱花光了,却还见不到曙光,企业继续亏损。M郭夫人不干了,给他下了最后通牒:“我们娘俩也不希望跟着你荣华富贵,但你不要继续填坑了,给我们家留点活命钱吧!不论你干什么,只要每个月给家拿回来5000元钱就行。”

  “这就是我今天让您给我推荐一份5000元月薪工作的缘由……”这位经理人半开玩笑地对我说。我们接着聊。

  笔者:“那您的股份后来变现了吗?”

  M郭:“变什么现?我一分没要!”

  笔者:“为什么没要?前后共投进去200多万,也没个说法?”

  M郭:“要什么说法?啥都不说了吧。我也投不起了,我也不愿亏了,我把股份全部转让给大股东了(三股东不愿意要),我再也不用每月从家里面拿钱填坑了。”

  创业付出,怎一个“钱”字了得?

  笔者:“你估算一下这20个月的付出有多大?”

  M郭:“20个月的付出除直接投了200多万外,其他的无法估量。但我觉得比前半辈子付出的都多得多!”他以毋庸置疑的口气感叹到。

  笔者:“你只是二股东,那位大股东的付出同你相比如何?”

  M郭:“他是法人代表,他的压力自然要比我大多了!我的付出和他相比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笔者:“能否举例说明?”

  M郭:“单看他的面色,这20个月老了快10岁。”

  笔者:“有了这20个月的创业经历,你对老板的理解应该有了很大的变化吧?”

  M郭:“那当然!过去我做财务总监给老板打工,帮着老板融了不少资金。可千万元的资金一转眼三下五除二老板就把钱花没了,而正经活儿还没干呢!就心想我要是做了老板,一定把钱用在该花的地方,踏踏实实地做事。然而,20个月来我充分理解了原来的老板:作为企业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每一笔钱都该花,老板紧抠慢抠,钱还是很快就没有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做老板不知道什么叫花钱如流水啊!”

  笔者:“开公司花钱是否就像关不上的水龙头,无论如何也止不住水哗哗地流?”

M郭:“没错,您的比喻太恰当了!您真正理解了老板!我给没当过老板的人说,他们都不信。”

  笔者:“您现在退出了股东,也退出了公司,有什么感觉?”

  M郭:“如同解放似的,如释重负,终于看到了曙光。”

  笔者继续问:“你现在理解了当初老板为什么要撤资吗?”

  M郭:“当初老板要撤资,我们三个死劝活劝可就是不行,老板撤资坚决。最后我们三个一商议:老板不干我们干!本来平时的活儿就是我们干的,原班人马,原来熟悉的市场,不就是流动资金吗!计划半年就会有正现金流,500万的投资,含着丰足的备用金,无论如何花都能把公司开起来!可没想到,20个月,500万花完后,我们三个又投进去将近300万,几乎全打水漂了!虽然有些收入,但少得可怜。我们后来遇到经营困难时,也总结反思当初老板为什么要撤资,估计是这个行当太不好干了,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但真正的原因,我们现在也不清楚。”

  笔者:“还是你们三个人的管理团队,还是原班人马,做了5年本已经熟悉的市场,怎么就赚不了钱呢?原来你们几个带着员工随便一年都能干几个亿,如此大的差异,其原因是什么?”

  M郭:“我在退出前也做了反思,前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反差,其区别有二。一是我们三个过去都没有当过老板,过去总认为老板有许多不是,总在评价老板的短长,等真正自己当老板了,才知道老板真不是好当的:需要处理的事情比经理人复杂得多了,当了老板才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太有限了,才知道过去自己对自己能力评估过高了。二是过去我们几个人总认为自己正确,是老板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自己很多想法不能实施。其实离开了过去的舞台,再干原来的事情几乎不可能。我们没有了舞台,就得打造自己的舞台——500万的预算投资本想着绰绰有余,事实上根本不够。”

  谁能保证总有救命稻草?

  和M郭谈到这里,我总结了一下我接触的创业英雄——失败的原因太多了,但都有一共同的原因,就是现金流接续不上。

  有些创业者会充满遗憾地说:就差那么一点儿钱,当时要是有那么一点儿钱,就会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言外之意,就是人快饿死了,给他口饭吃也许就会活过来。但是谁能保证就不会再有挨饿的时候?当再饿的时候谁又能保证刚好还有那么一口饭呢?其实做企业,就是要做到当企业每次挨饿时,都有那么一口饭让企业存活下来。许多企业把永续经营当作努力的方向,然而永续经营何其难也!于是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经理人要凭自己的能力重新打造一个舞台的成本,究竟有多大?

  创业成本究竟有多大?

  我和许多创业成功(所谓成功,是指企业和老板还都正常活着),以及创业失败者深聊过。当谈及创业成本时,几乎每个人都感慨万千:创业成本实在太大了!以至于大到不能简单的用金钱来衡量,而最终又都转化为钱,化为创业的直接成本。

  我接触的许多经理人创业,大多都像这位CFO——M郭一样,创业年龄大多都在30~40岁之间,把前半生家里的积蓄花光了,又不得不开始重新打工。

  很多经理人创业都是先做计划书,把商业计划书做得非常详尽,其中必然涉及到预算问题。创业预算应该这样看:当计划50万就能赚到正现金流时,其实至少得500万。那创业者会说:计划花50万,我提前准备出500万不就得了吗?如果你真能准备出500万,那么你的创业完成至少需要5000万!为什么?因为创业者的胆量和计划是根据你的现金来决定的,这叫物质决定意识。有了现金,你就想做事。无论你多保守,你都会做出超出实际运营能力的方案。因为创业的人大多都是激进派,或说乐观派。而保守者通常也不会张罗着创业。

其实,创业计划书不可能把遇到的问题都列举出来,事情的变化太多了,你不可能把未来的风险都列出来。如果都列出来还叫风险吗?风险就是你不知道甚至是不可预知的。商业计划书无论多么详尽,其实最多只是接近事情本身的20%。所以,创业就是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应对未来的偶然事件。而这个不确定性的成本有多高,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创业的风险就在不确定性,或者说叫偶然性,创业成功者一定是成功战胜了一个个小概率事件。而化解这小概率事件同样需要钱。总之,创业的过程,就是缺钱的过程。这是任何创业者在写商业计划书时都不可能想到的,就算想到了也只是想想而已。真正缺钱时,才知道缺钱是什么滋味;真正创业后,才知道钱是那么不值钱,钱是那么不禁花!所以,天下的老板都“抠门”,都节俭,所谓“大方”那都是不得已而为,是外大方。所以有一个颇具规模企业的经理人曾感慨地说:一个企业里面真正最节俭的是老板。

  经理人,你想过搭台的风险吗?

