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格式化与挂载、手动增加swap空间

来源:互联网 发布:苹果6s蜂窝数据打不开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7:18

一、磁盘格式化与挂载
1、磁盘格式化
格式化命令 : mke2fs, mkfs.ext2, mkfs.ext3, mkfs.ext4

mke2fs常用的选项有:
-b 分区时设定每个数据区块占用空间大小,目前支持1024, 2048 以及4096 bytes每个块。
-i 设定inode的大小
-N 设定inode数量,有时使用默认的inode数不够用,所以要自定设定inode数量。
-c 在格式化前先检测一下磁盘是否有问题,加上这个选项后会非常慢
-L 预设该分区的标签label
-j 建立ext3格式的分区,如果使用mkfs.ext3 就不用加这个选项了
-t 用来指定什么类型的文件系统,可以是ext2, ext3 也可以是 ext4.

这里写图片描述
mke2fs -t ext4 /dev/sdb1(不支持分区为xfs格式) = mkfs.ext4 /dev/sdb1(支持分区为xfs)

ext文件系统默认块大小为4096也就是4k,我们常用的话,就保持默认就行,如要修改,输入命令:mke2fs (-t ext4)-b 2048 /dev/sdb1
这里写图片描述

格式化后还不能查看到这个分区信息的,如果要查看的话,使用命令:blkid /dev/sdb1
这里写图片描述

2、磁盘挂载mount

使用命令 mount /dev/sdb /mnt/ ,将前面我们格式化后的分区挂载到 /mnt/ 目录下,并通过 df -h 可以看到刚刚挂载的分区
这里写图片描述

如果有多个格式化的分区,那么可以使用命令 mount -a 全部挂载即可。

3、卸载命令 : umount
umount后边可以跟挂载点,也可以跟分区名(/dev/sdb1), 但是不可以跟LABEL和UUID
这里写图片描述

二、手动增加swap空间
从装系统时就接触过这个swap了,它类似与windows的虚拟内存,分区的时候一般大小为内存的2倍,如果你的内存超过8G,那么你分16G似乎是没有必要了。分16G足够日常交换了。然而,还会有虚拟内存不够用的情况发生。如果真遇到了,莫非还要重新给磁盘分区?当然不能,那我们就增加一个虚拟的磁盘出来。基本的思路就是:建立swapfile -> 格式化为swap格式 -> 启用该虚拟磁盘

这里写图片描述

命令dd ,if 指定源,基本上除了 /dev/zero 外基本上不会写别的,而/dev/zero 是Linux系统特有的一个文件,它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 0 , of 指定目标文件, bs 定义块的大小, count 定义块的数量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