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使用技巧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发布宝贝上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9:26
一:选择最有效率的表名顺序

oracle的解析器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处理form字句中的表名,from子句中写在最后的表(基础表)将会最先处理,在from子句中包含多个表的情况下,你必须选择记录最少的表最为基础表。如果有3个以上的表查询,那就需要选择交叉表作为基础表,交叉表是指那个被其他表所引用的表。


二:where子句中的连接顺序

oracle采用从上而下的顺序解析where子句,根据这个原理,表之间的连接必须写在其他where条件之前,那些可以过滤最大数量记录的条件必须写在where子句的末尾。


三:select语句中避免使用*

oracle在解析的过程中,会将*依次转换成所有的列名,这个工作是通过查询数据字典完成的


四:减少访问数据库的次数

oracle在内部执行了许多工作:解析sql语句,估算索引的利用率,绑定变量,读数据块等


五:使用decode函数来减少处理时间

使用decode函数可以避免重复扫描相同记录或重复连接相同的表


六:整合简单、无关联的数据库访问

如果你有几个简单的数据库查询语句,你可以把它们整合到一个查询中(即使它们之间没关系)


七:用where 子句代替having子句


八:用exists代替in,用not exists 代替not in

在许多基于基础表的查询中,为了满足一个条件,往往需要对另一个表进行联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exists通常将提高查询效率。


九:建立索引


十:用exists代替distinct


十一: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计算

where子句中,如果索引列是函数的一部分,优化器将不使用索引而使用全表扫描


十二:>=替代>


十三:用union替换or(适用于索引列)
通常情况下,用union替换where子句中的or将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对索引列使用or将造成全表扫描。如果用作条件的查询没有建立索引,查询效率可能会因为你没有选择or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