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本土化,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来源:互联网 发布:高级翻译证书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07:44

谷歌本土化,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文/王易见

 

   关于谷歌本地化的问题,之前已经有很多例子。当年雅虎进入中国市场颇为坎坷,最初雅虎独立发展在华业务,后来收购了3721,周鸿祎执掌,再后来是被马云收编,也算是三易其主。这些年来,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三大门户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到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新“三足鼎立”时代,雅虎就是不温不火,不管你是叫雅虎中国还是中国雅虎。


   跨国公司在本土化进程中效率低下的问题仿佛成了不可回避的诟病。谷歌本地化进程感觉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初,由李开复、王怀南、周韶宁组成管理团队或许能给人以信心,时至今日,三驾马车早已不复存在。虽然原因各异,但归根结底离不开谷歌的本土化弊端。


   不能自己开拓市场只得靠收购或合作解决问题。其中,有三件事情很关键,第一是发生于2007年1月的谷歌迅雷的合作。理由是Google看重迅雷装机量和用户粘性,希望借此获得更大流量,迅雷捆绑Google工具条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推广方式。


   第二是谷歌新浪的合作,时间是2007年6月,这次谷歌也是为的流量而来,相比迅雷,新浪的不仅流量大,而且质量高。其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之后,新浪几乎所有网页上都嵌入了Google的搜索框,同时,新浪将从合作中获得广告分层。
显然,前两次的合作都基于用户和流量的层面上,至于合作效果外界很难量化,在认识到流量并非一劳永逸之后,谷歌投向了产品层面。在2007年8月,谷歌和天涯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两款产品分别是“天涯问答”和“天涯来吧”,目标直指百度的“贴吧”和“知道”。当然,谷歌出的输入法也算是本土化产品之一,由于该产品曾引发争议同时并不涉及其他合作,这里不多做评价。


   从流量到产品或许能看到谷歌在本地化进程中又迈出了重要而艰辛的一步。尤其是在百度优势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谷歌不得不选择联合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对抗百度。但谷歌有的做法也颇具形式主义的味道,比如收购265网址导航站,这和百度收购hao123如出一辙,旨在掌握网民的上网入口。但265的名气毕竟不如hao123,排名7000位以后的网站实在不值得谷歌大动干戈。难道正如部分分析师所说,此举“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这样看来,或许谷歌另外三次大的合作也很可能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当然,这并非是否定新浪、迅雷和天涯的作用,而是本地化必须要踏踏实实来做,单靠合作而不提升产品质量是无法成功本地化的,这就像有人评价开复老师,学生导师的形象远大于谷歌总裁的形象,难怪谷歌搜索步入二流。

------------------------------
本文作者王易见,欢迎合作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feitianhanxue@hotmail.com 
Email:feitianhanxue@126.com

王易见文章整理成集,欢迎大家下载、指教。 点此下载 

好项目推荐:irrorMall寻求融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