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初学Day2

来源:互联网 发布:印度 网络空间安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05:07

 进制:

 1.二进制:只有0和1,以0b开头

2.八进制:0~7,以0开头

3.十进制:0~9,

4.十六进制;0~9,A,B,C,D,E,F,以0x开头

进制之间的转换:

由十进制转换为别的进制的方法:连除倒取余

例如:35(十进制数)->100011(二进制)

由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例如:11001(二进制)->1*2^4+1*2^3+1*2^0=25

变量:

1.什么是变量?

变量就是程序中定义的可以改变的量,与之相对有的不能改变的量叫做常量

2.变量的作用?

变量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并且可以修改里面的数据.无论是常量还是变量,实质就是代表了内存中的一块存储空间,变量代表的存储空间里面的数据可以修改.

3.如何定义一个变量?

数据类型 + 变量名称 = 初始值

数据的基本类型分为:

1.int(整型,占用四个字节),其中整型又可以分为short(短整型,占用了2个字节),long(长整型,占用了8个字节);

2.浮点型:其中浮点型又可以分为float(单精度浮点型,占用了4个字节)和double(双精度浮点型,占用了8个字节)

3.char(字符型):占用了 4个字节

4.byte(字节型):占用了1个字节

5.boolean(布尔类型)

对变量命名要规范:

1.见名知意 2 .首字母不能使用数字,只能使用大小写字符等 3.不能占用了系统的关键字,4.一般是按照小驼峰命名法命名


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取余预算),++(自增运算),--(自减运算);其中要注意的是自增运算和自减运算中(a++)和(++a)的区别:如果自增符号在前,变量先进行自增再参与运算;如果自增符号在后面,则变量先参与运算再进行自增

2.关系运算符:<,>,==,!=;关系运算符中要注意的是判断两个变量是否相等要用==,不能使用=.

3.逻辑运算符:&&(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

 ①.&&(逻辑与):(判断条件1)&&(判断条件2),只有当两个判断条件都是true的时候,整个返回值才是真,即有假即为假,同真才为真,其中因为有一假即为假,导致了有些情况下会出现短路现象:即当判断条件1为假的时候,返回值即为flase,判断条件2则不会再运行了.,即出现了短路现象,下图中的b++其实并未运行,所以输出的b值仍为15

②.||(逻辑或):(判断条件1)||(判断条件2),当任意一个判断条件问真的时候,返回值即为真,即:有一真即为真,都假才为假.与逻辑与类似,如果判断条件1位真了,返回值就为真,判断条件二不会运行,所以也会出现短路现象

③.!(逻辑非):!(判断条件),返回值与判断条件的返回值正好相反

4,三目运算符(三元运算符):

 形式结构:(判断条件)?(返回值1):(返回值2):当判断条件为真的时候,返回返回值1,否则就返回返回值2;


java的流程控制

1.顺序结构:即按照主函数里面的顺序由上到下按照顺序进行执行

2.分支结构:分支结构中主要是if语句和switch语句

      1.if语句的结构可以分为三种:

     ①if(判断条件){执行语句}:如果判断条件返回值为true,则运行执行语句


     ②if(判断条件){执行语句1}else{执行语句2}:如果判断条件为真,则运行执行语句1,否则运行执行语句2


   ③if(判断条件1){执行语句1}else if(判断条件2){执行语句2}else{执行语句3}:如果判断条件1为真,则运行执行语句1,如果判断条件2位真,则运行执行语句2,否则运行执行语句3


2.switch语句的结构形式主要是

       switch(被匹配的值){

  case  匹配的值:执行语句1

break; 

case  匹配的值:执行语句2

break; 

default:

执行语句3

break;

 };

根据被匹配的值去找对面的case,然后运行相应的执行语句

 ⚠️:break是跳出switch运行的意思,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如果不写,后面的语句不会停止运行,会继续运行

图中,最终会输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因为消除break之后,case1运行完之后,后面的语句会继续运行下去,知道结束或者break.

switch和if的区别在于,一般判断条件是区间的时候较多的会使用if,一般判断条件是几个值的时候会使用switch.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