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tring常量池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下载摇奖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7:41

常用创建String对象的方式:

  • String a=”abc”
    这行代码被执行的时候,JAVA虚拟机首先在字符串池中查找是否已经存在了值为”abc”的这么一个对象,它的判断依据是String类equals(Object obj)方法的返回值。如果有,则不再创建新的对象,直接返回已存在对象的引用;如果没有,则先创建这个对象,然后把它加入到字符串池中,再将它
    的引用返回。
这种方式是String特有的,并且它与new的方式存在很大区别。
  • 使用new调用了String类无参构造方法
        public String() {           //other code ...        }
  • 使用new调用String类有参构造方法
        public String(String original) {           //other code ...        }

创建了几个String对象?

  1. String str="abc";
    `创建了一个对象
  2. String a="abc"; String b="abc";
    `创建了一个对象
  3. String a="ab"+"cd";
    `创建了一个对象.
    由于常量的值在编译的时候就被确定了。在这里,”ab”和”cd”都是常量,因此变量a的值在编译时就可以确定。
    这行代码编译后的效果等同于:
    String a=”abcd”;
    因此这里只创建了一个对象”abcd”,并且它被保存在字符串池里了。
  4. String str=new String("abc");
    `创建了两个对象。
我们可以把上面这行代码分成String str、="abc"new String()四部分来看待。String str只是定义了一个名为str的String类型的变量,因此它并没有创建对象;=是对变量str进行初始化,将某个对象的引用(或者叫句柄)赋值给它,显然也没有创建对象;现在只剩下new String("abc")了。那么,new String("abc")为什么又能被看成"abc"new String()呢?我们来看一下被我们调用String的构造器:public String(String original) {//other code ...}大家都知道,我们常用的创建一个类的实例(对象)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 使用new创建对象。2. 调用Class类的newInstance方法,利用反射机制创建对象。我们正是使用new调用了String类的上面那个构造器方法创建了一个对象,并将它的引用赋值给了str变量。同时我们注意到,被调用的构造器方法接受的参数也是一个String对象,这个对象正是"abc"

String常量池

下面我们就用“==”来做几个测试。

  • 常量加常量
public class String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a1="abc";        String b1="a"+"bc";        System.out.println(a1==b1);        System.out.println(a1.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b1.hashCode());    }}

输出:

true9635496354

在上面的例子中,”a”和”bc”;都是常量,值是固定的,因此s的值也是固定的,它在类被编译时就已经确定了。而且从哈希code就可以知道,两个String变量只想同一个地址。

  • 对象加对象
public class StringTest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a1 = "abc";        String str1 = "a";        String str2 = "bc";        String b2 = str1 + str2;        System.out.println(a1 == b2);    }}

结果:

false

Str1和str2是两个变量,变量相加是在运行期并且在相加的时候是通过StingBuider里面的append方法相加的。

  • 对象加常量
public class StringTest0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a1 = "abc";        String str2 = "bc";        String b3 = "a" + str2;        System.out.println(a1 == b3);    }}

结果:

false

同样的,这里涉及到变量,所以还是会找stringbuider中的append方法来做叠加,所以返回一个引用。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intern()方法

public native String intern();

这是一个本地方法。在调用这个方法时,JAVA虚拟机首先检查字符串池中是否已经存在与该对象值相等对象存在,如果有则返回字符串池中对象的引用;如果没有,则先在字符串池中创建一个相同值的String对象,然后再将它的引用返回。

public class StringTest0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0 = "abc";        String s1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0 == s1);        System.out.println(s0 == s1.intern());    }}

结果:

falsetrue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String对象在JAVA虚拟机(JVM)中的存储,以及字符串池与堆(heap)和栈(stack)的关系。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堆和栈的区别:
• 栈(stack):主要保存基本类型(或者叫内置类型)(char、byte、short、int、long、float、
double、boolean)和对象的引用,数据可以共享,速度仅次于寄存器(register),快于堆。
• 堆(heap):用于存储对象。
我们查看String类的源码就会发现,它有一个value属性,保存着String对象的值,类型是char[],这也正说明了字符串就是字符的序列。
当执行String a=”abc”;时,JAVA虚拟机会在栈中创建三个char型的值’a’、’b’和’c’,然后在堆中创建一个String对象,它的值(value)是刚才在栈中创建的三个char型值组成的数组{‘a’,’b’,’c’},最后这个新创建的String对象会被添加到字符串池中。如果我们接着执行String b=new String(“abc”);代码,由于”abc”已经被创建并保存于字符串池中,因此JAVA虚拟机只会在堆中新创建一个String对象,但是它的值(value)是共享前一行代码执行时在栈中创建的三个char型值值’a’、’b’和’c’。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