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中阻塞干扰,杂散干扰,邻信道干扰,交调干扰,加性噪声干扰分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 作用域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3:56
加性噪声干扰:干扰源产生在被干扰频段的噪声。包括干扰源的杂散、噪底、邻道、发射互调等噪声,加性噪声是通过功率直接叠加的方式作用于有用信号,它的存在却独立于有用信号,不管有没有有用信号,加性噪声始终存在于射频器件中,影响正常通信的质量。
一般通信中把随机的加性噪声看成是系统的背景噪声;从来源来看,加性噪声可分为无线电噪声、工业电噪声、自然噪声、射频器件的内部热噪声。无线电的干扰频率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加强了无线电频率的管理尽量规避。工业电噪声来源于各种电气设备,但干扰频谱集中于较低的频率范围,选择较高的工频工作可防止干扰。自然噪声来源于闪电、太阳黑子及宇宙射线等。这类噪声很难避免。内部热噪声由电子器件不规则的热运动引起,在数学上可以用随机过程来描述,又可称为随机噪声.


交调干扰:指当两个以上不同频率信号作用于一非线性电路时,将互相调制,产生新频率信号输出,如果该频率正好落在接收机工作信道带宽内,则构成对该接收机的干扰,我们称这种干扰为交调干扰。交调干扰主要是指数、模共站的基站,由于模拟基站发射机的影响,而对数字基站产生的干扰。这种干扰的直接后果是时隙分配不出去,造成基站资源的浪费,也会产生掉话。
交调干扰是因为非线性器件转移函数的3次或者3次以上的项,所引起的其他调制频率进入到被干扰频率的一种现象。
所以交调不会随着接受滤波器性能的提高而改善,在通信领域危害较大。
互调干扰和交调干扰一样,主要产生在高放级和变频级。
防止交调的措施是接受变频器件应尽量避免和削弱转移函数的3次或者3次以上的项,比如选用MOS管等。


杂散干扰:主要是由于接收机的灵敏度不高造成的。发射机输出信号通常为大功率信号,在产生大功率信号的过程中会在发射信号的频带之外产生较高的杂散。如果杂散落入某个系统接收频段内的幅度较高(底噪抬升),则会导致接收系统的输入信噪比降低,通信质量恶化。


阻塞干扰:当一个较大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前端的低噪放大器时,由于低噪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根据放大微弱信号所需要的整机增益来设定的,强干扰信号电平在超出放大器的输入动态范围后,可能将放大器推入到非线性区,导致放大器对有用的微弱信号的放大倍数降低,甚至完全抑制,从而严重影响接收机对微弱信号的放大能力,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在多系统设计时,只要保证到达接收机输入端的强干扰信号功率不超过系统指标要求的阻塞电平,系统就可以正常工作。


邻信道干扰指相邻的或邻近的信道之间的干扰,又称“邻道干扰”。

在多信道移动通信系统中,当移动台靠近基站时,移动台发射机的调制边带扩展和边带噪声辐射,将会对正在接受微弱信号的邻道基站接收机产生干扰。一般来说,移动台距基站越近,路径传播衰减越小,则邻道干扰越大。反之,基站发射机对移动台接收机的邻道干扰却不是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