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音频储存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插件编写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4:18

计算机音频储存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的时代,唱片、磁带等曾是储存声音的主流设备,以唱片的原理为例:

一张盘,表面涂一层石蜡。取一根针,针尖正好接触蜡面,针上顶一张薄膜。让帕瓦罗蒂在不远处冲着这张膜唱《我的太阳》。另有一人在老帕高歌时均速地旋转蜡盘。于是,歌声高低不同,薄膜向下压的幅度也不同,针在蜡上刻的深浅便不同,这样,就将人的声音最终以蜡上划痕的深浅记录下来。将蜡盘固化,在一套反方向的装置上:盘转,顶针上下高底不同地拉动一张膜,那张膜就会有模有样地唱《我的太阳》了。
引自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20291149.html

可见,唱片是用蜡上刮痕的深浅来模拟声波,称为模拟信号,而计算机则是用数字0和1分别表示声音的高和低,称为数字信号模拟信号受制于多种因素,在多次转录下会产生误差,以唱片为例,蜡的质量会影响录下的声音,相比下数字信号具有优越性,多次转录信息也不会丢失。

这里写图片描述

我们知道声音的特点分为音高、响度和音色,计算机储存音频有两个重要概念:

  • 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即是每个一段时间采样原声波波形的一个点,显然采样频率越高描述的波形越准确,但是站在内存容量的角度很难实现。现在最常用的采样频率是44.1kHz,它的意思 是每秒取样44100次,实验验证高于这个频率人耳难以分辨差异,而低于这个频率,声音 信息会有明显的损失。

  • 比特率
    比特率即是将波形的振幅划为若干个等级,现今常用的16比特就是用2^16个等级来表现声音的响度。相关的还有动态范围的概念,指的是最轻与最强声音的对比度,单位为dB,与比特率的关系是1比特对应6dB。

参考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F%B3%E9%A2%91/1197465?fr=aladdin#4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