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入门(十三):生成器和迭代器

来源:互联网 发布:和硕鼠类似的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5:30

1.生成器

    (1)通过列表生成式,我们可以直接创建一个列表。但是,受到内存限制,列表容量肯定是有限的。而且,创建一个包含100万个元素的列表,不仅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如果我们仅仅需要访问前面几个元素,那后面绝大多数元素占用的空间都白白浪费了。

所以,如果列表元素可以按照某种算法推算出来,那我们是否可以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推算出后续的元素呢?这样就不必创建完整的list,从而节省大量的空间。在Python中,这种一边循环一边计算的机制,称为生成器:generator。

    (2)创建generator

           (一)把一个列表生成式的[]改成(),就创建了一个generator:

l = [x+1 for x in range(5)]#列表生成式print(l)l2 = (x+1 for x in range(5))#生成器print(l2)
[1, 2, 3, 4, 5]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391ADE0>

如果要一个一个打印出来,可以通过next()函数获得generator的下一个返回值,当然一般也是使用FOR 来打印

for n in l2:    print(n)

如果推算的算法比较复杂,用类似列表生成式的for循环无法实现的时候,还可以用函数来实现。比如,著名的斐波拉契数列(Fibonacci)除第一个和第二个数外,任意一个数都可由前两个数相加得到:1, 1, 2, 3, 5, 8, 13, 21, 34, ...

      (二)要把fib函数变成generator,只需要把print(b)改为yield b就可以了,generator和函数的执行流程不一样。函数是顺序执行,遇到return语句或者最后一行函数语句就返回。而变成generator的函数,在每次调用next()的时候执行,遇到yield语句返回,再次执行时从上次返回的yield语句处继续执行。

def fi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print(b)        yield b        a, b = b, a+b        n = n + 1data = fib(100)for i in range(100):    print(data.__next__())


2.迭代器

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直接作用于for循环的数据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类是集合数据类型,如listtupledictsetstr等;

一类是generator,包括生成器和带yield的generator function。

这些可以直接作用于for循环的对象统称为可迭代对象:Iterable

可以使用isinstance()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Iterable对象: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print(isinstance([], Iterable))

*可以被next()函数调用并不断返回下一个值的对象称为迭代器:Iterator

可以使用isinstance()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Iterator对象: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torprint(isinstance((x for x in range(10)), Iterator))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