  经理人在日常操盘中见到的风险,都是有限的。通常老板完成了创业后,才会请来经理人操盘,因而创业阶段企业抵御了多少风险,经理人很难猜想到——这是没有创过业的人不可能想到的。

  另外,企业的风险是与企业存续永远相伴的,每一次风险化解了就变成了企业宝贵的经验财富,没有化解就变成了灾难。企业做成了有做成的风险,做大了有做大的风险,高危风险大多在老板层面遇见和解决,而经理人层面是无法见到的。经理人见到的风险大多是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而背后的风险要比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难度系数大得多。

  所以,经理人在创业商业计划书里面预估的风险,只是经理人自己经历过的、看得见的风险,是经营管理中的有限风险。打个比喻说,就是舞台演员演戏的风险。演员演戏的风险都是有限的,演员哪里知道老板在搭台子和维护台子的成本和风险呢?而经理人创业,尤其知名企业大平台出来的成功经理人,见过大世面,创业一上来就想搭大台子和高质量台子,而手里那点钱也就够演戏的费用——因为经理人的收入就是作为演员的薪酬所得,哪够用来搭台子?所以台子没有搭起来钱就花光了,或者台子搭得质量不好,还没有开场台子就塌了,或者台子搭好了没有维护费用,破台子怎么唱戏?等到台子都搭好了,又请不起演员,戏该怎么演?所以,经理人创业遇到的风险,都是从前未曾遇到过的老板层面风险。

创业失败,归去来兮……

  笔者:“通过您这20个月的创业,您有什么收获?”

  沉思了一下的M郭说:“失败就是我的最大收获!虽不成功,但我尝试了,我经历了,我做了我想做的事情。这对我今后与老板相处会大有帮助,因为我亲自体验了一下做老板的生活方式。”

  笔者:“老板是什么生活方式?”

  M郭:“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却永远持续地付出!”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很多人听说过,但是转眼即忘,但是我身边的事实却随时都在验证这个道理!我所在的大学有一个女同学,是班级唯一的温州人,长的比较丑,学习也不 用心,家里父母是开皮鞋厂的,所以经济宽裕一点。在班上每次考试都处于中下等,有点钱喜欢炫耀,挺拽,所以男同学不追她,女同学瞧不起她。可是这个女孩最 喜欢吹嘘自己毕业后5年内要买辆宝马车,送给未来的老公做结婚礼物,别人都觉得她是意*,更加讨厌她了。 

但是这个女孩行为方式就是不一样,别人忙着考证过级,学习考研,提高知识储备将来好找工作,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学习,最喜欢的是晚上在学院门口摆地摊, 从周围的小商品市场进来一些劣质小玩意,高声叫卖,不怎么赚钱,后来自己又卖糖葫芦,不赚钱后来又自己买个高压锅,晚上崩爆米花,两块钱一锅的那种,这样 混到毕业,竟然听她亲口说自己大学四年共赚了近2万元。 

  毕业后,她没有找工作直接去杭州丝绸一条街,在亲戚的帮助下开了一个小门面,三年后据说就发财了,同学聚会时竟然开辆本田来参加。5年还没有到,但是她原来说的送宝马车给老公的诺言,很多同学开始相信了。 

  这个现实的例子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女孩的理念比较先进,别人费了老鼻子力气在考研,在学习,在考证,她却认准了做生意,压根就没有想着将来去打工,结果毕业几年后就变成所谓的 成功人士,而大学时代综合素质比她高很多的其他同学,要么拿着一个月一两千的工资,要么刚刚研究生毕业,焦头烂额的去找工作。 

  这就是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命运,不同的思路决定不同的出路! 

  这个女孩智力平庸,性格一般,人长的又丑,可是唯一可贵的是理念比较先进,认准了要自己创业做生意,坚持做下来比那些考上硕士,博士的同学都有出息。回头再说80年代的温州人和四川人。 

  80年代的温州农民和四川农民都属于最早开始闯荡的人群,温州农民闯荡中国的方式是修理雨伞、钢笔、铁锅,或者倒卖点零用百货,总之到处的流浪。四川农民闯荡的方式是直接去广东打工。80年代敢于出来闯荡的人都是用勇气的人,因为那个时代信息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抱以深深的恐惧。四川人和温州人都有勇气和魄力,但是由于思路的不同,走上了不同的发财致富道路。 

  29年过去了,温州农民已经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群,他们掌握了中国最吸纳进的经商技能,他们的财富甚至可以让他们的后代走出国门,到欧洲去经商;而四川农民的第一代打工者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大多在四川老家继续贫寒的生活,而他们的晚辈循着父辈的足迹,继续一窝蜂的拥挤到广州接受老板们的残酷剥削,成为社会最贫穷的一类人。 

  这说明什么?由于父辈的选择不同,不仅影响自身,而且影响自己的后代!温州农民的艰苦创业让他们自己和后代彻底摆脱了贫穷,而四川农民的辛苦打工换来的是子孙悲无穷无尽的悲哀和贫穷。 

  思路决定出路,又一次的得到验证! 
  

  那么创业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呢? 

  我有一个私人关系很好的亲戚,目前已经是亿万富翁了,他今年39岁。原来是退伍兵,后来专业进入一个国营单位一开始老是受气,个性强的他立即辞职选择 下海闯荡。十年后已经家产上亿,春节我们亲戚聚会时他告诉我:“XX,你是咱们家族中学历最高的,又在大学教书,告诉我年收入是多少”我老实的回答:“年收入不足5万元”。他继续说:“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公司里为我打工的那些职员中学时代学习都比我好,所以学历最差的也是中专,我当年高中三年真是拼了老命,但是连了中专也考不上,只好去参军,所以一直对那些有学历的文化人很尊重,觉得他们智力高,工作能力强。可是现在我竟然是他们的老板,给他们提供饭碗,这个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这究竟是为什么? 

