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04到Prescott 讲述处理器自己的故事

来源:互联网 发布:cd转换mp3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4:27
第1页:图片秀 秀出早期处理器

     让我们缅怀那些属于过去式的,但是又是最值得怀念的“电子蜈蚣”们:

  

  

    上图中的类似于老式的BIOS芯片几个东东可实实在在是Intel最早生产的处理器,它们分别是:4004,8008,8085和8086。长身子加上两侧的腿,实在是比较像蜈蚣,所以,现在有人戏称它们为电子蜈蚣。它们不是我们今天回顾的重点,但是,作为前辈的前辈,多多“瞻仰”一下还是可以的。

第2页:还是图片秀 有何不一样呢?

    还是图片欣赏

     

    奔腾之前已经被大家朗朗上口的286、386和486。其实这过程中有个巨大的革命:从80386时代开始,处理器从16位发展到了32位。直到今天,绝大多数的处理器还是32位的。当然,从386开始,Intel的处理器的腿也开始从身体的旁边,长到肚子下面去了。

     

    奔腾之前已经被大家朗朗上口的286、386和486。其实这过程中有个巨大的革命:从80386时代开始,处理器从16位发展到了32位。直到今天,绝大多数的处理器还是32位的。当然,从386开始,Intel的处理器的腿也开始从身体的旁边,长到肚子下面去了。

第3页:奔腾年代 梦开启的年代

关于奔腾的小故事:
  
    1)为什么叫奔腾?其实最初是一个商业上的需要:86、386、486芯片产品由于其出色的性能颇得用户青睐,开始深入人心,于是AMD与Cyrix这些竞争对手钻了小空子:由于按照法律数字是不能用作商标名称的,这些处理器生产商也采用286、386、486为其处理器命名,对此英特尔大为愤怒,但是也无可奈何。 为此,在公布其第五代处理器之前,英特尔公司高层决定不在延续采用586这个名称,开始酝酿更名计划。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征名活动拉开序幕。最终英特尔高层敲定了三个候选名称是InteLigence、RADAR1和Pentium,最后Pentium胜出。Pentium的含义: PENT在希腊文中表示“5”,而ium一般出现在化学元素的词尾,让人感觉这个处理器像是世界的新元素一样既重要,又新鲜。“奔腾”是音译过来的中国名字,这无疑是最最精彩的翻译,能有什么词能够更好的形容处理器内在的磅礴动力?

    2)最初Pentium 60和Pentium 66的一部分产品还有浮点运算错误,因此它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英特尔还因此回收了大批CPU。

第4页:奔腾一门三杰 Intel Pentium

    奔腾一门三杰:

    1)最早的Pentium:0.80微米的制造工艺, 310万晶体管。分别工作在与系统总线频率  相同的60MHz和66MHz两种频率下,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倍频设置。

    2)Intel Pentium 90MHz和100MHz 芯片问世. 0.60微米制造工艺, 320万晶体管。并增加了对称式多处理器(Symetric Multi-Processing,简称SMP)支持,以便让双CPU协同工作,发挥出更高性能。1994年10月10日 Intel Pentium 75MHz 芯片面世。 同样也是0.60微米制造工艺, 320万晶体管。但Pentium第一次被运用到了笔记本电脑里。CPU的插座技术也正式从以前的Socket4转换到同时支持Socket 5和7同时支持,其中Socket 7还一直沿用至今。而且所有的奔腾 CPU里面都已经内置了16K的一级缓存,并运用了“动态执行”技术。

   3)1995年3月27日 Intel Pentium 120MHz 芯片出生。同时在世面上有 0.60和0.35微米两种制造工艺。也是320万晶体管。1995年6月 Intel Pentium 133MHz. 0.35微米制造工艺, 330万晶体管。

