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之初始(五)

来源:互联网 发布:斧子演示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8:48

列表

- 列表的格式:使用方括号[]来表示列表,并用逗号分隔,其本质上和java中的字符串数组一样,只不过java最外侧的括号是大括号罢了;

- 列表访问:其访问方法同java的字符串数组访问方式一样,直接使用a[4]格式访问;

- 列表元素修改:直接指定某一个数值,使其赋值给相应位置的元素数据就可以修改某一个元素数据而不影响其他的元素数据,例如:a[6]= ‘hahaha’,即可修改列表当中第七个元素的值(列表坐标是从0开始,而非从1开始);

- 在列表中添加元素:在文件末尾添加元素使用“变量名.append(‘元素内容’)”方法点击元素到变量尾部;在文件的内部添加元素则使用“变量名.insert(要添加的位置坐标,’元素内容’)”方法插入元素到列表中的相应位置;

- 在列表中删除元素:在列表中删除元素有以下的几种方法,各个方法有不同的使用情况:(1)del a[4] —-删除列表中的第五个元素,同时删除后无法再次访问该元素;(2)popValue = a.pop(1) —-删除列表中第二个元素,同时将第二个元素的值赋值给popValue变量;(3)a.remove(‘元素内容’) —-删除列表中第一个与元素内容值相同的元素,如果后续还有相同的元素那么则需要再次使用remove方法移除;

- 对列表进行永久性排序:对列表使用永久性排序也就是说一旦完成排序,原列表将不再会保持之前的顺序,而会使用的是排序好的操作顺序,其调用方法为:a.sort()—-首字母顺序排序;a.sort(reverse = TRUE)—-首字符顺序逆序排序;

- 对列表进行临时性排序:对列表进行临时性排序是为了在列表排序过后不再对于原有列表的顺序产生影响,因为原有的列表顺序可能还是会用的到的,所有需要用到这个方法,其到底是正序还是倒序排列的使用所要传递的参数和永久性排序相同,但是其调用的方法为:a.sorted()—-其结果集为临时性排序的结果;

- 对于列表顺序进行反转:这个反转效果也是永久性的,不过反转和排序无关,不过是倒序使用罢了,调用方法为:a.reverse()—-倒序操作;

- 确定列表长度:这个功能很多时候都会用的到,其调用方法很简单:len(a)—-返回值即为列表的长度;

ps: 注意事项

  1. 索引问题:当使用列表中的元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索引值不要大于或等于列表的最大值,否则会报错,如果想要获得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同时又不知道列表的长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索引值-1,这个值会返回列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但是如果列表中没有元素的话依然会报错;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