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入门(neural network) ---概述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3无internet访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0:35
人工智能的底层模型是"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许多复杂的应用(比如模式识别、自动控制)和高级模型(比如深度学习)都基于它。

一、感知器
历史上,科学家一直希望模拟人的大脑,造出可以思考的机器。人为什么能够思考?科学家发现,原因在于人体的神经网络。

  1. 外部刺激通过神经末梢,转化为电信号,转导到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
  2. 无数神经元构成神经中枢。
  3. 神经中枢综合各种信号,做出判断。
  4. 人体根据神经中枢的指令,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

既然思考的基础是神经元,如果能够"人造神经元"(artificial neuron),就能组成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思考。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最早的"人造神经元"模型,叫做"感知器"(perceptron),直到今天还在用。

上图的圆圈就代表一个感知器。它接受多个输入(x1,x2,x3...),产生一个输出(output),好比神经末梢感受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最后产生电信号。

为了简化模型,我们约定每种输入只有两种可能:1 或 0。如果所有输入都是1,表示各种条件都成立,输出就是1;如果所有输入都是0,表示条件都不成立,输出就是0。

神经元模型是一个包含输入,输出与计算功能的模型。输入可以类比为神经元的树突,而输出可以类比为神经元的轴突,计算则可以类比为细胞核。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神经网络的运作过程:(后续的文章会举事例说明)
  1. 确定输入和输出
  2. 找到一种或多种算法,可以从输入得到输出
  3. 找到一组已知答案的数据集,用来训练模型,估算w和b
  4. 一旦新的数据产生,输入模型,就可以得到结果,同时对w和b进行校正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