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的灯还亮着吗?》二次有感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8动态壁纸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7:37

系统化思维导论书籍 下载
http://download.csdn.net/download/dgutliangxuan/10021627
书的精华就在他的标题…….
怎么去寻找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1】首先要确定问题从哪儿来?

【2】然后确定是谁的问题?

【3】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

【4】在特定的层面上理解问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旦你用文字来表述一个问题,请仔细推敲这些文字以使这种表述在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是一个意思。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如果某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本人却并不会遇到这一问题时,那么你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也感受到这一问题
*1问题是什么*****2这次的问题是什么****3问题到底是什么
1. 无尽的链条
2. 忽视不协调之处
3. 找到问题所属的层面
4. 注意你所表达的含义
4问题该由谁解决****5问题来自哪里****6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这里写图片描述
解决问题:
1先给要解决的问题下定义
*对于一个准问题解决者来说,他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为别人解决他们
的问题;而开始其工作的最好办法是从内心深处把齿轮从单数变成复数
(即:从一开始考虑问题就想得比较全面,译者注),从而把自己由一
个问题的解决者转变为一个问题们的解决者,或者您要是觉得拗口的
话,我们可以称之为多问题的解决者*
您的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问题其实就是你期望的东西和你体验的东西之间的差别
由这一深刻见解(至少对于一个信差来说,这是深刻的)武装起来
的彼得回到雷龙塔问题上来。他的推理是这样的:我们 期望的,是很短
的时间就能等来电梯;而我们体验到的,是太漫长的等待。
从这个角度看,要想解决问题,要么改变期望,要么改变体验。
改变体验,可以缩短实际的等待时间,或者使时间 显得变短了。当彼得
考虑实施办法的时候,碰巧他在一本教人解决问题的书里读到了一个类
似的问题:某个公司总有员工们在下班后跑下楼梯的时候摔伤,其解决
办法是在每个转弯平台上装一面镜子。因为虚荣的本性,员工们减慢了
奔跑的速度,以便检查一下衣着打扮,作一点小小的调整
1不要把他们的解决方法误认为是问题的定义
2**如果你太轻易地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他们永远都不会相信你真的解决了他们的问题
———不要把问题的解决方法误认为是问题的定义―― 特别是在你使用自己的解决方法时他想,换句话说,关于真正解决问题课程的看法应该是:
你永远都不能肯定你已经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义,即使在问题已经解决之后。
、不要过早地下结论,但是也不要忽略你的第一印象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工作组里的很多成员都努力设计和制造这样一个工具,但是他们中
的大多数一筹莫展,因为他们先入为主的认为打印是在纸张上做标记的
唯一方法。因为他们是富有经验的打印机设计师,这个观念对于他们来
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丹在打印方面并没有那么有经验,所以他想出了一
个惊人但是有效的新方法。他最终的解决方法是下面显示的铝条,上面
嵌着小针,可以很精确地在指定的点上扎出小洞来
每种解决方法都会带来新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使问题变得不那么棘手,其实只是把问题放在“别人
家的后院儿里”。这种技巧叫做转嫁问题,这种方法通常可以非常有效
地解决问题,当你有意识地这么做并做得很细心谨慎的时候。但是新的
问题常常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
问题最难以处理的部分恰恰是去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如果在你对问题的理解中,你想不出至少 3 3 3 3 样可出错的东西,那么你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个问题。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你的灯亮着吗》是著名思想家温伯格(其著作还有系统思维导论,程序员开发心理学)的一本定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书籍。全书分六篇由20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组成,讲述层次仍然遵循定义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故事中穿插了诸多的最佳实践和案例供大家参考。
读一本书就能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该书也不是按部就班的教你如何解决问题,更多的我觉得应该是大家通过阅读该书有所思,有所悟,最终形成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1.问题的定义
问题是你期望和和你体验间的差别,要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候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问题,问题从哪里来是谁的问题等内容。在工作和生活中常犯的毛病是扭曲问题定义,自己人为的去解释和翻译问题从而导致把问题的解决方法做为问题的定义。 从而导致后续一连串的错误。
2.分析和思考问题
分析和思考问题是对问题定义的进一步细化,注意搞清楚问题的来源,是谁的问题,导致问题的真正根源是什么,原来是否遇到过类似问题等内容。分析和思考问题是否全面直接影响到后续问题的解决。本书给出的几个重要Tips是:
A.如果你找不出三处可能出错的地方,说明你没有真正理解问题
B.不要轻易给问题下结论,也不要忽略你的第一印象
3.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最后一步,建立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问题有多条途径,如果通过各种约束条件选择最佳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问题解决后要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库。
A.当别人能够解决问题时候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B.如果某人能够解决该问题当他自己却不会遇到该问题时候,首要的是让他感受到该问题
C.试试换过来指责你自己-即使只有一秒钟
D.一个小小的提醒往往别复杂的解决问题方法更有效(你的灯亮着吗)
E.任何解决问题方法都不可避免有副作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下面装载一篇文章:
小满当上项目经理后不久,参与了一个大项目。当时市场签下来的时候,公司里面是欢天喜地的。项目做了一年多。到了交付的时候,用户却很不满意,当初说好的东西,好多都变了卦。
用户是上帝,最关键的是如果收不到后面的钱,那就算白干了。公司要求项目组加班加点的修改。搞得大家是怨声载道的。做市场的和做开发的相互指责,然后,大家又一起骂客户刻薄。公司里面弥漫着灰心丧气的气氛。

