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2017-总结-上

来源:互联网 发布:欠淘宝贷款4年没有还上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31 19:49

NOIP2017 提高组复赛考试总结

成绩表
45+50+30+20+40+30=215
考时预估
100+100+30+100+70+30=430

总结概要

这次考试是我参加的第二次NOIP了,第一次时就是因为自己实力过弱并且没有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导致第一次失败,但今年考试总体仍非常不理想,虽然已经解决了去年的编码习惯问题,但根据这次考试分数以及考场发挥列出这次考试的如下几个方面:

一、致命的弱点(根据对自己的理想分数与现实分数差距的原因)

1、代码能力太弱
2、数学基础太差
3、思想固执

二、稍微挽救一下的优点

1、总体规划不差
2、部分分能力不差

分项总结

一、致命的弱点

1、代码能力过弱

影响到的题目: Day1T2 Day2T1T2

影响到的分数: 50+80+70=200

详情

这一项是这次考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其中牵扯到的分数有200分,其中:

Day1T2 明显就是一道模拟题,但这种题目我至今未发现有什么情况没有考虑到(或者是我根本就理解错了?)说明我没有仔细读题,进行纸面分类讨论,这也算是我的狂妄

Day2T1 这是今年的签到题,但我最引以为傲的并查集竟然打错了,但更讽刺的是当我写完这道题后发现了这个错误,但只更改了一处错误,而没有更改另一处错误,导致有一种特殊情况会挂,而因为这题是签到题,我一遍过了大样例和一些手工数据后就没考虑各种情况了,也没对拍,但由于这题的多组数据导致这种情况在每一个测试点中有很大的几率出现,最后导致这题能否拿分都是个问题,总之归咎于我的代码实现过程有问题,静态查错能力也急需提高

Day2T2 这题其实难度并不是很高,看出来贪心过不了之后一看数据范围就发现正解绝对是状压Dp,而且我也在半小时内打出了代码,但调试的时间太长,到最后仍没发现我在预处理状态时的预处理方法是错的,最后保险地交了一个拼接程序,但实践表明我的状压部分并没有分

总结

这个弱点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因为我做出来的每一道题都用程序验证了,但细想发现我平时的程序若是调了很久没调出来就会拿标程对拍,完全没有锻炼应对考试调试的能力,应该在以后的学习中尽量模拟比赛时间环境,锻炼调试能力以及静态差错能力

2、数学基础太差

影响到的题目: Day1T1

影响到的分数: 55

详情

这次的Day1T1 听说是小学奥数题,可能我是因为根据算法方法而非数学方法进行推导导致未推出正解,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我的数学基础太差,没有对数学方法的敏感性,导致考时没有推导出公式

总结

这一项能力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提升,必须在平时多多积累,多多训练对数学的敏感性,大量摄取智力题

3、思想固执

影响到的题目: Day1T1 Day2T1

影响到的分数: 55+80=135

详情

这次两天的T1都不是很难,但需要细心,我的NOIP预估难度是比2016要低的,所以对第一题的预估在玩具谜题 之类的难度,所以抱着必A的决心去做这两题,导致两题的难度预估与现实不符,也就没有进行大量的检查了

总结

以后在考完试前不能对任何题目进行难度预判,要在考试时当场评判难度,且不能抱有任何“绝对”的想法

二、稍微挽救一下的优点

1、总体规划不差

详情

这两天的考试前都预先留出半个小时为整场考试布局,留出半个小时作为检查,并对每道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最后每道题该拿的分还是稳稳得拿到了,两天六道题没有爆零的题,预先打好部分分

总结

这次考试的失误并没有出现在总体规划上,说明平时考试时对总体规划的训练十分有效,应当继续

2、部分分能力不差

详情

两天考试六道题没有一道满分,但也没有一道爆零,不管是使用随机数、骗分还是拼接程序,都稳稳地拿好了部分分

总结

拿好部分分是不考挂的前提,所以要重视部分分的得取

试题总结

Day1

T1 小凯的疑惑

考时想法

这题看数据范围就知道是数论的题目,但无法推出正解,于是完整地打了个暴力

考后总结

当时没有想到使用暴力找规律,主要是因为自己在一开始就没推出式子并且想着NOIP的式子一般不会简单到可以找规律得出,所以并没有找规律的想法,但这题在考场上正推出正解的人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找规律再反推的,自己愚蠢的固执想法必须改变

T2 时间复杂度

考时想法

这题一看就是一个大模拟题,而且细节多且杂,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打了个模拟

考后总结

自己的代码能力还是太弱了,并且不能考虑到所有的情况

T3 逛公园

考时想法

这题明显是k短路的升级版,于是本着T3做不出的观念打了一个k短路+0环建图tarjan判环

考后总结

想了想,这题是我这六题中最满意的一道,当时我打k短路打了一个下午,我在考试中加上tarjan,建了三幅图,一遍tarjan,一遍dfs,一遍spfa+slf,一遍A*,竟然总共只用了50分钟,并且一遍通过了,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Day2

T1 奶酪

考时想法

这题一看就是并查集

考后总结

这是我六题中最懊恼的一道题,也是最水的一道题,但我打了这么久的并查集竟然打挂了,欲哭无泪

T2 宝藏

考时想法

贪心过不了,数据范围简直就是在诱拐我们去用状压,打了个状压,最后发现有一点点小bug

考后总结

后来发现只要加上一个状态预处理即可,欲哭无泪×2

T3 列队

考时想法

直接上暴力,留下时间给T2

考后总结

正解splay,这题放弃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