  他接着分析:“我认为一个人失业的成功取决于三商,即我们平时所讲的智商,情商和胆商,但是一个真正的人才,他的三商重要性应该这样排列:胆商第一,情商第二,智商第三,目前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是很片面的,仅仅在智商上优人一等,可是情商与胆商根本没有包含在内。而学校淘汰的人群中可能恰恰蕴含了大量的经营人才,所以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逆淘汰,生产出来的毕业生产品大多是高分低能的庸才,虽然聪明,但是懦弱胆小,不擅交际,社会生存能力自然很低下。” 

  我听完我亲戚的话,大吃一惊。他的话好像真的很有道理呀!我仔细思考了一下,现实好像确实是这样,胆子大的在生存竞争中往往比聪明的人有优势呀。而聪明的人往往胆子小,而胆子大的人往往不是太聪明。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读书越多的人越聪明,可是书读的越多的人,往往胆子越小,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三思而后行,凡而是那些读书少的人喜欢先行动后思考,但是这些行动力强的人往往率先成功。 

  从智商角度来衡量,中国目前智力水平最高的一群人,往往是所谓的硕士博士,教授群体,他们大多在高校里工作和生存,但是这些所谓中国最聪明的一群人整体收入水平却不高,现在一个高校的博士年正常收入5万元,硕士4万元,教授也多半不会超过8万元(这是我所在的江苏地区的高等院校) 

  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现象:最聪明的群体收入却远远不是最高的,甚至连公司打工的高级白领都不如。 

  最后我想得出一个结论:学习好没有什么用! 

  中小学,学习好是为了考上好大学,大学学习好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可是社会现实是学习好的人群职业生涯收入并不高。其实表面看创业面临的现实风险比打工高很多,可是从长久看,打工带来的风险更高。 

  创业的风险是失去近几年的预期打工收入,甚至破产后还得赔进去自己借的一部份钱,但是毕竟年轻,能够屡败屡战,从失败中汲取养分和经验,经商水平与能力一次比一次高,逐渐融入经商人士的群体后,眼界和经验日积月累,总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只要真正的跨入了生意门,将来的事业基本上一片坦途。钱也越赚越多,财富积累越来越多,自身的价值也能得到最大的体现。 

  相反,打工生涯持续下来,近几年确实平安无事,可是你其实在不断的贬值和缩水,而不是越来越强健。打工的时间越长,你会越来越心虚,越来越胆怯,10几年后,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炒掉鱿鱼,失业下岗,你看看那个风险大呢? 

  理念决定了你如何选择,选择决定了你踏上哪一条路,走上哪一条路决定了你将来的人生过程和结果。 

  古人还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其实很深刻。天下365行,其实行行都能做,但是同样一个人,选择了做生意和选择了上班,将来的区别就很大,真的太大了! 

  如果你选择了打工生涯,可能你绝对幸运,将来可以做上超金领,年收入不过几十万,如果你很不幸,做了低级白领,也许每个月只有一两千元,猪肉涨价你家估计吃不起猪肉,鸡蛋涨价估计你家得少吃鸡蛋,即便这样卑微的生活,心中还常存恐惧,害怕失业。 

  如果你选择了创业生涯,可能你绝对的幸运,将来可以做中国富豪级人物,可以动辄捐助几个希望小学,时不时的享受高尔夫和私人游艇;如果你经商能力不行,只能开个杂货店,甚至在菜市场卖个豆腐,白菜什么的,你也能赚个一两千元,和低级白领过差不多的日子。但是你不怕失业,因为每天都有人来买豆腐,买白菜,这又是比白领生活强的地方。 

  可见不同的理念,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人生。今天去理发,还是那个老理发店,剪一个平头5元,我是他的老顾客。这个理发店位于我家门口的巷子里面,大概面积15平方米,月租金只有350元,加上水电,不会超过500元每月。理发老板是个35岁的南通乡下人,十多年前就带着老婆来扬州谋生,靠着在乡下学的理发手艺,竟然在扬州扎下根来,养了两个孩子,还买了一处老宅子。 

  我和他很熟悉,他是万事通,每次来理发总喜欢听他吹牛,也算了解新闻的一条重要途径。他得意的告诉我,扬州莱茵苑小区的房子在过去3个月内,涨了每平方米900元,我说那个与我们穷苦百姓无关,可是他神秘的告诉我,与他有关,我好奇的问他莫非他在哪里有房产?他告诉我前年时他在那里一楼临街的地方买了一处60平方米的商铺,当时价值50万,现在已经涨到近80万了,他当时首付30万,按揭贷款20万,房子到手后简单装修户马上出租给一个私人诊所,叫木香诊所,就在扬州盐阜东路莱茵苑小区的路边上,扬州本地人去了都能清楚的看到。他告诉我租金正好可以支付他的贷款,现在他经济上没有什么压力,唯一的梦想是再干20年,退休享受生活。 

  我吃惊的很,想到他的一个如此小的理发店,平时只有他一个人理发,按我的计算,每月赚钱不会超过2000元,和打工差不多,可是根据他买房的资金实力 计算,他一年应该收入在6-7万,月平均收入在5000-6000元,我连忙问他月平均收入是否可以达到5000元,他只是笑笑,没有回答,也没有否定。 

  我不由感慨,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做小生意的不赚钱,与他们打交道时甚至可怜他们收入低,谁知道很多不起眼做小生意的收入比我们打工一族高多了。 

  近段时间有机构在美国民众中做个实验,调查他们对中国人的看法。结果负面印象居多,当然也有好印象,本着学习改正的态度,优点咱就不说了,只说缺点。 

1、中国人最缺乏的品质是诚信与责任感 

2、中国人最常表现出的特点是自私与功利 

3、中国人最不提倡的一种宝贵品质是:冒险 

  看来除了1,2两点大家熟知以外,中国人最缺乏的重要品质竟然是冒险。难怪中国普通百姓生活只能够觉得平庸与无聊,卑微而绝望,关键在于缺少了冒险这一重要的佐料。只有生命中增加了冒险这剂良药,一个人才能恢复激情,回复战斗力,才能在人生的竞技场中表现的像一名勇士! 

  勇士都会得到上帝的垂青和奖赏! 

  其实冒险是中国最最稀缺的一种优良品质。很多人担心冒险后的失败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可是那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屡败屡战,冒险的人最终的收获要比普通人大的多。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结果。 

  绝大多数人习惯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越是智商高的人越容易陷入这个悖论中,难以自拔。 

  看来上帝是公平的,赋予人智慧的同时,往往剥夺他的勇敢。所以世界上享有精彩人生的人总是少数。 

  国内一位著名经济学专家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维系正常的生活,打工者要想衣食无忧,过上正常、幸福的生活,一辈子到底得挣多少钱?” 

