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断舍离》山下英子

来源:互联网 发布:阿里云ecs上传文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7:58
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高野山寺



特别的干净的高野山寺,多么希望自己身处的环境也是这样子的。

一,断舍离是不收拾的收拾法
     从关系轴和时间轴看物品
     为了保持好心情而收拾
二,与整理术,收纳术有什么不一样
     筛选物品带来的自我察觉
     夺回被占据的空间和能量
三,从衣柜开始,来一场自我改革吧
     从不穿的衣服着手,去除自已的执念
     筛选物品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关系
四,动手实践,意识也能获得转变
     和物品成为好朋友
     磨砺内在的感应力
五,东西要用才有价值

我们为什么没办法收拾
     无法丢弃的理由
物质过度泛滥的社会
     捡便宜心理和折扣的陷阱
     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
     ……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
---=== the end 目录 ===---

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
二个维度
     1)我与物品的关系
     2)当下的时间轴
就是问自己,物品在当下与自己的关系。
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物品
     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换成需要、合适、舒服。
     购物时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只添置需要的物品
     收拾没用的破烂儿。卖掉、赠送物品。缩小喜好的范围。
     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心情愉悦。

人类的最大罪是不快活
:“这些东西到底值得我花那么多工夫,时间,金钱和劳力去收拾吗?”
     这样想后就舍得扔东西了。
:”他都能用那样的东西,穿那样的衣服,那随便拿个东西当礼物送他就行了。“
:“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了。”
通过使用的东西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把家里到处堆满破烂儿的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逃避现实型
     因为事多,不爱收拾,又因为家乱,不爱在家待着,所以就逃避了。
执着过去型
     不用的东西也要收拾着,如奖杯之类的。
担忧未来型
     过分地囤积纸巾等日用品。
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
家里全是买了又不用的东西。因为“可是总有一天……”这样的借口,把它们全都留下来了。
现在区(使用中的物品)
  • 日常使用
  • 非日常使用
过去与未来区(不使用的物品)
  • 总有一天会扔的
  • 好可惜啊。
  • 总有一天能用得着的。
  • 处理它们太麻烦了。
  • 虽然用不着,可是也不想扔。
  • 停滞运、腐朽运的根基
不只遵守与别人的约定,也遵守与自己的约定,收拾自己的空间吧。
     存信用资金吧
思考法则
     能用的东西和我用的东西
     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不要认为“可惜”是不用扔东西的赦免令,而是对物品的爱惜之情。
厨房里的三分法
  • 食材
    • 冷冻室
    • 蔬菜保鲜格
    • 冷藏室
  • 烹调器具
    • 电器
    • 水槽周边器具
    • 炉子周边器具
  • 餐具
    • 盘子
    • 容器
    • 杯子
不同分类不要混放。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七成。
空出来的三成是物品出入通道。
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