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葡萄的营养与吃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系统总体结构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14:13

吃葡萄吐葡萄皮儿好还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好

 

可能有人会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但一定会吐葡萄籽,实际上,葡萄籽是葡萄中最有价值的成分之一
葡萄,从里到外都不能放过

葡萄的保健作用

  葡萄所含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高达10%-30%,如此高糖分使得吃葡萄可以迅速增强体力,有效地消除肉体的疲劳。葡萄所含有的大量果酸,能够健胃消食。此外,在葡萄中还能找到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
  法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葡萄能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此外,葡萄中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达到抗衰老的功效。
  不过,葡萄也并非人人都适合。由于葡萄的高含糖量,糖尿病患者、便秘者以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吃葡萄。
  通常被我们抛弃的葡萄籽,实力同样不容小窥。葡萄籽95%的成分为低聚原青花素,它的抗氧化的功效比维生素C高出18倍之多,被喻为抗衰老的巨星,因此,试着多嚼几粒葡萄籽不经意间就收获了延缓衰老的效果。
  而葡萄皮是一种良药,吃葡萄吐葡萄皮在科学家的眼中可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葡萄皮中含有一种叫白藜芦醇的化学物质,在小鼠的实验中已被证实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对皮肤癌具有防治作用。

葡萄化身美容天使:

  1.懒人的美食+美容秘方:
  虽然知道葡萄皮、葡萄籽的好处,可是葡萄皮吃起来太涩,葡萄籽嚼着难以下咽怎么办呢?没关系,榨汁是一个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把葡萄洗净,连皮带籽一起榨汁喝,这样无论葡萄皮还是葡萄籽的营养就都可以被吸收了。另外,喝不完的葡萄汁可以直接用来泡膜,岂不比市面上买来的面膜更经济而卫生?

   2.向专业进阶的葡萄面膜:
  用葡萄汁约30克,牛奶约50克,再用奶粉或者玉米淀粉等量混合,调汁成膏状。晚间洗脸后均匀涂在脸上,形成“葡萄面膜”,20分钟后用水洗净,每周1至2次,有收敛毛孔、紧肤除皱等作用,还能改善脸部皱纹、鱼尾纹。

   3.边吃葡萄边瘦身:
  谁说减肥就要避开一切含糖量高的东西?韩国气质美女李英爱最为推崇的瘦身妙法之一就是吃葡萄。方法其实很简单,一个星期中,每天只吃葡萄以及大量喝水,一个星期后将会发现不仅身材变瘦了,皮肤也变得更漂亮了,因为葡萄果核可软化肌肤,使皮肤滋润保湿。一个多么简单而甜蜜的瘦身秘方啊。

引自:http://www.threehouse.net/read.php/87.htm

 

葡萄皮是有营养的

葡萄性平,味甘酸,无毒,被中医为补血佳品。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和疲劳过度均有良效。它还可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治心悸盗汗、干劳咳嗽、腰酸腿痛、筋骨无力以及脾虚气弱、面浮肢肿、小便不利等症。

近年来,美国科研人员证实,在葡萄和其他许多植物中,存在一种叫白黎芦醇的化合物。通过细胞培养和皮肤癌小鼠模拟实验得出结论,认为白黎芦醇有抗癌作用,可望成为新世纪的抗癌物质。而这种物质就大量存在于葡萄皮中。

巴西莫拉教授经研究发现,葡萄皮中还含有一种能够降低血压的宝贵物质,从而证明葡萄皮对降低血压有良效。

葡萄酸甜适口,老幼喜食。一般人吃葡萄时都把葡萄皮吐掉了。殊不知葡萄汁的功能和吐掉的葡萄皮比起来,可谓逊之千里!

因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是有一定道理的。

引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508703.html

 

一次学校聚会,餐后水果,只见我们的法国老师,吃葡萄时连籽和皮一起吃到肚子里。我心想,法国女人行为高雅,就连吃葡萄也很文雅,雅到连籽都不吐。后来,她看到我纸巾里包的葡萄籽,说:你把葡萄中,最有营养,最有美容价值的丢掉了。
 
    我回来,开始找资料, 果然,发现了奥秘。
 
    波尔多是法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有大面积的葡萄园,葡萄产量也高。法国波尔多大学的马斯傀勒博士研究发现,葡萄籽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抗衰老的物质,简称为OPC,它的功效比维生素C、E高数十倍。而且葡萄籽进入人体后,容易被吸收,在人体内有85%的生物利用性。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皮肤衰老效果甚佳。
 

  世人皆知,葡萄肉营养丰富、鲜嫩味美,属水果之佳品;然而它的皮、籽连同叶、梗都不要轻易丢弃,同样有益健康。法国饮食书中有这样的说法:葡萄是大自然为人们的健康和美丽献上的一份厚礼。

 

  法国药房里销售干燥后的红葡萄叶。这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叶子,就是秋天自然由绿变红的葡萄叶。红葡萄叶对治疗腿部肿胀、静脉曲张、毛细血管脆弱、痔疮有很好的疗效。因为红葡萄叶中含有抗自由基的成分,还有助于清理血管壁上的油脂及补充维生素P、缓解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出血现象。把干红葡萄叶磨成粉状,与三餐同时吃,简单易行。

 

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4c26501000bd8.html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