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SCA PFC 2D&3D DISCERETE ELEMENT MODELING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一键传淘宝的弊端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54
使用离散元模型,三维圆球程序TRUBAL发展为PFC。
离散元方法的编码思想(转):
集合中每一个单元都是独立的,每个单元都具有相应的尺寸、质量、转动惯量和接触参数等属性。以牛二和力一位移定理为基础,对每一个单元首先确定与之接触的单元,根据单元之间的重叠量,运用力一位移定理计算单元之间的接触力,从而得到单元的合力和合力矩,之后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单元的运动规律,如此循环计算,直到系统中所有颗粒都计算完毕。
计算流程:
第一步:建立所需要的几何模型并产生颗粒
几何模型可以根据实际计算模型需要建立,颗粒产生通常为随机产生,及在给定的几何空间内随机产生所需要的颗粒。产生颗粒时需要实时监测新产生的颗粒和已有颗粒之间的位置关系,任意两颗粒之间不能有重叠,否则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力可能很大而导致系统崩溃。
所以如果几何模型尺寸,颗粒尺寸以及颗粒数目之间关系不合适,有可能导致颗粒产生失败。颗粒的初始速度需要根据模拟需要而给定。
第二步:接触探测
计算颗粒之间的相互距离,如果颗粒之间存在相互接触(颗粒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颗粒之间的半径和),则要采用接触模型计算相互作用力。
第三步:确定接触模型
接触模型是离散元计算的核心。
所谓接触模型就是确定颗粒接触时的相互作用力。离散元计算中首先把相互作用力分解为法向力和切向力(法向指的是两接触颗粒中心之间的连线),所以接触模型一般包含法向相互作用和切向相互作用。
在目前的离散元计算模拟中,一般来讲,可以把所涉及到的接触模型分为两大类:
1) 非结合性接触力模型。此种接触模型不考虑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弹簧-粘壶模型来近似。弹簧代表颗粒之间的弹性相互作用,粘壶代表颗粒之间由于碰撞而引起的能量耗散。切向相互作用还要考利库仑最大摩擦力约束。
2)结合性接触力模型。微观上来讲,任何颗粒材料都由原子分子构成,然后原子分子之间存在van der Waals相互吸引力。当颗粒尺寸比较大时,van der Waals相互吸引力和颗粒自身重力相比较而言,对颗粒本身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然后,随着颗粒尺寸减小,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变的和重力相当;当颗粒尺寸进一步减小时,颗粒之间相互吸引力要远远大于颗粒自身的重力。此时,就必须要考虑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目前来讲,为了描述颗粒之间的相互引力作用力,有以下几个模型可以选择:
A. Johnson-Kendall-Roberts(JKR) 模型[1] 
JKR模型首先是基于能量平衡原理,从赫兹的非结合性接触力模型而建立的。在JKR 模型中,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用表面能代表。并且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只存在于接触面积之类,不考虑颗粒之间其他部分的吸引相互作用。因此,JKR模型对大的,比较软的颗粒材料描述比较好。
B, Derjaguin-Muller-Toporov(DMT)模型[2] 
DMT模型建设两个颗粒之间的接触变形和赫兹模型相同,但在接触面积之外,存在一个额外的相互吸引作用力。DMT模型对小的比较硬的颗粒材料描述比较好。
早期,当JKR和DMT模型被提出时,人们争论哪一个模型是正确的,后来研究发现,两个模型都正确,他们考虑的颗粒之间接触的两个极端情况,基于材料性质,应该有区别的加以选取。1977年,人们提出Tabor 系数作为选取依据,Tabor系数是表面能,等效模量等材料性质的函数。JKR模型对大的Tabor系数适用,而DMT模型则反之[3]  。
C. van der Walls模型[4] 
此模型是基于颗粒之间的van der Walls相互作用直接推导得出。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能可以知道,然后对距离求导就直接得到力的表达式。
第四步:考虑其他相互作用力
有时,在颗粒系统中,取决于外部条件,需要考虑其他类型的相互作用力。例如,如果环境比较潮湿,则需要考虑颗粒之间的液桥相互作用力;如果颗粒表面本身带有电荷,则要引入颗粒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如果有外加磁场并且颗粒材料本身有磁矩,则要考虑外磁场引起的磁性力。所有这些类型的相互作用力,都可以嵌入在离散元模型之中。
第五步:考虑颗粒和边界之间的相互作用
计算模型的边界可以是全部周期性边界条件(x,y,z方向,全部采用周期性边界),也可以是部分周期性边界。在非周期性边界条件时,则要给出颗粒本身和边界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接触模型和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接触模型类似。
第六步:计算总的受力、加速度
综合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特殊相互作用力、以及颗粒与边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得到颗粒本身受的合外力,以此可以求得加速度
第七步:更新颗粒速度,坐标
根据加速度,更新颗粒速度,角速度,坐标等变量。坐标更新后,再进行接触探测,整个计算流程进入下一个循环。
第八步:保存数据
第九步:分析处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