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兴登堡号飞艇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9:58

       今年和琛姐他们组一起参加了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软件服务外包类,我们的项目名字叫“中诊小助手”,主要是研发一款帮助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诊断学课程的APP。指导老师是刘伟老师和肖晓霞老师。
       从去年11月份开始做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做了问卷调查、访问过相关的学生和老师,书写了相应的需求文档。这里要说的是,需求分析非常重要。我们组在做需求分析的时候,不够自信,也是第一次做安卓开发,很多技术都不清楚,觉得很多地方我们做不好,完成不了。现在也才明白老师让我们多看看别人的作品是什么道理,教学类的APP有很多,怎么做出自己的特点来这是值得思考的,另外我觉得功能点一定不能是自己凭空想出来的,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一定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想,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功能。
       之后由于期末考试和寒假耽误了挺长时间的。在放假之前,组员们还都买了书分了任务带回家说要在寒假完成的。不过事实证明,放假在家真的不适合学习,另外经常在讨论组里说话就石沉大海,当时还挺打击我积极性的。
       决定要把作品拿去参加比赛已经是今年4月份了,当时我们除了需求分析,什么都没有,相关技术也没有掌握。在决定参赛前,我跟大家确认了他们的想法。其实我是有点担心的,因为距离交初稿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了。但是看到大家都很明确的想要去争取,就想着去试一下吧。由于一些原因,我们的组员做了一些更换,主力变成了我,刘洋和燕哥。
       一开始的起步非常艰难,因为Android开发刚入门,客户端怎么和服务器端通信,遗传算法,搜索功能的分词都是大难点。当时简单的做了分工,燕哥负责前端,刘洋实现功能,我负责后台服务器。第一周的进度非常的慢,全靠燕哥撑着,后台我把数据库弄好,写了dao层就没有进展了,因为数据传输的部分真的不会,刘洋在查资料。第一周老师检查的时候,谢勇他们组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姜怀琛他们的进度也是比我们组好太多。我当时挺着急的,组员之间也出现了矛盾,觉得挺委屈的。第二周检查的时候,我们刚把数据通信的部分弄清楚,但也只实现了登录注册的功能,比较争气的是燕哥把学生端的界面和框架做出来了。当时没有底气也没有自信,只是想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有一天学弟在讨论组里说老师在他们班上夸我们的作品来着,一开始是开心的,后来却转念一想,应该是在直系班上要夸直系的学长学姐以此来鼓励学弟学妹们的套路。第三周第四周,开始渐渐上手,每天晚上都在101熬夜,我们都笑称白天上课就是休息。虽然困难重重,但也还是会苦中作乐,三个人每天从机房回来的路上一起聊天抱怨,相互帮忙贴膏药自嘲已经步入老年生活。记得5.1劳动节的三天假期,我们三有一回都累了,把燕哥的气垫床撑起来,带来的零食扔在床上,然后边吃东西边聊天说着开心的事情还有对未来的打算。那段日子应该是整个项目周期中最辛苦的时候,通宵熬过几回,不通宵的时候也是经常到两三点,凌晨一二三四五六点的含浦我们都见过了,还好也坚持了下来,在5月5号顺利地交了初稿,这里要夸一下学弟的视频做的好。
       周末休息了一下之后,想着不管怎样都是要做完这个项目的,也并没有放弃,总结了之前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没有实现的功能,开始改项目,因为要返工的地方很多,所以其实这个时候的进度也是比较慢的。有一天晚上水群的时候,老师说楠姐有望去西湖,看雷峰塔,走断桥。天晓得这句话是多大的鼓舞,我还截了个图发朋友圈(捂脸笑),燕哥还问我老师说的是真的么,哈哈哈哈,总之真的很受鼓励呀,大家对项目的完善又更上心了。然后就等到了结果出来了,结果出来真的挺开心的,作为一等奖上推的。组员们也越来越自信了。
       在6月底又对项目进行了完善,PPT从头到尾做了修改,演示视频也重新录制剪辑配音。那几天也是特别累,算了一下,一天要除去吃饭睡觉洗漱的时间,一天要对着电脑15个小时。不过想想也还是没有4月份的时候辛苦。交完最终稿的时候,长沙开始下大雨涨水,学校要求所有学生都回家,那几天过的特别狼狈,后来就大家都回家了。
       8月14日大家开始正式为了决赛答辩做准备,我监督学弟做产品手册、准备问题,刘洋准备讲稿,学妹做同类产品的分析比较、准备问题及回答,燕哥每天加班回家之后还要看技术性的问题。期间演练了很多次,包括自己私底下的演练,在老师、学弟学妹面前演练,在各位领导面前演练。个人觉得这次答辩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一是胆量,二是答辩套路,三是思路。老师给了很多指导,每次答辩都很细心地听我们讲,看我们的产品手册,每次答辩演练我们都会录音,一个原因是想听听自己的演讲如何,另一个原因是每次答辩都有新的东西加进去,老师给的建议记不清的时候可以从录音中重新听一遍。
