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书读得少,你是经典读得少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世界电影票房数据库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7:49
作者:东湖的尾巴

  每次去书店,看着高高的书架,满眼的书,一方面很庆幸,这个时代对爱书的人来说,是幸福的;一方面也很难过,这些书都像一个个陷阱,很多人陷在其中,而不自知。这就像现在的互联网一样,信息通畅,人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各种论调都可以看到,但有价值的东西也被隐藏的更深了,不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很难发现他们,互联网像一湾深海,想要畅游就得有高超的游泳技术和掌控能力。

  有一个现象,自信息革命以来,整个世界范围内,在各自领域内取得瞩目成就的年轻人大多集中在互联网和商业领域,而人文科学几乎找不到年轻人的身影了。可能很多人会说,人文科学需要经历和积累,心智成熟之后才会有所成就。可是看看近代一些名人年轻时干了些什么:

  维特根斯坦写《逻辑笔记》的时候24岁;尼采写《悲剧的诞生》时28岁,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39岁;卡夫卡写出《变形记》刚刚30;《共产党宣言》出版的时候,马克思也才刚刚30岁;胡适26岁任北大教授;陈寅恪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萧红去世时,也刚刚30多岁,却已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几部耀眼的作品……

  上面提到的这些人本身具有某种超越常人的品质肯定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光有品质是远远不够的,每个时代人的品质应该都是差不多的,不存在有的时代人的品质高,有的时代人的品质低。有人说,你的问题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我想换个说法:你不是书读得少,你是经典读得少。

  怕就怕自己没有独立的思考与意志,跟着那些粗枝大叶的潮流四处飘泊,茫然不自知,埋怨社会的不公,把浅薄当深刻。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浮于表面的声音特别多,充斥在书架上的评论集、社交工具以及心灵鸡汤里,根据触及不到事物的本质,只是一堆情绪的排泻物。但它们却足够得多,年轻人很难穿过它们,找到一处人烟稀少的安静之地,用自己的头脑想点东西。

  很多人患上了偏见症,并且这些偏见还不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而是从别人那儿继承来的。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持偏见的那些东西到底是怎么样的,就人云亦云地带着偏见,可笑而可悲。

  举个例子,很多上学的孩子不爱学政治,他们觉得政治都是骗人的,学这些就是变相地被洗脑。当然,这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关,我们的教育永远抓不住主次,枝叶讲的太多,主干讲得太少,根系直接就不讲。但是那些打着反洗脑的孩子们,行为同样可笑,你们真的了解所学的那些政治到底是什么吗?

  马克思主义,你看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吗?马克思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世界公认的,可不仅仅是我们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追捧他。他开创了哲学新的时代,他的思想是人类的财富,他的观点你可以不喜欢,但他的思考方式也不值得学习吗?

  毛泽东思想,你看过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实践论》、《矛盾论》、《论十大关系》吗?毛泽东带领的共产党的成功是偶然的吗?他对当时中国现状的了解是深刻的,并坚持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要不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岂能那么容易说出口的。
  邓小平理论,你读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读过邓小平南巡时的一系列讲话吗?

  如果这些你都读过,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你自然有资格厌恶他们;如果你只是从别人口里听得支言片语……你以为你真的是坚持自己,不想被政治洗脑?其实这是一种自欺欺人,你根本就不了解他们又何来被洗脑?

  这种为逃避洗脑而走向另一边的行为,也是一种洗脑。只是方向不同而已,形式是一样的,而且这种洗脑更有害,因为你脑袋空空。做一个反叛者,可以,但光有姿态是不行的,还要有内容,这样你的姿态才会美,才会让人动容。

  不管是黄色的土,还是黑色的土,都是可以长出大树的,关键土里要有树需要的营养,空空的脑袋里是长不出思想的。我们需要的是独立的思考,是直接面对对象,不带先入偏见的思考。

  而更多的时候,就像柏拉图所言,我们直接面对的是对象的影子或是影子的影子。而那些所谓的社会公知,就像那些举着火把的人,把影子投射给我们;或者他们看到的也只是影子,他们贩卖的都是从别人那儿拣到的一些零碎。那些相互矛盾、不成体系的结论纠缠在一起,让事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浮于表象。

  几条建议:
  少读或者不读评论集,看了也不要轻信
  直接面对要认识的对象,不要只看它的影子;
  工具方法类的书,读一两本即可,重要的是去
  读小说必需思考,不思考就不要读小说;读书不重要,思考才最重要;
  不要随意推翻自己的价值观,要试着去修正和补充,这个世界没有真理,只有解释;
  把新的知识与自己既有的知识体系连通起来,不要碎片化的知识点。人与搜索引擎的不同是,人的知识有体系,搜索引擎是堆积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