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理想主义者的突围,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来源:互联网 发布:怎么生成淘宝链接e22a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20:58

写曾国藩的书很多,这也许不是最精彩的一本,但是我看过的剖析他为人为事最为深刻的一本。

初识曾国藩

几年以前,我对曾国藩的印象还是相当模糊且反面的,初中历史课本上早就写过,作为腐朽晚清政权的走狗,他残酷镇压了代表着善良正义的太平天国起义。书上还配了一幅他在江西湖口全军覆没时,狼狈欲跳湖自杀的漫画插图,令当时的我拍手称快。


有一次,大嫂让我给她在学校图书馆借一本《曾国藩传》,并说:“都讲为官必读曾国藩!”。嫂子读他当然不是为了做官,不过一个人既然在坊间如此受到推崇,则必然有他大的可取之处。


出于好奇,我也顺手把借来的书读完。此后,我心中曾国藩的腐朽走狗形象开始掉了个个,它不再是可恶的、令人咬牙切齿的,而是变成一位赤诚的、极具管理和教育艺术的积极人物。也正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意识到教科书不总是正确的,它的背后隐藏着编撰者的意志(是的,直到大学才明白这么朴素的道理 T_T)。


后来,陆陆续续接收到更多关于曾国藩其人其事的解读,脑海中对他的形象也越发清晰。曾国藩曾影响过很多人,包括我在内,百家讲坛上郦波老师的《评说曾国藩家训》来来回回听了几遍,每次都会有新的感触和收获。在我看来,人们痴迷于他,愿意学习他,不是因为他多么的聪明、神武,相反他一生遭遇失败、挫折无数。然而也正是因为他的笨拙、挣扎、迷茫、思索,才引起人们的感同身受。


曾国藩离生活很近,同时他太具特点了!


理想主义者的困局

读完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想着重围绕曾国藩身上的“理想主义”特质展开一点讨论。


在谈之前,首先要清晰的是:怎样的人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者?


我认为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真善美”。


真,就是内心与外在行为高度统一,他们忠于内心的向往,不情愿也不屑于做违逆于内心想法的事情;


善,“天下大同”是理想主义者所期望的社会状态,如果周边环境恰巧不是这样,他们也会有强烈的动机去创造一个。


美,他们拥有比常人更丰富的对美的感受力,比如画面的美,音乐的美,文字的美……正因为强烈感受到“善”的美,所以他们乐于追求“善”;也因为强烈感受到“真”的美,所以他们情愿去“伪”存“真”。


早年的曾国藩身上就充分体现着“真善美”的理想主义色彩。


咸丰皇帝刚登基时,做出积极纳谏的表面姿态,要求群臣广开言路。曾国藩居然就上书一封——《敬呈皇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语词激烈,锋芒直指咸丰本人。且照他的意思,上书是为了杜绝皇上的“骄矜”之气,扭转朝臣的“唯阿之风”。这一下得罪了咸丰皇帝以及众多“唯阿”的大臣,使他差点遭遇杀身之祸。他本可以什么也不说,或是像其它大臣一样挑好话讲,然而这对于立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曾国藩来讲是很难做到的。


又比如他在回乡兴办团练的初期,满怀救国热情的他奔走于募兵、筹响、战事。为杜绝自己的军队成为像当时的绿营军一样的腐朽队伍,他坚持不乱许官,不分私财,试图以道义号召众人共同抵御太平军。虽然一片赤诚且偶有战果,但他还是被多数地方官员所排挤,甚至他的幕僚们也都纷纷离去,逼得他中途借守孝之名辞去职务回归乡里,一度没落不已。


谈到“真善美”,我们往往认为这是美德,可是为何怀揣“真善美”的曾国藩即不受人待见,更难以得到大家的支持呢?


