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1)--《网格计算》

来源:互联网 发布: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12:55

       这段时间以来阅读了《网格计算》这本书,它是IBM公司Business On Demand系列丛书的一本。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读完了前五章,包括网格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模型,网格计算全球计划以及新一代网格计算应用。下面就我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
     首先,书的引言部分对网格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其中主要业务领域有生命科学,金融
分析和服务,研究协作,工程与设计,协作游戏,政府机构。成功实现这些应用的核心基础是网格中间件基础设施,包括安全(最引人注目的是使用GSI和WS-Security机制进行安全消息交换的安全网格环境),资源管理(最引人注目的资源管理中间件方案是网格资源管理器GRAM),信息服务(向各个网格计算基础设施资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数据管理(最重要的工作是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以及相关的标准计划)等组件。
     接着,谈到了网格计算全球计划。其中有开发网格标准和最佳实践指导原则的组织-

全球网格论坛(GGF),开发网格计算工具包及框架的组织--globus(旨在为计算网格创建基

本的基础设施以及高级服务)和legion(一个中间件项目计划,为了网格应用而设计的基于对

象的元系统软件)等等。
     第三章,作者对网格计算进行了剖析。首先提出了虚拟组织的概念,并强调它是网格

计算的关键。诠释了虚拟组织的定义是:它是一个动态集合,包含多个围绕一定资源共享规则

和限定条件定义的个体和机构。然后给出了网格体系结构,从底层到高层依次包括构造层(本

地资源接口),连接层(管理通信),资源层(共享单一资源),汇聚层(协调多种资源),

应用层(用户自定义的网格应用)。
     通过作者对网格计算的介绍,让我理清了网格计算以及其他分布技术的关系。总结如

下:
 (1)和p2p的差别集中在目标社区不同,根据用户的数量,网格社区可以很小,但是

对高级别的安全需求和应用完整性则表现突出,而p2p定义大量个体和组织,但只拥有有限集

合的安全需求和较为简单的资源扩普结构;相比p2p,网格系统能够处理更复杂,更强大,种

类更多,高度互联的资源。
 (2)和集群计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应用领域不同。集群局限于某个领域,为了解决

计算能力不足而建立的,不适合领域参与者之间的资源共享,网格计算能提供更广泛可用的资

源共享。
     第四章介绍了第三代网格技术,其应用以及解决方案都集中在基于开放式技术的,面

向服务的以及水平式的方案。网格基础设施很明显是从“信息感知”转变到“以知识为中心”

框架的。第三代网格技术具有的特点如下:
 (1)自主计算,包括自我配置--能够适应系统的变化;自我优化--能够提高性能;

自我修复--能够从错误中恢复;自我保护--能够预见并对付入侵。
 (2)Business On Demand及基础设施虚拟化,也就是按需业务和虚拟环境的结合。
 (3)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及网格,SOA是一类能够被范围之外的大型应用所

调用的体系结构,并强调所有的服务都必须具有网络可寻址的接口。
 (4)语义网格,语义Web被定义为下一代Web服务。构建语义Web最关键的两个技术是

XML与资源描述框架RDF(Resources Description Framework)。语义网格是网格计算的自然

发展,并且向着以知识为中心的,元数据驱动的计算范例方向发展。通过本章的学习,还了解到了一些关键技术,如:SOAP,XML,Web services, WSDL等。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