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来源:互联网 发布:通联数据待遇怎么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9 22:45

          访问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访问者模式的目的是封装一些施加于某种数据结构元素之上的操作。一旦这些操作需要修改的话,接受这个操作的数据结构则可以保持不变。

   在使用访问者模式时,被访问元素通常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存储在一个集合中,这个集合被称为“对象结构”,访问者通过遍历对象结构实现对其中存储的元素的逐个操作。

       访问者模式的通用类图如下:


可以看出,访问者模式的角色有哪些:

   抽象访问者(Visitor):抽象类或者接口,声明访问者可以访问哪些元素,具体到程序中就是visit方法的参数定义哪些对象是可以被访问的;
   具体访问者(ConcreteVisitor):实现对被访问者(ConcreteElement)的具体访问操作;
   抽象元素(Element):接口或者抽象类,声明接受那一类型的访问者访问,程序上是通过accept 方法中的参数来定义;
   具体元素:(ConcreteElement):实现Accept抽象方法,通过传入的具体访问者参数、调用具体访问者对该对象的访问操作方法实现访问逻辑,通常是visitor.visit(this),基本上都形成了一个套路了;
   结构对象(ObjectStruture):容纳多个不同类、不同接口的容器,比如List、Set、Map 等,被访问者通常为一个集合对象,通过对集合的遍历完成访问者对每一个被访问元素的访问操作;

   考虑一下数据库的访问机制,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表,表空间等数据结构类型,不同的用户对表的访问权限不一致,哪些用户对那些表能够访问,需要表提供访问接口给用户。下面就以访问者模式来实现数据库的这个访问机制。

代码如下:

首先定义抽象访问者接口:User 数据库的用户

package com.pattern.visitor;/** * 访问者角色(Visitor): 为该对象结构中每种具体元素角色声明访问操作接口.  * @author  * */public interface User {   public void visit(TableA table);   public void visit(TableB table);}
定义具体访问者对象:UserA

package com.pattern.visitor;/** * 具体访问者角色A(Concrete Visitor): 实现每个由访问者角色(Visitor)声明的操作. * @author  * */public class UserA implements User {@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TableA table) {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SimpleName()+"访问"+table.getClass().getSimpleName());  }@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TableB table) {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SimpleName()+"访问"+table.getClass().getSimpleName());  }}
定义具体的访问者对象:UserB

package com.pattern.visitor;/** * 具体访问者角色B(Concrete Visitor): 实现每个由访问者角色(Visitor)声明的操作. * @author  * */public class UserB implements User {@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TableA table) {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SimpleName()+"访问"+table.getClass().getSimpleName());  }@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TableB table) {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SimpleName()+"访问"+table.getClass().getSimpleName());  }}
定义抽象元素接口:这里为数据库表 Table

package com.pattern.visitor;/** * 元素角色(Element): 定义一个Accept操作,以一个访问者为参数,以接受访问者访问自己. * @author  * */public interface Table {   public void accept(User visitor);}
定义具体元素类:TABLEA

package com.pattern.visitor;/** * 具体访问者角色A(Concrete Visitor):实现具体访问操作 * @author  * */public class TableA implements T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accept(User user) {        user.visit(this);}}
定义具体元素类:TableB

package com.pattern.visitor;/** * 具体访问者角色B(Concrete Visitor):实现具体访问操作 * @author  * */public class TableB implements T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accept(User user) {       user.visit(this);}}
定义数据库结构对象:DBStructure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import java.util.List;/** * 对象结构角色(Object Structure):枚举元素,提供访问接口 * @author  * */public class DBStructure {   private final List<Table> elements=new ArrayList<Table>();      public void addTableElement(final Table table){//增加元素   elements.add(table);   }   public void removeTableElement(final Table table){//删除元素   elements.remove(table);   }      public void accept(final User uservisitor){//为元素提供访问操作接口   for(final Table table:elements){   table.accept(uservisitor);   }   }}
客户端类:

package com.pattern.visitor;/** * 客户端测试:测试数据库用户访问Table * @author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inal DBStructure s=new DBStructure();//生成数据库结构对象    s.addTableElement(new TableA());//增加访问元素TableA    s.addTableElement(new TableB());//增加访问元素TableB    final UserA ua=new UserA();//用户A    final UserB ub=new UserB();//用户B    s.accept(ua);//数据库对象接受访问者A    s.accept(ub);//数据库对象接受访问者B    }}
结果输出:


访问者模式适用场景:

   业务规则要求遍历多个不同的对象。这本身也是访问者模式出发点,迭代器模式只能访问同类或同接口的数据,(当然了,你使用instanceof 的话,能访问所有的数据,这个不争论),而访问者模式是对迭代器模式的扩充,可以遍历不同的对象,然后执行不同的操作,也就是针对访问的对象不同,执行不同的操作。访问者模式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充当拦截器(Interceptor)角色。

访问者模式优点:

   1、好的扩展性:能够在不修改对象结构中的元素的情况下,为对象结构中的元素添加新的功能。
   2、好的复用性:可以通过访问者来定义整个对象结构通用的功能,从而提高复用程度。
   3、分离无关行为:可以通过访问者来分离无关的行为,把相关的行为封装在一起,构成一个访问者,这样每一个访问者的功能都比较单一。

访问者模式缺点:

   1、对象结构变化很困难:不适用于对象结构中的类经常变化的情况,因为对象结构发生了改变,访问者的接口和访问者的实现都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代价太高。
  2、破坏封装:访问者模式通常需要对象结构开放内部数据给访问者和ObjectStructrue,这破坏了对象的封装性。


源码下载:http://download.csdn.net/download/pelifymeng2/9994744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