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用户管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朴宰范 私生活问题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23:08

一、用户理解

  用户就是系统使用者的身份,在系统中用户存储为若干串字符和若干个系统配置文件。用户的常用配置文件有:

  /etc/passwd :用户配置信息文件

  

  用cat查看,内容为当前系统中所有用户的配置信息。

  配置信息以冒号分隔开,依次为:用户:密码:uidgid:说明:家目录:用户使用的shell

  /etc/shadow :用户认证信息

   

  用户认证信息以冒号分隔开,依次为:用户:密码:最后一次密码修改该时间:最短有效期:最长有效期:警告期:非活跃期:帐号到期日

  /etc/group :组信息

    

   组信息以冒号分隔,依次为:组名称:组密码:组id:附加组成员

 /etc/gshadow:组认证信息;/home/username:用户家目录;/etc/skel/.*:用户骨架文件

二、用户管理

  1、用户的建立

       在Linux系统中只有超级用户才有权限建立新用户,新用户的建立用useradd实现。

       (1)useradd -u 用户名:指定新建用户的uid

                

            新建用户westos并指定其uid为21,如图所示。

      (2)useradd -g 用户名:指定用户初始组信息,这个组必须存在

               

             新建用户westos并指定其初始组为1001,如图所示

      (3)useradd -G 用户名:指定用户附加组,这个组必须存在

               

             新建用户westos并指定其附加组为1003,如图,该用户属于1003组中。

     (4)useradd -c “内容” 用户名:指定用户说明

              

     (5)useradd -d 目录名 用户名:指定用户家目录

              

     (6)useradd -s 目录名 用户名:指定用户所使用的shell,可在/etc/shells中查看各种shell名称。

               

    注意:useradd建立用户时,只能对用户进行一次操作,不可进行二次操作即不能对已建立的用户更改信息。

                 

        如图,对westos用户进行第二次useradd操作时,系统会提示该用户已存在,无法执行命令。若想同时指定新建用户多种信息,可用一次useradd实现,如useradd -u 888 -g 1001 westos

             

  2、用户的删除

        userdel -r 用户名:-r表示删除用户信息及用户的系统配置。

           

  3、组的建立

       groupadd -g :建立组

         

      groupdel 组名:删除组

         

  以上实验的监控命令为:watch -n 1 'tail -n 3 /etc/passwd /etc/group;echo====;ls -l /home/'

 4、用户id信息查看

      (1)id -u 用户名:查看用户uid

               

      (2)id -g 用户名:查看用户初始组id

              

     (3)id -G 用户名:用户所有所在组id 

     (4)id -n(u,g,G) 用户名:显示用户uid或gid或所在组id的名称而不是数字

               

                  

                  注意:-n不可以单独使用!!!!

             

     (5)id -a 用户名:显示所有用户id所有信息

             

  5、用户信息更改

      (1)usermod -l  :更改用户名称

           

           

      (2)usermod -u :修改用户uid

      (3)usermod -g :修改用户gid

             

      (4)usermod -G :修改用户附加组id

              

      (5)usermod -aG :添加附加组

             

   (6)usermod -c :更改说明

            

  (7)usermod -d :更改家目录指定

            

  (8)usermod -md :更改家目录指定及家目录名称

            

   (9)usermod -s :更改shell

            

  (10)usermod -L :冻结账户

           

   (11)usermod -U :解锁

           

     注意:usermod -U 比 passwd -l 的等级低,若用户用psswd -l 锁定,需用两次usermod -U 才能解开

         

         

三、用户权利下放

   在系统中有些操作只有超级用户才有权限,而超级用户可以将这些权限下放给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得到权限后也能进行操作。

    1、下放权利配置文件:/etc/sudoers

    2、下放权利方法:*)超级用户执行visudo进入编辑/etc/sudoers模式

                                      *)格式:
                                                     获得权限用户   主机名称=(获得到的用户身份)  命令
                                                                 test    desktop0.example.com=(root) /usr/sbin/useradd
                                      test
用户能在desktop0.example.com以超级用户身份执行/usr/sbin/useradd

                                        

    3、执行下放权利:sudo 命令       ##第一次执行时需要输入命令

                                         

           

        在/etc/sudoers中如果设置如下:
          test    localhost=(root)     NOPASSWD
/usr/sbin/useradd 表示用户调用sudo命令的时候不需要自己密码

                    

四、用户认证信息的控制

       (1)chage -d :用户密码组下一次修改的时间

                  

        (2)chage -m :密码最短有效期(若不为0,则需在设定天数过后才能修改密码)

                  

      (3)chage -M :最长有效期

                 

      (4)chage -W :警告期

                 

     (5)chage -I :用户非活跃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