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oid function 的数学原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诈骗被骗几万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8:48

Sigmoid function详解

本文阅读对象为有一定machine learing基础,并且在模型的数学含义层面有意愿探索的同学。

什么是Sigmoid function

一提起Sigmoid function可能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Logistic Regression。我们把一个sample扔进sigmoid中,就可以输出一个probability,也就是是这个sample属于第一类或第二类的概率。

还有像神经网络也有用到sigmoid,不过在那里叫activation function。

Sigmoid function长下面这个样子:

σ(z)=11+ez

其实这个function我们只知道怎么用它,但是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以及底层的含义是什么。我在ATA中搜了一下并没有人解释这个问题,知乎有人解答不过都是照着教材抄一抄捞几个赞,那么我详细的解释一下,争取不要让算法工程师沦为调参工程师…

首先假设我们有两个class:class1和class2,并且给出一个sample x,我们的目标是求x属于C1的概率是多少。

这个概率我们可以通过Naive Bayes很轻松的得出,也就是:
公式1:

P(C1|x)=P(x|C1)P(C1)P(x)

其中
公式2:

P(x)=P(x|C1)P(C1)+P(x|C2)P(C2)

这个公式是高中难度的,不过也解释一下:x出现的概率等于,class1出现的概率乘以class1中出现x的概率 加上 class2出现的概率乘以class2中出现x的概率。

那么就可以把公式2带入公式1的分母中:
公式3:

P(C1|x)=P(x|C1)P(C1)P(x|C1)P(C1)+P(x|C2)P(C2)

下面我们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分子就变成了:
公式4:

P(C1|x)=11+P(x|C2)P(C2)P(x|C1)P(C1)

z=lnP(x|C1)P(C1)P(x|C2)P(C2)

那么把z带入公式4就变成了:

σ(z)=11+ez

也就是Sigmoid function

更多思考

上面已经知道sigmoid函数是从什么东西推导过来的了,那么有个问题就是,既然上面式子中只有P(x|C1)P(x|C2)我们不知道,那我们干脆用Bayes不就能直接计算出P(x|C1)了嘛?
(x是某个sample,其中有多个feature,也就是说x是一个vector)

P(x|C1)=P(x1|C1)P(x2|C1)......P(xk|C1)......

但是Bayes有一个限制条件就是所有的feature都必须是independent的,假如我们训练的sample中各个feature都是independent的话,那么Bayes会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结果。但实际情况下这是不太可能的,各个feature之间不可能是independent的,那么bias就会非常大,搞出的model就很烂。

这个z应该长什么样子?

我们将z变换一下可以变换成下面的样子:

z=lnP(x|C1)P(x|C2)+lnP(C1)P(C2)

上式中lnP(C1)P(C2)中的P(C1)P(C2)是很好求的,设class1在训练集中出现的数目是N1,class2在训练集中出现的数目是N2,那么:
lnP(C1)P(C2)=lnN1N1+N2N2N1+N2=lnN1N2

其中P(x|C1)P(x|C2) 都遵从Guassia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P(x|C1)=12πD/21Σ11/2e1/2(xμ1)TΣ11(xμ1)

P(x|C2)=12πD/21Σ21/2e1/2(xμ2)TΣ12(xμ2)

那么我们再回到这个公式中:

z=lnP(x|C1)P(x|C2)+lnP(C1)P(C2)

第二项我们已经求出来了,下面我们把第一项Guassia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带入:
lnP(x|C1)P(x|C2)=ln12πD/21Σ11/2e1/2(xμ1)TΣ11(xμ1)12πD/21Σ21/2e1/2(xμ2)TΣ12(xμ2)

乍一看,我滴妈简直太复杂太恶心了 :)
但是别慌,很多东西都能消掉的,我们来消一下。
首先,上面分子分母中P(x|C1)P(x|C2)可以消掉,就变成了:

lnP(x|C1)P(x|C2)=ln1Σ11/2e1/2(xμ1)TΣ11(xμ1)1Σ21/2e1/2(xμ2)TΣ12(xμ2)

接着拆:

lnP(x|C1)P(x|C2)=lnΣ21/2Σ11/2e[(xμ1)T(Σ1)1(xμ1)(xμ2)T(Σ2)1(xμ2)]

再拆:

lnP(x|C1)P(x|C2)=lnΣ21/2Σ11/212[(xμ1)T(Σ1)1(xμ1)(xμ2)T(Σ2)1(xμ2)]

上式中第二项12[(xμ1)T(Σ1)1(xμ1)(xμ2)T(Σ2)1(xμ2)],中括号里面有两项,我再把这两项里面的括号全都打开,打开的目的是为了后面的化简,首先先看第一项:

(xμ1)T(Σ1)1(xμ1)(xμ2)T(Σ2)1(xμ2)=xTΣ11xxTΣ11μ1μT1Σ11x+μT1Σ1μ1

=xTΣ11x2μT1Σ11x+μT1Σ11μ1

第二项化简方法一样,把下角标换成2就行了:

(xμ2)T(Σ2)1(xμ2)=xTΣ12x2μT2Σ12x+μT2Σ12μ2

拆的差不多了,下面我们回到z=lnP(x|C1)P(x|C2)+lnP(C1)P(C2)中,把刚才的化简结果带进去:

z=lnΣ21/2Σ11/212[xTΣ11x2μT1Σ11x+μT1Σ11μ1xTΣ12x+2μT2Σ12xμT2Σ12μ2]+lnN1N2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上式中中括号里面第一项和第四项是可以消掉的。
并且我们可以认为Σ1=Σ2=Σ,刚才我一直没解释μΣ是什么,下面我简单说一下,μ就是mean(均值),Σ就是covairance(协方差),其中μ是个vectorΣ是个matrix,具体什么形式不在本文里详细解释,一解释就没完没了了,可以深推一下Guassian看看paper(个人感觉意义不大,其实理解到这里完全够用了)。

好了,为什么可以认为Σ1=Σ2=Σ呢?因为如果每个class都有自己的covariance的话,那么variance会很大,参数的量一下就上去了,参数一多,就容易overfitting。这么说的话,z里面的第一项lnΣ21/2Σ11/2就是0了。

好开心,又有好多东西被约掉了 :)

最后,z被化简成了下面这种最终形态:

z=(μ1μ2)Σ1x12μT1Σ1μ1+12μT2Σ1μ2+lnN1N2

可以观察到,第一项有系数x,后面几项里其实都是参数。
我们就可以理解为x的系数其实就是sigmoid中的参数wT(这是个matrix),后面那些项可以看成是参数b

那么在Generative model中我们的目标是寻找最佳的N1,N2,μ1,μ2,Σ使P(C1|x)maximise。

但是我们已经将一连串复杂的参数和方程化简成了z=σ(wTx+b)那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的求5个参数去将目标最优化呢?只有“两个参数”的方法我们叫做Discraminative model。

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是实际上Discraminative model泛化能力比Generative model还是强不少的。什么时候Generative model更好呢?
1.training data比较少的时候,需要靠几率模型脑补没有发生或的事情。
2.training data中有noise。

讲解完毕,本文每个公式都是用latex搞出来的,已校对,欢迎找茬修正。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