这就要说到理想主义的反面,就是不切实际。早年曾国藩的不切实际在于,自己高举道义,以为人心所向,事实上却在无形中高己卑人;他自己可以大义鼎然,不求回报地付出,以为大家也应该这么做,却使得支持和跟随他的人私心难以得到满足。理想主义者追求的“真善美”是崇高的,也是和寡的,自私、贪婪、世俗的欲望……这些都是人的本性的一面,要求人人都像正人君子般大公无私,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社会的本质就是非理想的,以内心的理想去面对社会的非理想,这就是理想主义者要面临的困局。



理想主义者的突围


在回到家乡无所事事的几年中,曾国藩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失败,他从《道德经》中悟出“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的迂回之道,从手下赵烈文“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的建议中惊醒,最终他做出了改变。对待同僚,他一改以往睥睨的眼光,转而理解、配合他人的意图;对待下属,他不再一昧苛刻,而是尽可能满足他们对地位、财富等私心的追求。正是这样的转变,为他从以往的困局中打开了一条突围之路,开始获得越来越多人的支持,逐渐迈近于自己的人生理想。


也许我们要问:做出了妥协和转变的曾国藩,他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吗?我想作者张宏杰的一段话给了这个问题一个很好的解答:


历经千折百磨之后,曾国藩的初心并无任何变化。他的志向任然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不再认为通过雷霆手段能迅速达到目的。然而他相信通过浸润之功,日将月就,还是会实现这个理想的。


理想主义者无法做到让社会环境变成绝对理想的,但可以保持自身个人的理想主义,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所说,把注意力集中于影响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慢慢扩大影响圈的范围。拥抱世俗,回归理想,愿每一个困局中的理想主义者都能成功突围。


精彩摘录

经验主义的特点就是虚而能受,不然就容易走向武断专制的道路,像顾准所说“专制就是坚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想法”

解除思想上的威权主义,兼容并包,这样的思维方式,用老曾的话说是“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用顾准的话说:能够继承和吸收一切良好的东西,能够雄辩地批判一切不正确的东西。

中国人到中年确实常成为道家信徒,曾国藩也一再说老子的话“柔弱胜刚强”,但是什么是柔弱,什么是刚强,对这一点到底悟到什么程度,往往是人后半生的区分。 

我们做记者的,几年下来,有个变化,以前采访时总觉得对面是好人坏人,现在觉得只有好事坏事,像老曾说的“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则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则为君子,卯刻偏私晻暧,即时为小人。

对朱子,胡适有过一个评价,说朱子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十五六岁时就研究禅学,中年以后才改邪归正。他说的改邪归正,是从追求灵光乍现的绝对智慧,转向“宁祥勿略,宁近勿选,宁下勿高,宁拙勿巧”的世俗学问。这就是胡说的“有绝顶聪明而肯做笨功夫的人才有大成就”。

因为在我当时的理解里,勤与恒无非是一种外界加之于自身的教训,要磨掉一个人所有趣味的规范。后来才理解没有什么灵心一动、当下悟了的真理,甚至在艺术上,也是费里尼说所“为了逾越常规,才需要严格的秩序”。这个秩序都是从勤与恒中来。

说他那理学姿态是假的也罢,情况确实坏到不假不成的地步,因此曾国藩又可说“真诚的伪饰”。这大概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一种尴尬的真相。 

他说:“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也就是说,整个社会风气,可以由一两个有权有位有德之人提倡,就可以由上而下,由此及彼,带动天下人皆向义向善。“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

曾左早期合作的顺利,正是建立在曾国藩的深厚修养之上。而左宗棠一生所有的注意力都贯注于事功,在心性上缺乏了这一段功夫。这就是曾左最大的差距所在。 

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 

他惭愧中理解老曾说的,决定成败的,不在高处,在平处,不在隆处,在污处。全看人能不能在棘手之处,耐得住烦。除此无它途。




参考文献

【1】张宏杰.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M].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4.




·END·


想进一步跟踪本博客动态,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信订阅号:信号君


郑重·专业·有料





·END·


想进一步跟踪本博客动态,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信订阅号:信号君


郑重·专业·有料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