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ag,ToDo/Doing),在路上的思考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代理可信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5:54

将要做的和正在做的放到这里来,标记下:

十年一顾, iOS 与 Android 这样改变了我们- http://blog.csdn.net/csdnnews/article/details/78217466
  进行图像、视频相关应用的开发,不仅仅关注普通应用层的开发技能,对图像视频领域的内容也有了更多的关注。最近从零学习移动端的 OpenGL ES 相关知识,基于相机模块的动效、滤镜有了更多的理解。同时,也在关心并学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相关的知识
  有自己遇到瓶颈后调整心态,适应团队的需要,不再只关注自己的成长,多了对产品、团队的正向积极思考。
  从高效率解决问题的程序员思维,转变为创造性满足需求的开发者思维;从一个只对技术感兴趣的极客,转变为探索世界发展规律的思考者。重新思考信息社会的基本生产关系,试图从深层次理解“付费”、“盗版”和“共享”交织下信息时代的价值根基。技术上,关注和研究去中心化和社会工程学在互联网环境的实践。除了掌握人机沟通的计算机语言之外,建议选修经济学和心理学。前者让你理解驱动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后者让你通晓左右这个世界的复杂人心,掌握它们,你就拥有了守护麻瓜世界的魔法。
  其实深度和广度从来都不是互斥的,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是:精通 1-2 个领域,其他领域都懂一点。但在优先级上,深度比广度更重要,深度决定专业程度,而广度决定着你的技术视野。大家做技术,当深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加深广度了。或者说你觉着自己广度还行,那可能就需要补补深度了。
  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深造现有技术,同时也不断地去了解前沿技术。尽管编程语言可能会慢慢不流行,现有技术未来可能也会过时,但不论世界怎么改变,不变的是编程思想,保值的是技术思维。
  在 Android 技术边界上补充自己,比如 Groovy、Python、Java 语言实现原理等。而关注比较多的,还有 AR 应用开发相关的技术,比如 OpenGL、Unity 等等,因为我相信基于 AR 图像处理技术未来将会越来越普遍。除了技术之外,还在考虑在其他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演讲能力、沟通及管理能力等,作为一个程序员这也是必须要趟的坑。在我看来 BAT 对各个评级的要求是非常具有参考性的,也就是在哪个阶段我们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能力。比如,阿里 P7 就要求在某个领域要有专家级水平、五年工作经验及跨团队的协作能力,P8 就要求管理过 20 人以上的团队,及引领行业发展的技术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在一个领域有专家级水平和跨团队的管理经验是不可能到 P8 评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