       在忐忑的心情中,终于迎来了答辩的那天。那天起的很早,吃了早饭和老师一起去杭电,还在杭电一楼的教室又演练了一遍。之后接到志愿者的电话,说要过去了。我们的等待时间不长,很快就轮到我们组了。像往常排练的一样,进场、问好、发产品手册、准备答辩素材。其实在准备答辩素材的时候就已经不对劲了,我们的演示视频没有。之后评委老师问我们怎么还不开始,这个是要算时间的。我跟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说拿手机演示就行。刘洋担心待会演讲的时间不够,决定先演讲。她像往常一样进行着演讲,不过我想我应该永远不会忘记PPT出来的那个瞬间,我懵了,我和燕哥面面相觑。我很想打断刘洋和老师说明情况,但是又担心影响整体效果,一直忍着,我相信刘洋也是硬着头皮在讲吧。到了项目演示环节,我再次跟老师说明了情况,答辩素材不是我们提交的最终版本,是否可以用自己的电脑进行演示,老师再次拒绝了我,我只好拿着手机一个个地给老师演示。讲解完毕之后评委问的问题都很常规,是自己准备过的。出来之后一直喝水,因为喉咙好热,好想哭。学弟一见到老师就大喊“血崩”,跟老师说明了情况。刘洋问老师说能不能去跟组委会说明情况再让我们重新答辩一次,老师去找了组委会的老师,老师和组委会的老师争执地有些激烈,我挺难过挺自责的,因为作品是我提交的,可是我记得我真的检查过好多次了,没有问题的。我们坐在答辩教室旁边的楼梯等了很久,然后老师出来了,说组委会的老师让我们自己去跟评委商量。跟评委老师商量是我一个人去的,志愿者很好,知道了我们的情况让我先进去,我跟评委老师说明了情况,她很高冷地也没看我就拒绝了我。出来后,跟组员和老师说了评委老师的答复,我们就决定先回酒店了。可是下楼的时候,喉咙真的好难受啊,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流,头也没回的跟大家说了句我去厕所,然后就一个人跑去厕所哭了。燕哥给我送了水过来,安慰我没事的,因为不想让大家担心,调整好之后跟大家碰面就回酒店了,在回酒店的路上老师一直安慰我们。
       第二天上午的优秀作品点评,看得很扎心,因为很多作品真的没有我们做的好。下午是颁奖典礼,很忐忑,一遍又一遍的在心里祈祷,不要是三等奖。三等奖出来有四五组的时候我还挺开心的,因为觉得我们的作品不可能在三等奖那么靠后的名次。结果刚想完,我们组的名字就出现在了三等奖上。名单出来的时候还是有点懵的,其实我一点都笑不出来,但是为了拍照的时候不那么丑还是要笑呀。姜怀琛他们组拿了一等奖,为他们开心,虽然我们没有拿到更好的名次,不过他们拿到一等奖也是为老师争了口气。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大家一起拍了照片。因为燕哥还要赶回公司加班,要先走。送走燕哥之后,刘洋问我觉得遗憾吗,她说我上去领奖的时候她和燕哥互相安慰对方,其实明明都哭了,但是还是要装作没事的样子,她说她看着我强颜欢笑心里好难受,她说老师们都那么好,那么关心我们,不为我们自己,为老师,属于我们的一等奖还是一定要在省赛的时候拿回来。像我这种怂包经常哭,可是刘洋哭我第一次看见,她那么坚强又好强的一个人,我觉得特别自责。
       事后肖老师和班主任都很关心我们,问我们结果。我和肖老师说了情况,肖老师总是那么温柔地鼓励我们,让我们不要灰心,并且让我们总结这次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个阶段也有话要对参加比赛的学弟学妹说:
       (1)在提交材料之后,一定要跟组委会确认;
       (2)如果还是没有办法避免弄错材料的情况发生,一定要跟评委说明情况,及时更换答辩材料;
       (3)评委不允许更换的,我们还准备了产品手册,可以请评委看产品手册然后我们对着产品手册讲;
       (4)项目演示的部分,不要把手机交给评委玩,要按照事先准备演示流程把项目的功能特色展示给评委。因为把项目交给评委玩,他也并不清楚你这个功能到底特别在哪里。
       关于比赛的其他经验,谢勇那里总结的比我好,老师在之后也会跟大家讲。我有一点要讲的,就是一定要自信,并且要坚持不要放弃,整个项目的周期是很长的,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就过去了。在平时的学习中,学弟学妹们也要有意地去锻炼自己,课程设计其实就是一个项目,从需求、编码、文档、演讲都是很好地锻炼过程,大家要端正态度来对待。
       总之,这次比赛真的收获挺多的,自己也变得更成熟了。以前看重结果,现在更享受过程。很难忘的经历,这一路走来要谢谢的人有很多。谢谢刘伟老师辛苦的付出,谢谢肖老师的指导和鼓励,谢谢书记的鼓励和帮助,谢谢梁杨老师丁主任的关心,谢谢琛姐匡匡,谢谢谢勇和宇轩,谢谢贴心的学弟学妹,谢谢相互扶持的刘洋和燕哥。愿我们都能去到自己想要的远方!



谢勇的总结:http://blog.csdn.net/qq_35211818/article/details/78009260
姜怀琛的总结:http://blog.csdn.net/qq_34075012/article/details/7795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