  假设在正常情况下, 我们从出生到成年大学毕业时22岁,我们有幸一直工作到60岁,这样我们打工人的一般职业生命为38年,那么这38年是为我们将来做准备而奋斗的,假如我们能够活到80岁,60岁到80岁这20年里,如果我们的每月1000元的生活必须开支,以及每月500元的医疗费用储备开支(因为在那个时候疾病会频繁的光顾和困扰我们),所以必须应该要有36万元的养老准备金,这还算不上我们超过80岁的那部分开支呢!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自己挣多少钱才够用。假定在货币价值稳定、没有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我们广大职业经理人为了维系简单的生活而生存,挣4000元就够了(还要有个前提就是基本的住房已经不是问题了),其中2000元用作目前的每月生活开支,1000元用作养老储备开支,500元用作年老时的医疗费用储备开支,500元用作子女的的教育费用投资。 

  如果打工人对于目前每月2000元的生活水准还充满恐惧,如果我们现在挣4000元还不够化的话,那么我们将来的生活到底会是怎么样的呢?如果我们 还有打算项目投资、打算深造、打算住更大的漂亮住房、打算出国旅游,那么这个数目就远远不够了,现在我们的父辈有单位可以依靠,有我们这一代天良未泯的儿女锦薄相助,有同事朋友的余温,还有社会的关注和关怀,但是如果等到我们二三十年以后,等待我们的更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作家史铁生在谈到他得了肾病,不得不以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感受时说:“透析的费用之高是很少有人能够自力承担的,辛而我得到了社会多方面的支援, 否则不堪设想。否则会怎样呢?一是慢慢憋死(有一点钱的),二是快快憋死(没有钱的)。但是,憋死的过程都是一样的残酷,身体渐渐肿胀,呼吸渐渐艰难,意识怪模怪样的仿佛在别处,四周的一切都仿佛浸泡在毒液里渐渐的僵冷。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感觉,最坏的感觉是:你的亲人在一旁眼睁睁的看着你,看着这样痛苦的过程,还束手无策。 

  很多人很清高,觉得谈钱太庸俗,赚多少钱才够呀? 

  其实在中国这样没有保障的国家里,没有财富自由,你就无法人格独立,你不仅无法为你的妻子孩子,父母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甚至在他们遭遇疾病的威胁时,由于你没有足够的钱,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亲爱的人离去。 

  所以为了获得有尊严的生活,你必须在年轻时学会赚钱! 

  上面的道理每个人都明白,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跳出来创业,大多数人还继续沉湎于打工生涯里难以自拔? 

  我们来描述一下那些继续打工者的心态。 

  他们嘴巴上说自己一直都在耐心等待,等真正的机会。智者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他们一直在等条件成熟,哪怕花开花又落,可是等到现在,时机也没有等到,条件也没有成熟,现实生活的质量还是没有得到改观。 

  记得希腊有一首很悲观的民歌:“日神阿波罗是个勇士,他能够一拳打倒凶猛的敌人,但他无法扭转自己的命运。普罗米修斯是个智慧的神,他能够瞒着宙斯把火种偷了出来,教那些可怜的人们看到光亮,而他自己却被鹫鹰啄着心肝,这是命运跟他开的玩笑!”这就是人们认为自己的力量无法战胜自己命运、改变现实的例子。 

  为别人打零工才得以糊口的打工朋友们不是不想改变现实生活,也有紧迫感,也很想改变自身的“贫穷”面貌,但是总有恐惧感,因为从来没有独立把握自己命运的经历和经验,就像一个从来没有用过电脑的人,生怕按错开关和按钮把电脑烧坏了、一用力就把键盘敲坏了,或者一上网就会遭遇病毒一样。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对于恐惧电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插上电源,再依次开机就好了。 

  当然我们打工者在职场上总是对工作本身负责、对企业对老板负责,所以要等条件成熟,而实际上促使这些条件具备往往会消耗很多精力,拖延很多时间, 有时还没有等到条件成熟,周边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旧的条件还没有达到,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结果还是无所适从,最终导致不了了之。所以,对于打工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必须先行动在思考! 

  对于目前还在打工,但是准备下海创业的朋友,我有几句话说. 

  一般来说,打工时间长了,多少会攒点辛苦钱下来的,毕竟房子,车子,将来的孩子都是花钱的大户.也就是说出来创业的资本对每一个创业朋友来说,都一定要珍惜好.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越是没有做过生意的朋友,在投资创业寻求项目的时候,选择越是轻率,而且基本的市场调查都不怎么考虑去做,完全凭借自己的激情与乐观情怀,这样随意的选择一个项目去创业,失败的比例超过90%,很多朋友这样对我说,机会成本很高呀,眼前的这个项目非常好,非常难得,如果花时间去调查的话,面前的金鸭子恐怕要飞走了,机不可失,所以贸然就把资金投入进去,结果自然很悲惨. 

  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戒那些没有创业经验,但是有心创业,并且多少攒了点血汗钱的朋友.基于你们创业的经验是空白,所以我建议你选择创业之前,一定要到你准备创业的行业中打工三个月,比如说你要开个服装店,那么请你辞掉现在的工作,马上应聘到本地的服装品牌店做店员三个月,哪怕不要工资都合算.如果你要开小吃店,好的,最好到同类的饮食店做服务员,做三个月以后,你就是行内人士了,你再审视自己原先计划要做的项目,一目了然.如果你要开一家公司,那么更简单,马上应聘同类别的公司,做他们的业务员. 

  我上面的方法是创业的朋友初期降低风险最好的一个方法.但是需要克服的一个困难是心理障碍,很多没有创业经验的朋友最大的特点是脸皮薄,害怕去做店员丢身份.我告诉你,如果你连这个身份都放不下的话,干脆就不要开店了,开店估计也得很快完蛋.打上几个月的工,最大的收获是你了解了这个行业赚钱的手法与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个对你实在太关键了,这个是你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这点宝贵的经历将会让你少交太多的学费.你要知道创业后交出的学费都是自己打工积攒的血汗钱,如果学费交多了,你的创业之路夭折的更快. 

  有朋友可能问,除了自己通过打工熟悉行业经验的途径之外还有无别的路径,其实还有一条.这条路只适合准备开店的朋友,比如说你想卖小装饰品,那么可以 稍微进一点货,自己千万不要租店铺,而是到别人家的店铺里和老板谈,租用他里面的一个柜台或者一小片地方,每一个月给他多少租金,销售总额中可以给他一定的提成,反正这个要彼此沟通,共赢才行.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做,你就知道该项目的产品市场是否受欢迎,将来自己开店是否可行了.总之,有心创业的朋友一定要 讲究方法,毕竟弹药有限而且极其珍贵.子弹用掉一颗就少一颗,如果用光之前,你还没有获得足够的战利品,你就死掉了. 

为了初次创业不那么容易的死掉,请你作好创业前的准备工作.

