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基础-OSI七层模型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 上的page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4 00:10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OSI模型包含7层,分为两组:上三下四,上三层指定了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如何彼此通信以及如何与用户交流;下四层指定了如何进行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1、应用层

OSI模型的应用层是用户和计算机交流的场所,仅当马上需要访问网络的时候,这一层才会发挥作用。

实际上,应用层让应用程序能够将信息沿协议栈向下传输,从而充当了应用程序(它们根本不是osi分层结构的组成部分)和下一层直接的接口。

应用层还负责确定目标方的可用性,并判断是否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想要的通信

应用层是实际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牢记这一点

2、表示层

表示层因其用途而得名,它向应用层提供数据,并负责数据转换和代码格式化

从本质上说,该层是一个转换器,提供编码和转化功能,一种成功的数据传输方法是将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再进行传输。

3、会话层

会话层负责在表示层实体之间简历、管理、和终止会话,还对设备或节点之间的对话进行控制,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总之,会话层的基本功能是将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分离。

4、传输层

传输层将数据进行分段并重组为数据流。位于传输层的服务将来自上层应用的数据进行分段和重组,并将它们合并到同一个数据流中。它们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并可在互联网上发送主机和目标主机之间建立逻辑连接。

传输层负责提供如下机制:对上层应用程序进行多路复用、建立会话以及拆除虚电路。它还提供透明的数据传输,从而对高层隐藏随网络而异的信息。

在传输层,可使用术语可靠的联网,那就是说将使用确认、排序、流量控制

传输层可以是无连接或者面向连接的

  流量控制

数据完整性由传输层确保,这是通过流量控制以及允许应用程序请求在系统之间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实现的

流量控制是在提供一种机制,,让接收方能够控制发送方发送的数据量。

  面向连接的通信

在可靠的传输操作中,要传输建立一个到远程设备的面向连接的通信会话。传输设备首先与其对等系统连接面向连接的会话,这称之为呼叫简历或者三方握手,然后传输数据。传输完毕后,呼叫终止,拆除虚电路。

   窗口技术

窗口英语控制为确认的数据段数量,如果未收到所有应确认的字节接收方将缩小窗口,以改善通信会话

  确认

可靠的数据传输依靠功能完整的数据链路,从而确保机器之间发送的数据流的完整性

5、网络层

网络层(第三层)管理设备编址、跟踪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并确定最佳的数据传输路径,这意味着网络层必须位于不同的网络中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流。

路由器(第三层设备)位于网络层,在互联网络中提供路由选择服务。

在网络层中,使用的分组有两种:数据和路由更新

数据分组

用于在互联网络中传输用户数据。

路由更新分组

包含与有关互联网络中所有路由器连接的网络的更新信息,用于将这些信息告知邻近路由器

网络地址

随协议而异 的网络地址

接口

前往特定的网络时,将为分组选择出站接口

度量值 

到远程网络的地址的距离

对于路由器,要点:

默认情况下,路由器不转发任何广播分组和组播分组

路由器根据网络层报头的逻辑地址确定将分组转发到哪一个下一跳路由器

路由器可使用管理员创建的访问列表控制可进出接口的分组类型,以提高安全性

必要时,路由器可在同一个接口提供第二层桥接功能和路由功能

第三层设备(这里指路由器)在虚拟LAN(VLAN)之间提供连接

路由器可为特定类型的网络数据流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

6、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传输、并处理错误通知、网络拓扑和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将使用硬件地址确保报被传输到LAN中正确的设备中,还将网络层的报文转换成比特,供物理层传输。

数据链路层将封装成数据帧,并添加定制的表头,其中包含目标硬件地址和源设备地址。

路由器运行在网络层,根本不关心主机位于什么地方,而之关心网络位于什么地方以及前往这些网络的最佳路径,这一点很重要。

本地网络对每一台进行唯一标识的工作由数据链路层负责。

数据链路层使用物理地址,每当路由器之间传输分组的时候,分组都将被使用数据链路层控制信息封装成帧,但接受器会将这些信息剥离,只保留完整的原始分组。

在每一跳都将重复这种将分组封装成帧 的过程,直到分组到达正确的接收主机,在整个过程中,分组本身从未被修改过,而只是被必要的控制信息封装,以便能够通过不同的介质进行传输,这一点很重要。

IEEE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包含两个子层,如下: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802.3)它定义了如何通过介质传输分组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802.2)负责识别网络层协议并对其进行分装。

延迟:是指帧进入端口到离开端口之间的时间

7、物理层

物理层有两项功能:发送和接收比特,比特取值只能为0或者1。物理层直接与各种通信介质交流。

物理层定义了要在终端系统之间激活、维护和断开物理链接,而需要满足的电气、机械、规程和功能需求,确定DTE和DCE直接的接口。

以上摘自CCNA学习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