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心得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卖家发货 具体流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9:51

        很高兴今年代表学校参加了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这是我们学校第一次参加该比赛,我们选择了服务外包类。并且我们学校取得了一项一等奖,一项三等奖,还有一个直报平台三等奖。我们组很幸运是十个一等奖之一,并且作为九个优秀作品上台演讲。没错,我们就是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橙优团队,我们的作品是《基于混合交通的最佳出行方案规划系统》,我们的指导老师分别是刘伟老师、梁杨老师。

        我们学校给我们下发参加比赛的时间比较晚,差不多是今年3月份了,我看了一下,赛题早在11月份就已经发布出来了。我们当时已经晚了其他院校四个多月了。我立即和我们班的其他四位同学商量我们是否要参加该比赛,我们思考了几天,向老师表达了我们参加比赛的想法,老师同意我们试一试。我们立即组建了队伍,开始了需求分析,在前期,组内矛盾还是很多的,虽然途牛公司给了看起来很详细的需求,但是当我们进行一项项分析时,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实现起来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其中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国内列车与航班的数据,我们当时向去哪儿、途牛都申请了API的使用,并且发了邮件,然而过去了将近两个礼拜,就像石沉大海般,我们从没得到回复。我们也考虑过从淘宝上去买数据,但是,发现数据并不完整,而且每次更新都要付费,这也让我们放弃了这个想法。同时,我们也从网上查数据,手工录入。当时我们组内,为了数据来源还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最后我们组商量出来,自己学习爬虫,使用爬虫去爬取数据。当时我们对爬虫完全不了解,一切从零开始,讲真的,当时已经快四月份了,五月五号就要交作品,当时我自己都有想要放弃的想法,多亏了我们刘伟老师给我们指点、鼓励,我们熬过了当时最艰难的时刻。我们在爬取数据时,对国内几大出行网站的进行了抓包分析,火车主要分析了12306与去哪儿,我们根据这两个网站都编写了爬虫,最后我们综合相应时间、准确度等一些因素,我们决定在项目中爬取去哪儿的数据。对于航班数据,我们一开始也是准备爬取去哪儿的数据,后来发现去哪儿需要session验证,我们接着分析了途牛、携程、艺龙。最后发现艺龙的最实用。(之后我可能会写几片关于爬取这几个网站的博客,/笑脸)熬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五人的默契也越来越高了,对项目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感觉项目还是可以继续做下去的。

        我在这里还是要简介一下我们在开发过程中的分工,具体名字我就不说了,我就用组员的昵称了,匡匡是和我有项目合作的经历的,我知道他熟悉前端界面的开发,我们组的用户界面基本都是他写的,吉玉的编码功底还是很强的,我很放心的将后台管理系统交给了她,敏是和我一起参加过ACM竞赛的,我知道她算法功底还不错,所以她是和我一起进行路径规划的,素素是一个细心的女孩,所以我让她负责测试、界面改进,辅助我与李敏开发,当然她也有参与编码,百度地图展示那一块,她做了很多。我主要负责对大家的一个任务安排,整个系统的架构、技术选用、推荐模型的设计。整体来说,我们的分工还是比较明确的。主要是我和敏的交叉比较多,我也被她吐槽,说每次我把代码写到一半就丢给她,其实我是想让她也学习一下这类代码如何写(略略略,我就是想偷懒,我是组长,打我咯。/坏笑)。我们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有一个明确的项目分工。

        在五月五号的版本,我们做的很匆忙,因为学校的课程不能耽误,这边项目也没完成,我们全组都熬过几次夜,真的要感谢我的队友们,大家一起熬夜,看凌晨一二三四五六七点的含浦。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指导,告诉我们哪里需要改进,要从用户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我们半夜问老师问题,老师都还没睡觉,帮我们解答问题。