 


有管理学者曾讲过这么一句话:“创业,其实人人都会成功。只是有些人被陈腐观念所束缚,也就失去获取成功的最佳时机,未能成为幸运的宠儿。”事实也是,前怕豺狼后怕虎,何来成功?以下五种常见的理由,对创业者来说是“忌讳”。如果被其绊倒,成功也就遥遥无期了。 


  理由一:没有足够的资金 

  


  不少渴望创业的人表示,其实自己并不喜欢打工,只是因为资金不够,也就未去创业。正方培训中心总经理魏先生表示,那只是不敢创业的借口。他告诉笔者,其在开办电脑培训时,当时就只有一台486的二手电脑,并且是在一位于七楼的民房内开始创业生涯。如果要说启动资金,全部加起来也不到3000元。可自己豁出去了,不到成功不罢休。几年拼搏下来,不单电脑更新换代,也让自己在业界小有名气,固定资产已逾百万。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创业并不需要太多的钱。如果钱太多了,也就无所谓创业了。” 


  理由二:没有稳赚的项目 


  笔者曾连同一知名网站进行过一次有关创业问题的心理调查,从反馈的结果看,有超过80%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没有稳赚的项目,自己宁愿打工,也不去盲目投资创业。但维美广告设计公司总经理曾先生告诉笔者,赚与不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他举了一个例子。房地产几乎是被公认利润最高的产业,可在这一领域,经营成功的房地产公司不到30%。是因为项目不赚钱吗?绝对不是!是因为缺乏赚钱的方法。因此,他建议,如果想创业成功,不要过份计较项目好与不好,而要琢磨自己是否爱好这个行业、喜欢这个项目。如果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好方法加巧手段,泥土也能变黄金。 


  理由三:没有十足的信心 


  信心是致胜的法宝。可一些人在期望创业时,总是觉得自信心不足,相反,更多怀疑自己是否有驾驭项目与风险的能力。在这种消极心态作用下,机遇与幸运也就擦肩而过。一从事直销行业的陈先生告诉笔者,因为“**”的关系,我国的直销市场一直狼烟四起,战乱纷飞。可自己对所代理的品牌进行充分考证后,认为合情合法合理,在反对大于赞成的亲友团中,还是拿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气,干起来。两年的风吹雨打,自己也从一家直销店发展到五家,年收入均在百万以上。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你说,在我国现有直销状况下,能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把握吗?肯定没有!只是自己比别人大胆一点,敢于尝试去做,还真成功了。” 


  理由四:没有成功的经验 


  经验来自不断地摸索与集累,绝对没有哪一仁人志士天生下来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这一朴实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懂。可面对创业时,却有相当多的人在这方面犯迷糊。纪先生现是一鞋业集团的老板,资产逾亿。他在与笔者谈到创业的体会时说:“十年前,我开始涉足运动鞋。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会有今天的规模。只是觉得,人人都要穿鞋子,世界如此之大,市场应该不会小。”于是,自己贷款办鞋厂。从中底起步,贴牌生产,边走边看,边做边改,日集月累,自己便从门外汉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他不赞同“经验说”,认为那是创业者的脚镣手铐,是懦夫与失败者的理由。 


  理由五:市场竞争太激烈 

  “要说竞争,在这个社会,没有哪一行哪一业没有竞争的了。可因为有竞争,才使企业发展更加快速,社会发展才会多元化。但如果希望在风平浪静的日子获得创业的成功,也许只有梦中才存在。”从事顾问服务的金宏文化传播公司总裁邹先生如此告诫笔者。他认为,创业者就必须到社会的浪潮中接受洗礼。只有竞争过才会知道自己与对手的差距、自己对市场的不足。他坦言,自己所从事的顾问服务,吃这碗饭的人,早已多于牛毛。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能办公的事实早已人人皆知。鱼龙混杂是当前顾问咨询行业的真实写照。因为自己始终坚持“唯精唯一、专业执着”的经营之道



最怕你犹豫不决! 


  一个人刚开始创业时,应抱着绝无退路的决心,勇往直前,无论遭遇任何困难、障碍都不后退。如果立志不坚,时时准备知难而退,那就绝不会有财神来光顾你。 

  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一边是踌躇满志,一边是瞻前顾后的创业者,他们艳羡别人成功的同时却又对自己即将遭遇到的莫测心怀恐惧和忧虑,真是看人挑担不吃力啊。事实上,这些犹豫不决的人可以说已经病入膏肓,这些人养成了无论做什么事总是留一条退路的习惯。他们绝无勇气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们不明白把自己的全部心思贯注于目标是可以生出一种坚强的自信的,这种自信能够破除犹豫不决的恶习,把因循守旧、苟且偷生等成功之敌,统统捆绑起来。 

  在创业的征途上,如果你也有类似的习惯,应该尽快将其抛弃,学会敏捷果断地做出决定。无论当前遇的问题是多么的严重,你固然应该把问题的各方面都加以慎重地权衡考虑,但你千万不要优柔寡断。即便你的决策总是错的,也不要养成优柔寡断的习惯。 

  什么样的人是强者?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能战胜别人的人便是强者!这个答案不能算错。然而,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问题:你最大的敌人是谁?许多中外著名的成功人士的答案几乎是惊人的一致--两个字:“自己”。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她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老是不停的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想其他的事。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其实,一个人要战胜别人并不难,往往只需要付出比对方更多的努力即可。然而,勇于挑战自己的弱点并战而胜之,不断地超越自己,才真正是人生最大的挑战和最为痛苦的过程。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别人达到的高度和成就同样也会在自己身上复制。既然自己选择了创业,就要做好坚持的准备,要有生活质量暂时下降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并矢志不渝,其实一旦遭遇亏损并不可怕,找到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才是当务之急,接下来,付诸毅力和勇气,总会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时候。什么叫胜利?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强,这就是胜利。

于娜! 

创业 不是随便说说的!创业的成功率很低,不会被各种媒体报道蒙蔽了。 

你写的太空洞,太浅显了! 

不要看见人家老婆漂亮(创业成功),自己就想上,要先看看自己的老二行不行! 


