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学习12——Redis持久化

来源:互联网 发布:知乎日报吐槽合集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9:52

  • Redis学习12Redis持久化
    • 一概述
    • 二RDB
      • 1 优势
      • 2 劣势
      • 3 配置说明
    • 三AOF
      • 1 优势
      • 2 劣势
      • 3 配置AOF

Redis学习12——Redis持久化

一、概述

Redis的高性能是由于其将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了内存中,为了使Redis在重启之后仍能保证数据
不丢失,需要将数据从内存中同步到硬盘中,这一过程就是持久化。

Redis支持两种方式的持久化,一种是RDB方式,一种是AOF方式。可以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或
将二者结合使用。

1.RDB持久化(默认支持,无需配罝)

该机制是指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

2.AOF持久化

该机制将以日志的形式记录服务器所处理的每一个写操作,在Redis服务器启动之初会读取该文
件来重新构建数据库,以保证启动后数据库屮的数据是完整的。

3、 无持久化

我们可以通过配置的方式禁用Redis服务器的持久化功能,这样我们就可以将Redis视为一个功
能加强版的memcached 了。

4、 redis可以同时使用RDB和AOF


二、RDB

2.1 优势

1.一旦采用该方式,那么你的整个Redis数据库将只包含一个文件,这对于文件备份而言是非常完
美的。比如,你可能打算每个小时归档一次最近24小时的数据,同时还要每天归档一次最近30
天的数据。通过这样的备份策略,一旦系统出现灾难性故陣,我们可以非常容易的进行恢复。

2.对于灾难恢复而言,RDB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我们可以非常轻松的将一个单独的文件压缩后
再转移到其它存储介质上

3.性能最大化。对于Redis的服务进程而言,在开始持久化时,它唯一需要做的只是fork (分叉)
出子进程,之后再由子进程完成这些持久化的工作,这样就可以极大的避免服务进程执行IO操
作了。

4、 相比于AOF机制,如果数据集很大,RDB的启动效率会更高。

2.2 劣势

1.如果你想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即域大限度的避免数据丢失,那么RDB将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为系统一旦在定时持久化之前出现宕机现象,此前没有来得及写入磁盘的数据都将丢失。

2.由于RDB是通过fork 子进程来协助完成数椐持久化工作的,因此,如果当数据集较大时,可能
会导致整个服务器停止服务几百毫秒,其至是1秒钟

2.3 配置说明

查看 redis.conf

 216 #   save "" 217  218 save 900 1 219 save 300 10 220 save 60 10000

save 900 1 #每900秒(15分钟)至少有1个key发生变化,则dump内存快照。

save 300 10 #每300秒(S分钟)至少有10个key发生变化,则dump内存快照

save 60 10000 #每60秒(1分钟)至少有10000个key发生变化,则dump内存快照


保存位置和名称如下

 252 # The filename where to dump the DB 253 dbfilename dump.rdb 254  255 # The working directory. 256 # 257 # The DB will be written inside this directory, with the filename specified 258 # above using the 'dbfilename' configuration directive. 259 # 260 # The Append Only File will also be created inside this directory. 261 # 262 # Note that you must specify a directory here, not a file name. 263 dir ./

保存的名称是:dump.rdb

位置是:redis.conf 同级目录下


三、AOF

3.1 优势

1.该机制可以带来更髙的数据安全性,即数据持久性。Redis中提供了3中同步策略,即**每秒同步、
每修改同步和不同步**。事实上,每秒同步也是异步完成的,其效率也是非常高的,所差的是一
旦系统出现宕机现象,那么这一秒钟之内修改的数据将会丢失。而每修改同步,我们可以将其
视为同步持久化,即每次发生的数据变化都会被立即记录到磁盘中。可以预见,这种方式在效
率上是最低的。

2.由于该机制对日志文件的写入操作采用的是append模式,因此在写入过程中即使出现宕机现象,
也不会破坏日志文件中己经存在的内容。然而如果我们本次操作只是写入了一半数据就出现,
系统崩溃问题,不用担心,在Redis下一次启动之前,我们可以通过redis-check-aof 工具来帮助
我们解决数据一致性的问题。

3.如果日志过大,Redis可以自动启用rewrite机制。即Redis以append模式不断的将修改数据写
入到老的磁盘文件中,同时Redis还会创建一个新的文件用于记录此期间有哪些修改命令被执行。
因此在进行rewrite切换时可以更好的保证数据安全性。

4、 AOF包含一个格式清晰、易于理解的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有的修改操作。事实上,我们也可以通
过该文件完成数据的重建。

3.2 劣势

1.对于相同数量的数据集而言,AOF文件通常要大于RDB文件

2、 根据同步策略的不同,AOF在运行效率上往往会慢于RDB。总之,每秒同步策略的效率是比较高
的,同步禁用策略的效率和RDB—样高效。

3.3 配置AOF

redis.conf

 670 # Please check http://redis.io/topics/persistence for more information. 671  672 appendonly no 673  674 # The name of the append only file (default: "appendonly.aof") 675  676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701 # appendfsync always 702 appendfsync everysec 703 # appendfsync no

always #每次有数据修改发生时都会写入AOF文件

everysec #每秒钟同步一次,该策略为AOF的缺省策略

no #从不同步。高效但是数据不会被持久化

重写AOF:若不满足重写条件时,可以手动重写,命令:bgrewriteaof


redis配置文件详解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