        终于五月五号到了,我们组顺利的交了作品,我们可以放松了一段时间,但是这放松并没有持续多久,我们学校一组收到一封邮件,取得了直报平台三等奖,但是我们组迟迟没有信息,我们活在了提心吊胆中。后来在一次访问官网中,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队名,二等奖,上推国赛。我们稍稍的松了一口气,但是正是名单还没出来,我们还是很担心。正式名单出来时,已经是我们期末复习周了。我们当时一边期末复习,一边改项目,最后我是没有复习好,成绩下降很快,虽然没挂科,但是排名很靠后了。考完期末考试,我们离修改截止就一周, 我们那一周天天待机房,熬了几天夜,视频重做,演示视频重录,把老师建议我们实现的一些功能一个个实现,推荐模型重新设计,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论文文献,最后和老师商量,我们自创了一个基于用户单位时间收入的推荐模型,相信那天去听了我们表演赛的同学都印象深刻。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本来我们是打算跟着老师暑假留校学习android参加另外比赛的,结果长沙发生了洪涝,大家都被迫回家,我们组第二个比赛就这样被洪水冲走了。转眼就8月了,学校终于搞好了消毒,我们陆续返校,开始为决赛答辩准备,这期间我们排练了五六十次,稿子改来改去,老师听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很细心地指出我们的问题,同时每次也会模拟问两到三个问题,从一开始我们被问得哑口无言,到后来老师随意问问题我们都能准确的回答,老师基本上把可能问到的问题都问过我们,我们当时整理的时候差不多有四十多个问题。我们将问题很明确的分到了每位成员,同时我自己将所有问题的回答都背了一遍,保证我们不会出现答不上来的情况。老师也多次邀请院里其他老师来听我们的答辩,院里的老师每次都给了我们很多改进的意见。

       我们是八月二十二号晚上最后一组答辩,答辩时间是8:50-9:10,当时评委老师已经评审了20多组的作品了,已经很累了,我们组当时都挺紧张的,进场后,我们希望能引起评委老师的注意,首先先问候了一下评委老师,并且说,我们希望能给他们一个惊喜,素素的讲解很自然,我是作为项目演示配音,声音还算中气十足吧(其实我已经很紧张了,讲真,四分三十秒的演示视频,我手拿着激光笔抖了两分钟)。评委老师听完我们的讲解,主要问了我们两个类型的问题,推荐模型与数据来源。我们回答的应该还不错,我们看见评委老师的向我们微笑并且点头。答辩完了,我们同样希望评委老师好好休息,答辩过程中,我们的刘伟老师一直在场外守候着。当我们答辩完了,我们把情形讲给了刘伟老师听,老师说,我们组应该没问题了。

        二十三号,我们组放松了一天,去西湖看了看。晚上我们收到了要去上台演示的通知,为了给评委、老师、同学一个好的展现,我们晚上在酒店又排练了两次。二十四号,我们上午进行了作品展示,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我们组都高兴坏了。下午颁奖典礼,这还是一个很紧张的时刻,很遗憾我们学校的另外一组只得了三等奖,其实他们做的并不比我们差,只是答辩时的PPT与视频并不是六月三十号提交的版本,而是五月五号的版本,这让他们对着PPT的封面讲了十分钟,作品演示全靠现场展示,条理就没那么清楚了。他们组挺可惜的。我们组,在二等奖还没公布完之前,还是很紧张的,当二等奖公布完了,我们组都十分兴奋,我们这几个月的付出没有白费。这其中两位老师的指导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做项目、参加比赛一定要注意的几点:

        1、成员要相互信任,合作是项目成功的基石,有摩擦没关系,一定要沟通,组内一定要能让每位组员充分发表意见。

        2、不到最后不要轻言放弃,谁也不知道自己会有多大的潜力,团队合作的力量更大,参加比赛也就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不放弃才会有圆满的结果。

        3、作为组长,一定要承担起项目经理的责任,要对组员擅长点都要准确把握,让每位组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要兼顾每位成员的情绪,如果需要熬夜,一定要考虑大家是否愿意,不能强迫,完全靠自愿。

        4、项目的界面、PPT、视频一定做的好看,这是评委老师了解项目的一个窗口,只有让评委老师有良好的第一印象,才能有后续的工作。

        5、答辩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每天至少要排练三遍,做到稿子与问题的答案能够倒背如流,同时项目经理要将所有问题的答案要背一遍,以防出现组员忘记答案的情况,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将所有的知识关联起来。

        6、有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问老师,老师能从更高的角度帮我们分析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7、答辩时,礼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进门先鞠躬敬礼,再向评委老师问好,最后走的时候也要记得说答辩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指导。同时给个小套路,如果自己答辩讲解时会超时十几秒的样子,先说,我们的讲解完毕,请组员上台,这里可以讲一些话,最后请评委老师提问。因为在说讲解完毕时,就停止了讲解计时,防止超时扣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小伙伴们的努力付出,比赛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多年之后,我们还会想起,一群小伙伴看凌晨一二三四五六七点的含浦,一群小伙伴穿着小黄衣,骑着共享单车在杭州的马路上狂奔等等。我要感谢两位为我们辛勤付出的指导老师,是您们对我们项目进行了很多指导,从文档到技术,从视频到答辩,特别要感谢刘伟老师,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老师,您辛苦了。感谢院里的领导及老师对我们的支持与帮助,感谢学校的领导及老师的支持。感谢组委会给了一个展示我们的平台。我们也用自己证明了我们湖南中医药大学的计算机学子的实力。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阅读全文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