看看下面的现实的版本: 

  宁做创业狼,不做打工狗 


  本文谨献给那些正欲创业,和正在创业,及创业失败了的经理人。——没有创业过的人,永远不会体悟创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年终岁初,正是职业经理人,尤其是高级职业经理人欲动之时。往哪里动?无非有三个选择:一是内部调动;二是跳槽;三是创业,换一种职场角色。 
  职场中有创业念头的经理人很多,付诸实施的也不少。有许多经理人,尤其是刚刚30出头的经理人会认为:在当今的社会不创业,就如同白来世界上走一遭!因为太多赚大钱的老板水平比自己差远了!他能成我怎么就不能成?于是说干就干,轰轰烈烈的创业开始了,其结果如何呢? 
  由于我做猎 头顾问工作的特殊性,几乎每天都是英雄眼前过,而创业失败归来的英雄可谓是数不胜数。总结经理人创业史会发现:经理人创业的头三年,生活质量下降者是百分之百;在两年之内创业失败,关门破产倒掉者占九成;真正能熬过三年的非常稀少。 
  每一个创业失败者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中一位名叫M郭的CFO创业失败归来后的无限感慨,颇值得我们品味。 
  200万就这样打了水漂? 
  一日,经朋友推介,M郭先生约我到一家茶社聊天。下面是我们对话的内容。 
  M郭:“我今天就想请您帮我做一次职业辅导,并推荐一份工作——月薪5000元就行!” 
  笔者:“看您的资历,月薪可不应是这个数……”此前M郭做过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某一公司的财务总监,年薪曾到50万;六年前到国内一家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做CFO;2004年夏天,自己开始创业。 
  围绕这区区5000元月薪诉求的来历,M郭给我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 
  创业前,他所担任过CFO的那家民企,鼎盛时在业内名列前茅,年销售额近8亿元。后来老板(董事长)撤资不干了,无奈中,他就和该公司的总经理、营销副总三人组成了创业团队,注册了新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原总经理是第一大股东,占60%股份,做法人代表;他是第二股东,占30%股份,主管行政财务;那位营销副总占10%股份,仍管营销。他们三人带领着原企业主要骨干人员,在同一行业内开始了创业。 
  然而500万资金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就耗得差不多了,而随后企业每个月以20万元的额度亏损!怎么办?三个股东协商后继续按股份比例投资弥补亏损。于是,M郭每个月从家里拿出6万元补亏,大概持续了将近一年。等几乎把家里的钱花光了,却还见不到曙光,企业继续亏损。M郭夫人不干了,给他下了最后通牒:“我们娘俩也不希望跟着你荣华富贵,但你不要继续填坑了,给我们家留点活命钱吧!不论你干什么,只要每个月给家拿回来5000元钱就行。” 
  “这就是我今天让您给我推荐一份5000元月薪工作的缘由……”这位经理人半开玩笑地对我说。我们接着聊。 
  笔者:“那您的股份后来变现了吗?” 
  M郭:“变什么现?我一分没要!” 
  笔者:“为什么没要?前后共投进去200多万,也没个说法?” 
  M郭:“要什么说法?啥都不说了吧。我也投不起了,我也不愿亏了,我把股份全部转让给大股东了(三股东不愿意要),我再也不用每月从家里面拿钱填坑了。” 
  创业付出,怎一个“钱”字了得? 
  笔者:“你估算一下这20个月的付出有多大?” 
  M郭:“20个月的付出除直接投了200多万外,其他的无法估量。但我觉得比前半辈子付出的都多得多!”他以毋庸置疑的口气感叹到。 
  笔者:“你只是二股东,那位大股东的付出同你相比如何?” 
  M郭:“他是法人代表,他的压力自然要比我大多了!我的付出和他相比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笔者:“能否举例说明?” 
  M郭:“单看他的面色,这20个月老了快10岁。” 
  笔者:“有了这20个月的创业经历,你对老板的理解应该有了很大的变化吧?” 
  M郭:“那当然!过去我做财务总监给老板打工,帮着老板融了不少资金。可千万元的资金一转眼三下五除二老板就把钱花没了,而正经活儿还没干呢!就心想我要是做了老板,一定把钱用在该花的地方,踏踏实实地做事。然而,20个月来我充分理解了原来的老板:作为企业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每一笔钱都该花,老板紧抠慢抠,钱还是很快就没有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做老板不知道什么叫花钱如流水啊!” 
  笔者:“开公司花钱是否就像关不上的水龙头,无论如何也止不住水哗哗地流?” 
M郭:“没错,您的比喻太恰当了!您真正理解了老板!我给没当过老板的人说,他们都不信。” 
  笔者:“您现在退出了股东,也退出了公司,有什么感觉?” 
  M郭:“如同解放似的,如释重负,终于看到了曙光。” 
  笔者继续问:“你现在理解了当初老板为什么要撤资吗?” 
  M郭:“当初老板要撤资,我们三个死劝活劝可就是不行,老板撤资坚决。最后我们三个一商议:老板不干我们干!本来平时的活儿就是我们干的,原班人马,原来熟悉的市场,不就是流动资金吗!计划半年就会有正现金流,500万的投资,含着丰足的备用金,无论如何花都能把公司开起来!可没想到,20个月,500万花完后,我们三个又投进去将近300万,几乎全打水漂了!虽然有些收入,但少得可怜。我们后来遇到经营困难时,也总结反思当初老板为什么要撤资,估计是这个行当太不好干了,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但真正的原因,我们现在也不清楚。” 
  笔者:“还是你们三个人的管理团队,还是原班人马,做了5年本已经熟悉的市场,怎么就赚不了钱呢?原来你们几个带着员工随便一年都能干几个亿,如此大的差异,其原因是什么?” 
  M郭:“我在退出前也做了反思,前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反差,其区别有二。一是我们三个过去都没有当过老板,过去总认为老板有许多不是,总在评价老板的短长,等真正自己当老板了,才知道老板真不是好当的:需要处理的事情比经理人复杂得多了,当了老板才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太有限了,才知道过去自己对自己能力评估过高了。二是过去我们几个人总认为自己正确,是老板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自己很多想法不能实施。其实离开了过去的舞台,再干原来的事情几乎不可能。我们没有了舞台,就得打造自己的舞台——500万的预算投资本想着绰绰有余,事实上根本不够。” 
  谁能保证总有救命稻草? 
  和M郭谈到这里,我总结了一下我接触的创业英雄——失败的原因太多了,但都有一共同的原因,就是现金流接续不上。 
  有些创业者会充满遗憾地说:就差那么一点儿钱,当时要是有那么一点儿钱,就会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言外之意,就是人快饿死了,给他口饭吃也许就会活过来。但是谁能保证就不会再有挨饿的时候?当再饿的时候谁又能保证刚好还有那么一口饭呢?其实做企业,就是要做到当企业每次挨饿时,都有那么一口饭让企业存活下来。许多企业把永续经营当作努力的方向,然而永续经营何其难也!于是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经理人要凭自己的能力重新打造一个舞台的成本,究竟有多大?

