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思考(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卖家的申诉心情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1:23
  1. 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2. 我们的思维误区中有一个盲点——“一厢情愿”,这个东西再加上源自无知、恐惧、懒惰的“迷信权威”,就几乎必然会出现漠视常识、遗忘常识的结果。

  3. 权威不是用来迷信的,权威在更多时候本应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辅助工具,而且我们在某些方面需要权威的同时,自己也会尽量成为某个方面的权威,这是社会大分工的基本意义。

  4. 导致人们犯下这些逻辑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5. 哪怕是哪些今天已经被证明为错误的东西,在人类的求知过程中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进步过程从本质上看其实就是不断地“试错”。

  6. 读教科书,要先吧所有概念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的理解。

  7. 所谓“脑子混乱”的人,其主要特点就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作一回事。

  8. 人与人之间不沟通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人们普遍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

  9. 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肯定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灌溉。越是用心的教师,越关注学生的反馈;越是用心的学生,越关注教师对他的反馈的反馈。

  10. 所谓的思维缜密,其实并非常人想象得那么高不可攀,事实上可能恰恰相反——做到并不难。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无非两个——一、习惯性拒绝思考;二,不懂得应该如何思考。而前者往往是由后者长期作用造成。

  11.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者也是大多数人并不自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往往是别人要求他们做的。

  12. 一旦意识到对立论证的存在,应该“哪一个更合理、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而非“哪一个更积极就接受哪一个”,因为后者只是自我欺骗而已。积极的并不总是好的,哪一个极端理想主义者(以及他们的想法、理念)不是积极的呢?

  13. 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首先应该改变自己。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的,你的生活就会快乐的;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是消极的,你的生活就会是忧伤的。

  14. 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

  15. 一方面,我们倾听任何人讲话的时候,都不应该带着防备、质疑的心态,那样可能会让我们遗留重要的信息,因为心态会成为有色眼镜,使得我们只能收到过滤之后的信息。但另一方面,我们最终若是对所获得的全部信息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也同样是危险的、有害的。

  16. 成功背后的东西很难判断,成功者们又会有意无意地美化和包装他们的经验,而这一切,都在于干扰我们的判断。不过,观察失败者却相对容易得多,因为失败者的失败往往是明显的、确定的、失败的真正原因也往往很容易查实(尽管失败者会找各种各样的接口)。

  17. 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

  18. 只有经过自己的仔细分辨,真正成功者的宝贵经验才是无价的。需要额外注意的是,一方面多花心思分辨,另一方面要多花时间真正了解自己,以便能够避开“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可能带来的灾难。

  19. 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培养。

  20. 一个人的强与弱,实际上就相当于他的勇气减去他的恐惧之后的分值——如果是正数,那么他是强的;如果是负数,那么他是弱的。所有人的起点都是负数。但凡是人,都要经过很多的挣扎才能使这个算式的结果变成正数。并且无论是谁、无论这个人有多强,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惧。勇气能等于零,恐惧却永远大于零。

  21. 那些突然放弃讨论,转而“变”的不理性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在那一瞬间让恐惧占了上风,而勇气消耗殆尽。不要以为自己拥有无比的勇气,不要以为自己没有恐惧,总有那么一个时刻,我们的勇气不能抵御我们的恐惧。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理解别人的恐惧呢?

  22. 过去的事情无法更改的,现在的烦恼是无济于事,但是将来的尴尬也许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现在行动没有出错的话。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