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的5种状态及状态间的转换

来源:互联网 发布:盛势网络剧海外版480p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8 07:31
  1. 新建(new):新创建了一个线程对象。

  2. 可运行(runnable):线程对象创建后,其他线程(比如main线程)调用了该对象的start()方法。该状态的线程位于可运行线程池中,等待被线程调度选中,获取cpu 的使用权 。

  3. 运行(running):可运行状态(runnable)的线程获得了cpu 时间片(timeslice) ,执行程序代码。

  4. 阻塞(block):阻塞状态是指线程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cpu 使用权,也即让出了cpu timeslice,暂时停止运行。直到线程进入可运行(runnable)状态,才有机会再次获得cpu timeslice 转到运行(running)状态。阻塞的情况分三种:

    4.1 等待阻塞:运行(running)的线程执行o.wait()方法,JVM会把该线程放入等待队列(waitting queue)中。

    4.2 同步阻塞:运行(running)的线程在获取对象的同步锁时,若该同步锁被别的线程占用,则JVM会把该线程放入锁池(lock pool)中。

    4.3 其他阻塞:运行(running)的线程执行Thread.sleep(long ms)或t.join()方法,或者发出了I/O请求时,JVM会把该线程置为阻塞状态。当sleep()状态超时、join()等待线程终止或者超时、或者I/O处理完毕时,线程重新转入可运行(runnable)状态。

  5. 死亡(dead):线程run()、main() 方法执行结束,或者因异常退出了run()方法,则该线程结束生命周期。死亡的线程不可再次复生。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一. 初始状态 
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和继承Thread可以得到一个线程类,通过new一个实例,线程就进入了初始状态。

二. 可运行状态 
调用线程的start()方法,此线程进入可运行状态。 
当前线程sleep()方法结束,其他线程join()结束,等待用户输入完毕,这些线程也将进入可运行状态。 
当前线程时间片用完了,调用当前线程的yield()方法,当前线程进入可运行状态。 
锁池里的线程拿到对象锁后,进入可运行状态。

三. 运行状态 
处于可运行状态的线程被OS选中,并获取了CPU时间片。

四. 死亡状态 
线程run()、main() 方法执行结束,或者因异常退出了run()方法,则该线程结束生命周期。死亡的线程不可再次复生。在一个死亡的线程上调用start()方法,会抛出java.lang.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异常。

五. 阻塞状态 
当前线程T调用Thread.sleep()方法,当前线程进入阻塞状态。 
运行在当前线程里的其它线程t2调用join()方法,当前线程进入阻塞状态。 
当前线程等待用户输入的时候,当前线程进入阻塞状态。

六. 等待队列 
调用obj的wait(), notify()方法前,必须获得obj锁,也就是必须写在同步方法或同步代码块。(
wait(), notify()和notifyAll()都属于Object类) 
与等待队列相关的步骤: 
1. 线程1获取对象A的锁,正在使用对象A。 
2. 线程1调用对象A的wait()方法。 
3. 线程1释放对象A的锁,并马上进入等待队列。 
4. 锁池里面的对象争抢对象A的锁。 
5. 线程5获得对象A的锁,进入synchronized块,使用对象A。 
6. 线程5调用对象A的notifyAll()方法,唤醒所有线程,所有线程进入锁池。如果线程调用对象A的notify()方法,唤醒一个线程,但不知道会唤醒谁,被唤醒的那个线程进入锁池中。 
7. 当notifyAll()方法所在同步方法或同步代码块执行结束时,线程5释放对象A的锁。(并不是立即释放锁) 
锁池中的线程争抢对象锁,但线程1什么时候能抢到就不知道了。

七. 锁池状态 
当前线程想调用对象A的同步方法时,发现对象A的锁被别的线程占有,此时当前线程进入锁池状态。简言之,锁池里面放的都是想争夺对象锁的线程。 
当一个线程1被另外一个线程2唤醒时,1线程进入锁池状态,去争夺对象锁。 
锁池是在同步的环境下才有的概念,一个对象对应一个锁池。

八. 几个方法的比较

  1. Thread.sleep(long millis),一定是当前线程调用此方法,当前线程进入阻塞,但不释放对象锁,millis后线程自动唤醒后进入可运行状态。

  2. Thread.yield(),一定是当前线程调用此方法,当前线程主动放弃获取的cpu时间片,由运行状态变会可运行状态,让OS再次选择线程。作用:让相同优先级的线程轮流执行,但并不保证一定会轮流执行。实际中无法保证yield()达到让步目的,因为让步的线程还有可能被线程调度程序再次选中Thread.yield()不会导致阻塞

  3. t.join()/t.join(long millis),当前线程里调用其它线程1的join方法,当前线程阻塞,由于join的功能在内部是使用wait方法来实现,所以join方法具有释放锁的特点。 直到线程1执行完毕或者millis时间到,当前线程进入可运行状态。

  4. obj.wait(),当前线程调用对象的wait()方法,当前线程释放对象锁,进入等待队列。依靠notify()/notifyAll()唤醒或者wait(long timeout)timeout时间到自动唤醒。 
    obj.notify()唤醒在此对象监视器上等待的单个线程,选择是任意性的。notifyAll()唤醒在此对象监视器上等待的所有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