小满觉得郁闷的很,就跑去跟老鸟聊,看他有什么主意。

老鸟听了小满的一通抱怨,说:“很正常。以前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案例说明,失败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二)

老鸟说:“你们怎么跟客户谈论或确定需求?”

小满想也不想就说:“他们市场先谈单,估计人家需要做什么。然后,我们这边就派一个技术的人过去了解需求,拿一些对方的表格和笔记回来。好像都差不多。”

老鸟说:“然后呢?”

小满说:“我们做好一个需求文档,罗列出开发功能要点。附在合同的后面。大体上就是这样。”

老鸟说:“看起来没啥问题。好像还很严密。”

小满说:“你的意思是有问题?”

老鸟没说话,从旁边拿了一张纸,用铅笔在纸上画了两个圆。问小满:“你说,这是啥?”

小满说:“两个圆。”

老鸟摇摇头:“是两个鸡蛋。”

小满觉得老鸟很无聊,不耐烦的说:“好吧,就算两个鸡蛋。”

老鸟摇摇头:“不是,这不是鸡蛋。这是两个乒乓球。”

小满不知老鸟在暗示什么。他在听。

老鸟说:“我看到的东西,和你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但是,在纸上,画的是同样的两个圈。”

小满说:“哦。”

老鸟说:“你们去询问需求,然后做了一个文档。你们头脑里的东西,跟客户要的东西,其实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家都认为这样白纸黑字,基本上是一样的。这里面其实有差异。这种差异,有时影响不大,但有时,是致命的。毕竟文档,不是最终的实物。”

老鸟说:“客户永远认为,他是把需求给你讲清楚了的。如果你做不到,不是他的责任。而且,你要记住一点,用户只有在见到或使用过实物的时候,他才知道他其实要的是什么东西。”

小满点头:“最后这句话,我严重同意。可是,要按你的说法,那用户和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真正存在沟通一样?哪不成了虚无主义了吗?”

老鸟说:“我说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如果你不了解客户的业务,或者真正熟悉它的行业规则的时候。你需要更严谨的方式来询问和确定需求。否则,那些落在纸上的文字和文字之间,埋藏着数也数不完的陷阱。”

小满说:“那你们一般怎么做?”

老鸟说:“开始一样,还是会有一个初步的文档。但是在合同签下来后,会有一个相对时间较长的需求的再确认过程,我们会和客户一起来走一个流程。然后,我们会把大家商业的结果,转换成最终的设计,用PPT把它的操作界面和业务流程都模拟出来,让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正式开工以前,给客户汇报。到此为止,我们并不做任何真正的编码工作。”

小满说:“这样做,还是很花时间,效果如何呢?”

老鸟说:“相对于搞错了需求,重新开发,这是最合算的了。很多人都不愿意这样做,最后,项目没完,人都跑光了。这种事情,也是不少啊。”

小满说:“这样看来,我们的需求是比较简单了。如果遇到理解偏差,就会出大问题。”

老鸟说:“需求阶段过于匆忙,也会出问题。比如说,客户忙,随便给你找一个表格,就跟你说,我要的就是这个。或者有些用户就直接告诉你,他要怎样怎样。”

小满疑惑了:“客户不都是这样吗?有何问题呢?”