创业陋习你有吗? 

  我们来归类一下暂时不合适创业的人群,你先看看你有没有这些想法,有则改之,无则勉之! 

  1、缺少长远目标和思维高度 

  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者,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要达到目标需要经过那里过程,具备长远眼光,拥有战略意识,而作为打工者,着眼点也就是当前这两三年,往往第一考虑的还是安全感,如何保住现有的稳定饭碗,自然不会想到太远,也不会太高。而且,很少有打工者能进行换位思考,站到老板的角度去看考虑问题。也就造成很多打工者很难能与创业者沟通。 

  高不是空洞的高,是经过反复考量过后的高,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高,是胸中有成竹的高。 

  2、按部就班 

  创业者对一件工作的完成定义是指把某件事彻底解决,今天能搞定的一定不拖到明天。而打工者会习惯性的把工作按照天数来分解,每天只完成部分工作,下班时间一到心里就习惯性的想闪人,回家,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觉得在公司里多待一分钟都不愿意。 

  很多人都抱怨领导苛刻,加班很频繁,其实这是从创业时期就建立起来的习惯,事业就是生命,工作就是生活。 

  3、不敢承担责任 

  在一个企业或是公司里,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在出现事故后,领导要追查责任,大家异常统一、步调一致的互相推卸责任,极少有人会占出来承认自己工作的不足,反而都强调自己肯定是把属于自己那个环节做好了,至于前后衔接人员所出的问题,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打工思维深了,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回避,然后就是设法推给别人。这样一来,打工者也就愈加不可能从失败和失利中学习、吸取到教训了。其实,创业者们的成长也就是从一个个自己承担的失败中总结分析了问题原因所在,积累了经验。 

  对于创业者,不但是个人价值,更是社会价值。 

  4、喜欢逞个人英雄主义 

  很多的打工者脑海中都存在着个人英雄主义,总希望在一些事情上表露一下,在领导面前表表功,为了不被其他同事分摊去一些功劳,所以有时候就会冒着一定的风险(当然是以公司的资源为成本的了)一个人单枪匹马干点什么出来,当然,要是出了漏了,最后还得是公司承担,很少有打工者们会从降低成本及风险、或是提高效率的角度出来,去主动联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这个个人英雄主义有时候是要害死人的。 

  5、缺乏成本概念 

  作为创业者,每一分钱的支出都会算作是成本,省下来的就是利润,所以,精打细算是许多领导的习惯性思维和动作,这是从创业过程中养成的习惯,绝对不是一个“抠”字能概括得了的。而打工们却是大方的很,反正公司的资产是老板的,又不是自己的,浪费点也不是割自己的肉,只是自己工作方便顺手,浪费点又算什么,以至于许多打工者在自己创业的时候,还改变不了在打工时养成的大手大脚的习惯。

送给未满30和已满30的创业者和奋斗者们 

放 弃 
把握的反面就是放弃,选择了一个机会,就等于放弃了其他所有的可能。 
当新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敢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一切,这不是功亏一篑,这不是半途而废,这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或者什么都不为,只因为喜欢这样做,因为,年轻就是最大的机会。人,只有在三十岁之前才会有这个胆量,有这个资本,有这个资格。 

失 恋 
不是不在乎,是在乎不起。三十岁前最怕失去的不是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梦想。爱情如果只是一个过程,那么正是这个年龄应当经历的,如果要承担结果,三十岁以后,可能会更有能力,更有资格。其实,三十岁之前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稍纵即逝,过久地沉溺在已经干涸的爱河的河床中,与这个年龄的生命节奏不合。 

离 婚 
不是不在乎,是一切还来得及。一位三十八岁的女友与老公结婚十五年,冷战十三年,终于分手。她说:“如果说后来不愿意离婚是为了孩子,那他第一次提出离婚我没有同意,现在想来真不知道为什么。如果那个时候早分手,我的生活绝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现在再重新开始,总觉得一切都晚了。” 

漂 泊 
漂泊不是一种不幸,而是一种资格。趁着没有家室拖累,趁着身体健康,此时不飘何时飘?当然,漂泊的不一定是身体,也许只是幻想和梦境。新世纪的时尚领袖是飘一代,渴望漂泊的人唯一不飘的是那颗心。 

失 业 
三十岁以前就尝到失业的滋味当然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不一定是坏事。 
三十岁之前就过早地固定在一个职业上终此一生也许才是最大的不幸。失业也许让你想起埋藏很久而尘封的梦想,也许会唤醒连你自己都从未知道的潜能。也许你本来就没什么梦想,这时候也会逼着你去做梦。 

时 尚 
不要追赶时尚。按说青年人应该是最时尚的,但是独立思考和个性生活更重要。在这个物质社会,其实对时尚的追求早已经成为对金钱的追求。今天,时尚是物欲和世俗的同义语。 

格 调 
这是小资的东西,"小资"这个词在今天又二度流行,追求格调就是他们的专利。小资们说,有格调要满足四大要件:智慧、素养、自信和金钱。格调就是把"高尚 "理解成穿着、气质、爱好的品位和室内装潢。也就是大老粗只会表现谈吐的庸俗,"小资"们已经有能力庸俗他们的心灵了。主流观念倒不是非要另类,另类已经成为年轻人观念的主流了,在今天,老土倒显得另类。关键是当今社会是一个创造观念的时代,而不是一个固守陈旧观念的时代。 

评 价 
我们最不应该做出的牺牲就是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我,因为那些对你指手画脚的人自己也不知道他们遵从的规则是什么。千万不要只遵从规矩做事,规矩还在创造之中,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做每一件事,虽然这样会麻烦一点。 

幼 稚 
不要怕人说我们幼稚,这正说明你还年轻,还充满活力。"成熟"是个吓人的词儿,也是个害人的词儿。成熟和幼稚是对一个人最大而无当、最不负责任、最没用的概括。那些庸人,绝不会有人说他们幼稚。不信,到哪天你被生活压得老气横秋,暮气沉沉的时候,人们一定会说你成熟了,你就会知道"成熟"是个什么东西。 

不适应 
在一首摇滚里有这么一句:"这个城市改变了我,这个城市不需要我。"不要盲目地适应你生存的环境,因为很可能这环境自身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了。 

失 败 
我的老师曾经跟我说,一个人起码要在感情上失恋一次,在事业上失败一次,在选择上失误一次,才能长大。不要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样的老话,失败来得越早越好,要是三十岁,四十岁之后再经历失败,有些事,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错 误 
这是年轻人的专利。 

浅 薄 
如果每看一次《泰坦尼克号》就流一次眼泪,每看一次《大话西游》就笑得直不起腰,就会有人笑你浅薄。其实那只能说明你的神经依旧非常敏锐,对哪怕非常微弱的刺激都会迅速做出适应的反应;等你的感觉迟钝了,人们就会说你深沉了。 

明 星 
不是不必在乎,是不能在乎。明星在商品社会是一种消费品,花了钱,听了歌,看了电影,明星们的表现再好,不过是物超所值而己,也不值得崇拜呀?就像你在地摊上花五十块钱买的裙子,别人都猜是八百块钱买的,物超所值了吧? 
你就崇拜上这身裙子了? 

