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中国大学生沉睡的潜力

来源:互联网 发布:神虎数据恢复 破解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8 09:39

挖掘中国大学生沉睡的潜力

 

宋小飞 中国总裁培训网 www.chinaceot.com
 
大学是一个很明显的分水岭,没有考上大学的人,即将步入社会。而很多同学在考上大学以后,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就大松一口气。结果更是两极分化:
一部分开始懈怠混日子,期待毕业,浪漫的等着参加工作;
另一部分依然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笔者认为:
 
1、受每个人的生活观、价值观所限
有的同学,认为大学就是学习生涯的终点,所以放弃继续前进的动力。他们以尽快结束学业,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为目标。注意力分散,学业也就相应的有所懈怠。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大学只是新的开始而已,依然动力十足,向着更高目标前进。
 
2、大学的教育模式需要改革创新
大学是以自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全凭自觉性和自律性。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方式基本是千篇一律,很少关心学生是否理解、是否消化。更重要的是:学生脱离社会实践,坐在教室里想当然。教育方式固化呆板,学习也就盲目散乱。这种松散型的教学方式是科学还是责任缺失?
 
3、缺乏严格的考核、监督制度及具体执行部门
大学是有考核制度的,虽然每年也有少数学生无法通过考核,获得学历或学位证书。但这不能说明什么,根据很多调查发现:大学毕业考试过松,且存在着许多徇私舞弊的现象。学生通过给主考老师送礼也能蒙混过关。所以学与不学、好与不好就无足轻重。
 
4、在市场经济的诱惑下,大学生将接受理性和感性的考验。
当今社会,太多诱惑。而受此影响最大的群体就是大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一小部分大学生甚至甘于堕落,在灯红酒绿之间寻求物质上浮浅的满足感。还有一少部分大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聪明才俊”,甚至为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物质财富步入歧途。
 
大学生是祖国的明天,大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潜力团队。据有关数据显示:到2010年,在校大学生将达到3000万。可惜的是:这么一个巨大的团队依然是消耗者,对社会、对祖国的贡献几乎等于零。如何挖掘这个宝藏,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社会问题之一。
 
笔者在这里想有一些建议,希望有识之士能有所作为。让大学生这个生力军,既能健康的成长,又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可能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观点:大学生嘛,还年轻,他们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习上。我不否认这个观点,我想要说的是:
 
1、 严格大学生毕业考核制度,促使所有在校大学生努力刻苦学习,而不是浅浮的认
为:上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
 
2、教育模式要有所创新,不要读死书,死读书,多一些时间参加社会活动,企业也
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
 
3、建立“发明创造”基金及相关部门,奖励那些有好的项目创新的学生或学生社团,
如果真有好的项目完全可以扶持创业;
 
4、国家也可以考虑:进行每年一届“大学生各项研究成果交流会”。以兹鼓励那些有想法、有能力的大学生,并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刻苦钻研、创新发明”的潮流中来。
 
对此,我有一套比较系统、成熟的思考。我曾经呼吁:建立“大学生科学发明联盟”,定期进行“大学生发明创造成果研讨会”,并希望有远见的企业家在初期予以赞助,而赞助企业可以优先享受“大学生创新研发成果”。所有发明创造可申请专利并面向社会各类企业进行公开招标。
 
这一机构总部可设在北京,每个省都有分支机构,而这些分支机构就设在该省会的某所知名高校。专门从事收集各校学生,各种有价值的发明创造,然后送至总部进行专家审核评估。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所有创新均有一定金额的奖励。凡被录用的项目,给予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由发明者及总机构一起公开招商,造福社会。
 
当然,虽然目前也有“大学生创业基金”,只是运作的思路方式有待探讨。为什么“超女”、“快男”、“赢在中国”可以运作的很好呢?我想是没有很好的运作思路,没有专门的机构、媒体及赞助等。所以现有的关于大学生潜力开发这方面的很多都是形式主义,没有实质效果。大家可以想一想:只要有10%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就可以让这个团队产生能量。
 
而且,这么做不仅仅是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因素。对大学生也有巨大的好处:
1、 大家在学习中实践,快速成长;
2、可以和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为步入社会积累经验;
3、 在大学校园树立正气,形成良好导向;
4、 大学生可以产于到生产实践中来,为以后走上社会夯实基础;
5、 优秀企业家可以定期在大学校园进行励志、创业课堂,让大学生学习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
 
21世纪,知识在迅速折旧,大学生不能一味的死读书、读死书。不要让我们的辛辛学子闭门造车,社会才是最好的大学。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大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大学校园里形成“树立正气、求知创新、科技强国”的风气,并开拓、挖掘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能量。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