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ambleLength以及PLCPHeaderLength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u站怎么进入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6:04

Mac802_11::sendDATA( ) 函数中:

ch->txtime() = txtime(ch->size(), dataRate_);      

//record the needed time for transmission
//txtime=(PreambleLength+PLCPHeaderLength)*8/PLCPDatarate + dataLength*8/dataRate

NS2中默认值:

PreambleLength:144 bit

PLCPHeaderLength:48 bits

计算传输时间时,为什么要加上PreambleLength和PLCPHeaderLength,它们指的是什么呢?


Preamble(译为"前导码"),前导码就是通信之前用于握手,同步,开始等目的的一串码字。在这种包结构中,前导码位数比较多,因此称为长前导码。

PLCP包结构 (PLCP:(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tocol):物理层会聚协议)

WiFi协议物理层包结构(一)

     SYNC是128bits的码,应该是一种特殊指定的码,例如128个"1".

    SFD:开始单元

    PLCP:物理层汇聚协议

    PSDU:PLCP服务数据单元

    PPDU:PLCP协议数据单元


PLCP界于无线mac层和物理层,在无线mac帧发送发到空中之前会被加上PLCP头。在mac帧中无法得知底层物理层的信息,这也是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物理层(mac帧不用管底层),所以PLCP层用来告知一些物理层信息

前导码是位于数据包起始处的一组bit组,接收者可以据此同步并准备接收实际的数据。前导码模式有两种:有长前导码和短前导码;短前导码:选择短前导码能使网络同步性能更好,一般选择短前导码;长前导码:在网络中需要兼容一些比较老的客户端网卡时,可以选择长前导码进行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