代价 
不是不计代价,而是要明白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这绝不是一句废话。否则,要到三十岁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曾经付出了多少代价,却不明白为什么付出,更不明白自己得到了多少,得到什么。 

孤 独 
这是为自由付出的代价。 

失 意 
包括感情上的,事业上的,也许仅仅是今天花了冤枉钱没买到可心的东西,朋友家高朋满座自己却插不上一句话。过分在乎失意的感受不是拿命运的捉弄来捉弄自己,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缺 陷 
也许你个子矮,也许你长得不好看,也许你的嗓音像唐老鸭……那么你的优势就是你不会被自己表面的浅薄的亮点所耽搁,少花一些时间,少走一些弯,直接发现你内在的优势,直接挖掘自己深层的潜能。 

误 会 
如果出于恶意,那么解释也没有用;如果出于善意,就不需要解释。专门说到"误会"倒不是因为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被人误会的时候更多,而是这个年龄的人想不开的时候更多。 

谣 言 
这是一种传染病,沉默是最好的疫苗。除非你能找出传染源,否则解释恰恰会成为病毒传播最理想的条件。 

疯 狂 
这是年轻人最好的心理调适,只能说明你精力旺盛,身心健康。说你"疯狂"是某些生活压抑、心力交瘁的中老年人恶意的评价,他们就像一部年久修的机器,最需要调试,但只能微调,一次大修就会让他们完全报废。 

稳 定 
三十岁之前就在乎稳定的生活,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中了彩票,要么就是未老先衰。 

压 力 
中年人能够承受多大压力检验的是他的韧性;年轻人能承受多大压力,焕发的是他的潜能。 

出 国 
也许是个机会,也许是个陷阱。除非从考大学的那一刻你就抱着这个目标,否则,对待出国的态度应该像对待爱情一样,努力争取成败随缘。 

薪 水 
只要是给人打工,薪水再高也高不到哪儿去。所以在三十岁之前,机会远比金钱重要,事业远比金钱重要,将来远比金钱重要。对大多数人来说,三十岁之前干事业的首要目标绝不是挣钱,而是挣未来。 

存 款 
这倒不一定是因为我们钱少,年轻人现在谁都知道钱是有生命的。机会这么多,条件这么好,可以拿钱去按揭,做今天的事,花明天的钱;也可以拿钱去投资,拿钱去"充电"。钱只有在它流通的过程中才是钱,否则只是一沓世界上质量最好的废纸。 

房 子 
除非你买房子是为了升值,要么就是你结婚了。我有个同学,家在外地,大学毕业之后,单位没有宿舍,家里就给他买了一套房子。他曾经有过去北京工作的机会,但是他觉得刚买了房子就离开这座城市说不过去,就放弃了。到现在他工作稳定,但一事无成。唯一的成就就是结婚了,并且有了孩子,因为他觉得不该让这房子永远空着,所以房子变成了家。房子是都市生活的寓言,这个寓言不应该过早的和我们相关。 

年 龄 
女孩子一过二十五就开始隐瞒自己的年龄,其实大可不必。现在青年期都延迟到四十五岁了,二十五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 乎 
这是一种拿不起、放不下的心态,它的反面不是放弃,而是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永远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结束: 

未满30和已满30都是应该继续创业和奋斗的年纪。


最不可靠的是关系 

成功者提醒创业者——— 

  首先,任何人的关系圈都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张。因为关系必须建立在“熟悉”,即面对面交往的基础上,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阅历都有限,不可能认识无限多的熟人。 


  其次,关系的作用是会互相抵消的。关系圈是一个个彼此封闭的圈子,你在此圈子中得到的好处,必然在彼圈子中被别人抵消。因为在关系主义的格局下,处世原则遵循的是亲疏、远近,而不是现代法制社会强调的平等、公正和普遍原则。且由于关系圈的有限性,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的才能和能力发挥。 

  第三,任何关系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非常强的不稳定性。特别是权钱关系,其不稳定性更强。现代关系社会的亲疏,早已脱离了血缘亲疏,而是由交往频度、利益关联的深度、双方的默契度来决定。假设委托不够亲的人办事,担心动力不够,那就需要加倍送礼,这是关系社会的基本规则。为了维持关系,当事人必须不断地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以防更强势人物随时乘虚而入,把你从别人的关系核心挤到边缘;或者,由于“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一旦官员易位,新官上任,你又必须和新官建立新的关系,才能维持住现有的地位和利益。总之,在关系中,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就像结一个蜘蛛网,你网住了虫子,却也把自己围在了网中央,最不能挣脱的其实就是你自己。 

  第四,在关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不仅指财富、地位、能力的不平等,更重要的是人格上的不平等,你的自由、尊严都随时面临挑战。在传统价值观中,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提携、栽培、教育,被认为是一种“恩情”。恩情之大,有如再生父母,终生报答不完。进入这种关系后,有可能成为一生都难以摆脱的包袱,一旦有人试图挣脱,随时有可能背上“忘恩负义”之类的道德指责。所以,央视《赢在中国》的几个评委———中国最大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UT斯达康全球CEO吴鹰、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第一人”的熊晓鸽都不约而同地提醒创业者:最不可靠的是关系。 

  所以,即使在以关系为主的社会里,才能和品德也是冲破一切关系、获得更自由广阔空间的最好通行证。随着资源要素市场化程度和社会法制化程度的提高(这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才能和品德将会愈显其光辉。更重要的是,任何人的时间、精力、才智都有限,在有限的“人生能量”之下,如果深陷于关系之中不能自拔,则一定会在自身的才能提高上打一个折扣。这就是“人生能量”的守恒法则,也是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与其患得患失于琢磨人际关系,不如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在专业、事业上多下工夫。若干年后,那些凭关系和不凭关系的人,势必会有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是:好男儿志在千里,靠的总是自己,而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