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报警电话平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20:11

当有多个线程的时候,经常需要去同步这些线程以访问同一个数据或资源。

例如,假设有一个程序,其中一个线程用于把文件读到内存,而另一个线程用于统计文件中的字符数。当然,在把整个文件调入内存之前,统计它的计数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由于每个操作都有自己的线程,操作系统会把两个线程当作是互不相干的任务分别执行,这样就可能在没有把整个文件装入内存时统计字数。为解决此问题,你必须使两个线程同步工作。

一、同步与互斥概念

1、进程同步

指散步在不同进程之间的若干程序片断,它们的运行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某种先后次序来运行,这种先后次序依赖于要完成的特定的任务,即在某种特定顺序访问临界资源,在互斥的前提下;

通过其它机制实现访问者对资源的有序访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步已经实现了互斥,特别是所有写入资源的情况必定是互斥的。少数情况是指可以允许多个访问者同时访问资源;

进程同步是一个操作系统级别的概念,是在多道程序的环境下,存在着不同的制约关系,为了协调这种互相制约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进程协作,从而避免进程之间的冲突,引入了进程同步。

进程同步也是进程之间直接的制约关系,是为完成某种任务而建立的两个或多个线程,这个线程需要在某些位置上协调他们的工作次序而等待、传递信息所产生的制约关系。进程间的直接制约关系来源于他们之间的合作。

比如说进程A需要从缓冲区读取进程B产生的信息,当缓冲区为空时,进程B因为读取不到信息而被阻塞。而当进程A产生信息放入缓冲区时,进程B才会被唤醒。

如图1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2、进程互斥

是进程之间的间接制约关系。当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使用临界资源时,其它进程必须等待。只有当使用临界资源的进程退出临界区后,其它进程才会解除阻塞状态。

(即指散布在不同进程之间的若干程序片断,当某个进程运行其中一个程序片段时,其它进程就不能运行它们之中的任一程序片段,只能等到该进程运行完这个程序片段后才可以运行;)

如果用对资源的访问来定义的话,互斥某一资源同时只允许一个访问者对其进行访问,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但互斥无法限制访问者对资源的访问顺序,即访问是无序的

比如进程B需要访问打印机,但此时进程A占有了打印机,进程B会被阻塞,直到进程A释放了打印机资源,进程B才可以继续执行。概念如图3所示。

进程之间的互斥:
这里写图片描述

二、临界资源

1、临界资源概念:

线程可以访问其所在进程内的所有资源,但线程本身并不占有资源或仅仅占有一点必须资源。但对于某些资源来说,其在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进程所占用。这些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占用的资源就是所谓的临界资源。

典型的临界资源比如物理上的打印机,或是存在硬盘或内存中被多个进程所共享的一些变量和数据等(如果这类资源不被看成临界资源加以保护,那么很有可能造成丢数据的问题)。

对于临界资源的访问,必须是互诉进行。也就是当临界资源被占用时,另一个申请临界资源的进程会被阻塞,直到其所申请的临界资源被释放。而进程内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被成为临界区。

2、对于临界区的访问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a、进入区:查看临界区是否可访问,如果可以访问,则转到步骤二,否则进程会被阻塞
b、临界区:在临界区做操作
c、退出区:清除临界区被占用的标志
d、剩余区:进程与临界区不相关部分的代码

3、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

1) 硬件实现方法

通过硬件实现临界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关CPU的中断。从计算机原理我们知道,CPU进行进程切换是需要通过中断来进行。如果屏蔽了中断那么就可以保证当前进程顺利的将临界区代码执行完,从而实现了互斥。这个办法的步骤就是:屏蔽中断–执行临界区–开中断。但这样做并不好,这大大限制了处理器交替执行任务的能力。并且将关中断的权限交给用户代码,那么如果用户代码屏蔽了中断后不再开,那系统岂不是跪了?

2)信号量实现方式

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P V操作。通过设置一个表示资源个数的信号量S,通过对信号量S的P和V操作来实现进程的的互斥。

P和V操作分别来自荷兰语Passeren和Vrijgeven,分别表示占有和释放。P V操作是操作系统的原语,意味着具有原子性。

P操作首先减少信号量,表示有一个进程将占用或等待资源,然后检测S是否小于0,如果小于0则阻塞,如果大于0则占有资源进行执行。

V操作是和P操作相反的操作,首先增加信号量,表示占用或等待资源的进程减少了1个。然后检测S是否小于0,如果小于0则唤醒等待使用S资源的其它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