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YOJ1063 学习二叉树的建立与遍历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商银行助力淘宝贷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9:18

生活的烦恼

时间限制:1000 ms  |  内存限制:65535 KB
难度:2
描述

生活的暑假刚集训开始,他要决心学好字典树,二叉树,线段树和各种树,但生活在OJ上刷题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特别烦恼的问题。那当然就是他最喜欢的二叉树咯!题目是这样的:给你一颗非空的二叉树,然后再给你一个整数n,让生活输出这颗二叉树的第n(n>0且n<=树的深度)层,出题者为了给生活降低难度,要求两个输出数据之间用'~'隔开。看来我们的出题人很有爱啊!

输入
第一行输入一个数N,表示有N组测试数据。接下来N行,每行一个字符串,用'#'表示为空的节点,树的结束标志为'@'。'@'后仅有一个空格,空格后为一个数字,表示生活要输出的二叉树的第几层!
输出
每行输出一个字符串,表示给出二叉树的第n层!
样例输入
21 2 # # 3 # # @ 15 7 3 # # # 4 # # @ 3
样例输出
13
提示
5 第一层
/ \
7 4 第二层
/
3 第三层
来源
爱生活
上传者
TCM_张鹏


题目描述如上:

主要考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一开始没有理解二叉树的新建过程:现在结合题目分析一下二叉树的新建过程,具体解决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include<stdio.h>#include<queue>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struct node{    char data;    struct node *leftChild;    struct node *rightChild;}BiTreeNode,*BiTree;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    char c;    cin >>c;    if(c =='#'){        T = NULL;    }else {        T = new BiTreeNode;        T->data=c;        createBiTree(T->leftChild);        createBiTree(T->rightChild);    }}queue<char>s;void PrintDepNum(BiTree T,int l,int dep){    if(T == NULL){        return;    }    if(l==dep){        s.push(T->data);        return;    }    PrintDepNum(T->leftChild,l+1,dep);    PrintDepNum(T->rightChild,l+1,dep);    return;}int main(){    int n,dep;    cin>>n;    while(n--){        BiTree T;        char temp;        createBiTree(T);  //递归建立二叉树        cin>>temp>>dep; //二叉树建立结束后输入@符号和s深度        PrintDepNum(T,1,dep); //根据深度,来递归把第dep层的数据放入队列中        int len=s.size();        if(len>1){            for(int i=0;i<len;i++){                if(i==0){                    cout<<s.front();                }else{                    cout<<"~"<<s.front();                }                s.pop();            }            cout<<endl;        }else {            cout<<s.front()<<endl;            s.pop();        }    }    return 0;}

结合题目分析递归创建二叉树的过程:


5 7 3 # # # 4 # # @ 3

我们拿上面的输入来说
一开始输入5,执行递归

1. 输入5然后执行 首先执行对应createBiTree(T->leftChild);


2. 输入7 然后执行,然后调用createBiTree(T->leftChild);


3.输入3 然后执行,然后调用createBiTree(T->leftChild);


4. 输入 # 执行,该节点为空节点 返回,执行 第3步对应的createBiTree(T->rightChild); 创建右节点


5. 输入 #执行,该节点为空节点,返回,执行 第 2步对应createBiTree(T->rightChild); 创建右节点


6. 输入 #执行,该节点为空节点,返回,执行 第 1步对应的createBiTree(T->rightChild); 创建右节点


7. 输入 4执行,然后调用createBiTree(T->leftChild);


8. 输入 #执行,该节点为空节点,返回,执行 第 7步对应的createBiTree(T->rightChild); 创建右节点


9. 输入 #执行,该节点为空节点,返回 创建二叉树结束

接下来就是执行递归PrintDepNum(BiTree T,int l,int dep)函数将第dep层的值放入队列中,然后进行输出。

参考文章: 
            用递归方法建立二叉树以及遍历二叉树  http://blog.csdn.net/stpeace/article/details/8138303
    二叉树递归建立:    http://blog.csdn.net/naipp/article/details/51897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