老鸟说:“客户没有问题。而是去问的人要格外的小心了。他要注意一下客户的立场:客户关注自己要的结果,但是每个人关注的东西不同。比如说领导不关心过程,关注结果;实际做事的人希望不要给他们增加过多的工作任务,越傻瓜越省事越好;部门级的人关心新系统是否剥夺了他们的权力,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一般会给你找各种理由搪塞;而系统管理员,关心技术和安全。总之,每个人都各怀心事。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还有一些人,他就象一个设计者一样,跟你说,让你跟着他的思路走。其实,都需要仔细记录,认真掂量。”

小满说:“如何掂量?”

老鸟说:“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他们的问题来自于哪些方面?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是谁的问题?哪些问题是可以简单的,哪些是比较复杂的。”

老鸟说:“我遇到很多次了,很多人去做需求,以为拿着本子记下来就好了。其实,很多时候,都没那么简单。觉得简单,是因为很多人认为从技术上设计这类的软件,简直是小菜一碟。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很多问题是不可能光靠软件就能解决的。”

“有一次,有位客户气急败坏的来找我,他说他要设计一套软件,加强管理。我问他起因。他说他下面店的经理,因为山高皇帝远,经常想方设法隐藏收入。我说:这种管理的软件多的很,不需要单独开发。你需要的不是一套软件,而是一套相应的监督机制。”

“结果,他就是坚持要做,他觉得要把所有的店控制起来。他不想买现成的。现成的有些特别的功能满足不了。”

小满插了一句:“客户都希望自己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

老鸟说:“你猜后来的结果如何?我们简单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设计,报了一个天价。他自己再没吭气了。”

小满说:“你们损失了一个客户,不觉得可惜吗?”

老鸟说:“我们经过了仔细的询问和调查。一是他的需求很奇怪,贪大贪全。而且要求的时间比较紧。但是他的价格,我们做不出来。”

小满说:“他为何不找其他的帮他做呢?”

老鸟说:“太大的公司,人家没空做你这些。太小的,他又不放心,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我们最后打算放弃的真正原因。”

“他找我们做软件,解决下属公司的问题,并不是他真正的需求。我们有一次讨论的时候,他说高兴了,自己说漏嘴了。他说他正在跟香港某公司谈融资的问题,对方对管理要求很高。”

“当时,我就想:哦,这是一锤子的买卖。如果要做的话,我们要不吃亏才好。所以,我们就说了一个价格,把他吓跑了。”

小满笑了。

老鸟说:“你看,我们白谈了20多天。结果就这样完了。所以,尊重客户,也要尊重自己。不要把客户当傻瓜,也不要让自己做傻瓜。”

小满说:“你从哪儿学到这一套的?”

老鸟说:“告诉你,所以的秘密都在这里”

他递过来一本书。书名叫《你的灯亮着吗?》。

老鸟说:“这是要学习思考问题的人的必读书,也是项目经理的必读书之一。”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三)

小满向老鸟借书。老鸟坚决不肯。小满知道老鸟其他都很慷慨,除了书以外。他自己买了一本,并作了一些摘要。

小满是这样写的:

怎么去寻找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1】首先要确定问题从哪儿来?

【2】然后确定是谁的问题?

【3】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

【4】在特定的层面上理解问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5】有时,人们真的需要去解决他们所认为的问题吗?

小满还写下了自己对专业的理解:

什么是真正的专业呢?过去,我一直以为有了专业技术,就算专业了。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有技术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把专业当一个万用的榔头,看见什么问题,都想用榔头把它敲下去。但是,很多问题,不是光用榔头就能解决的。

所以,并不是一开始就把榔头亮出来,而是多问自己几个相关的问题。有时,思考比榔头好用的多。多样化的思考,会让你以简洁有效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而不是迷失在快速搞定事情的方向上。

指责客户是没用的。但是,你可以思考,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用内心的灯去照亮前进中的道路。

喷嚏网:原创 www.dapenti.com

阅读全文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