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催生订单 中国东部沿海有望率先经济复苏

来源:互联网 发布:花洒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5:12

 

内需催生订单 中国东部沿海有望率先经济复苏
2009年02月19日 15:43:4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扩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2008年11月22日摄)。根据上海浦东新区政府11月27日发布的信息,自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作出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战略决策,18年来浦东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2751亿元,增长了40多倍,年均增幅达到18.1%。浦东的快速崛起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新华网杭州2月19日电  题:内需催生订单 中国东部沿海有望率先经济复苏

    新华社记者刘敏 张崇防 沈锡权

    两个月前,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内的6万多商户普遍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承受着生意萎缩带来的巨大压力。

    但进入1月份特别是中国农历新年过后,情况开始出现好转。节后开市的当天,所有的商户全部开门纳客,客流量达16.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也到此来补足货品。

 

    据海关统计,1月份接受义乌商品报关单18902份,出口集装箱34218个,同比分别增长11.4%和5.6%。其中,日均出口1920个集装箱,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前,当地酒店的商务入住率明显提升。义乌市区拥有四星级以上宾馆12家,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第四季度这些酒店的客房入住率普遍下降了5%-10%。但据海洋酒店市场销售总监王俊介绍,春节过后外宾回流明显增长,酒店入住率目前已升至70%以上。

    “尽管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还略有下降,但较两月前已明显回升。”据王俊介绍,去年12月外商入住率仅为53%。

    义乌小商品城的情况只是浙江经济回暖的一个例证。在“皮革之都”海宁,许多企业接受的订单开始增多。

    “这说明我们的商品仍然吸引力。相比去年11-12月的那种担忧,现在的压力减轻了很多。”海宁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查家林告诉新华社记者。

    海宁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雪康也表示:“企业现在生产正常,订单有所增加。一些产品的生产线24小时开工。”

    去年,公司面对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敏锐地意识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开始与国内一些厂家合作开发产品,积极开拓国内销售渠道。

    “国际金融危机让来自国外的订单数量一度锐减,但由于我们妥善应对,国内订单的增加抵消了国外订单的减少,因此企业正常开工,500名员工一个也没减少。”叶雪康说。

    当地企业对浙江经济从金融危机中率先突围“信心十足”。理由是: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去年第四季度发生的企业竞相压价出货的情况不会再现。

    在中国最大城市和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也出现了经济复苏的势头。受益于新近出台的汽车业调整振兴规划,上海浦东新区1月份的汽车销售出现“小阳春”,同比增长15.8%。浦东新区当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同比增长达15%。

    浦东新区目前吸引了全球500强企业中的250家落户。今年1月,浦东新区合同吸引外资同比增长8.2%,40家外商投资企业实施增资计划,合计增加注册资本2.04亿美元,增资总额同比增加16.57%,成为新区吸收利用外资的主力军。

    业内人士分析,外资大幅增加显示外商对上海政府所实施扶持政策和浦东经济环境抱有信心。

    2月13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苏州接受采访时表示,最近各地不少企业开始补给库存以及近期股市的好转,都是经济可能复苏的信号。 新华网 姚勇 摄

    在与浙江省和上海市毗邻的江苏省,1月份工业用电明显回升,企业开工率提高,外商投资增加。江苏省经贸委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全省统调电量出现逐日攀升的势头。用电量的增长反映出工业运行在加速。在外向型企业集中的苏州市,最新统计显示,1月份到账外资达13.37亿美元,同比增长16.04%。在已到账的外资中,大项目、优势项目、创新型项目占据了主导地位。

    2月13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苏州表示,最近各地不少企业开始补给库存以及近期股市的好转,都是经济复苏的信号。

    对于经济复苏的迹象,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了去年四季度最困难的阶段,有望在一季度进入恢复阶段,浙江、上海、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出现了回暖。

    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全面显现。中国政府为此出台了包括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以及对汽车、纺织、船舶制造等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

    陆续公布的今年1月份的各项经济指标显示,国内生产正在企稳。随着行业振兴规划的陆续出炉,在充足流动性的支持下,经济学家预计宏观经济有可能在三、四月见底,并由此转向复苏通道。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进入今年以来的一些经济数据,如贷款数量、外贸出口和消费等,已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这说明国民对经济复苏的信心有所增强。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国内市场巨大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尤其是在农村。”庄健认为,经过多年的历练和积累,许多企业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以及足够的资金储备,因此能够采取灵活措施,包括拓展销售市场和渠道,来应对眼下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地抵消了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张汉亚认为,面对危机带来的经营困难,许多原本出口外向型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升级产业结构,拓展国内市场,为中国经济提早复苏的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张汉亚甚至预计,经济增长从第一季度开始就会回升,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将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但企业界人士和专家同时提醒,千万不要低估宏观经济复苏的难度,因为制约中国经济真正复苏的外部环境依然相当严峻,业已呈现的金融和贸易领域的保护主义压力正在急速上升。

    宁波德业科技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陈其明说,现在企业开工率虽然较去年12月有所回升,但外需市场还没有真正“回暖”。眼前的经济复苏迹象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尤其是对汽车产业振兴等的扶持政策开始奏效。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认为,现在的经济形势“乍暖还寒”。外部环境尚难预测,外贸行业生存环境仍在恶化,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正从发达国家延伸到发展中国家,第二波寒潮随时袭来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