第5页:三杰 Intel Pentium Pro 150

    1995年11月1日 携带有256KB-512KB大容量L2 cache的Intel Pentium Pro 150, 166, 180 和 200MHz芯片面世。她拥有0.60/0.35微米制造工艺, 550万晶体管。应该说,Intel推出这块芯片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作为686级别的CPU,她有着一个很好听的中文名字--高能奔腾。但是Pentium Pro是32位数据结构设计的CPU,所以Pentium Pro运行16位应用程序时性能一般,但仍然是32位的赢家,但是后来,MMX的出现使它黯然失色。在家用市场上,Pentium Pro无法施展拳脚。

第6页:三杰 Intel Pentium 166以上

    1997年1月8日 带有MMX技术的Intel Pentium 166和200MHz的芯片问世. 拥有16KB数据L1 Cache,16KB指令L1 Cache,兼容SMM,64位总线,528MB/s的频宽,2时钟等待时间,450万个晶体管,功耗17瓦。中文名称--多能奔腾。Intel Pentium MMX是继Pentium后英特尔又一个成功的产品,其生命力也相当顽强,至今仍占据着许多朋友的机子。

    Intel Pentium MMX在原Pentium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增加了片内16KB数据缓存和16KB指令缓存,4路写缓存以及分支预测单元和返回堆栈技术。特别是新增加的57条MMX多媒体指令,使得Intel Pentium MMX即使在运行非MMX优化的程序时,也比同主频的Pentium CPU要快得多。与经典Pentium不同,Intel Pentium MMX采用了双电压设计,其内核电压为2.8V,系统I/O电压仍为原来的3.3V。如果主板不支持双电压设计,那么就无法升级到Intel Pentium MMX。

第7页:奔腾II代的诞生与发展

    1997年5月7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Intel Pentium II 233, 266和300MHz芯片。采用Klamath核心,0.3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750万个晶体管,核心工作电压为2.8V。同时,PentiumⅡ处理器采用了双重独立总线结构,即其中一条总线连通二级缓存,另一条负责主要内存。PentiumⅡ使用了一种脱离芯片的外部高速L2 Cache,容量为512KB,并以CPU主频的一半速度运行。作为一种补偿,英特尔将PentiumⅡ的L1 Cache从16KB增至32KB。另外,为了打败竞争对手,英特尔第一次在PentiumⅡ中采用了具有专利权保护的Slot 1接口标准和SECC(单边插卡盒式)封装技术。

    应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Pentium II拥有Pentium PRO的686级别CPU的高性能指标,又带有MMX技术使其在家用市场上独领风骚。1998年4月15日 . Intel Pentium II 350和400MHz芯片。作为第一个支持100MHz额定外频的CPU。代号为Deschutes。采用新核心的PentiumⅡ微处理器不但外频提升至100MHz,而且它们采用0.25微米制程,其核心工作电压也由2.8V降至2.0V,L1 Cache和L2 Cache分别是32KB、512KB。支持芯片组主要是Intel的440BX。

第8页:最早赛扬I的火爆亮相

    1998 年4月15日同一天 Intel又发布了Celeron 266MHz处理器。中文名叫赛扬。最初推出的Celeron有266MHz、300MHz两个版本,且都采用0.3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750万个晶体管和32KB一级缓存,工作电压为2.0V,外频66MHz。Celeron最为人诟病的地方是去掉了片上的L2 Cache,此举虽然大大降低了成本,但也正因为没有二级缓存,该处理器在性能上大打折扣,其整数性能甚至不如Pentium MMX。

    为弥补缺乏二级缓存的Celeron处理器性能上的不足,进一步在低端市场上打击竞争对手,英特尔在Celeron266、300推出后不久,又发布了采用Mendocino核心的新Celeron处理器——Celeron300A、333、366。与旧Celeron不同的是,新Celeron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同时它采用Slot 1架构及SEPP封装形式,内建32KB L1 Cache、128KB L2 Cache,且以CPU相同的核心频率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L2 Cache的工作效率。

    新Celeron一个最大的优点是超频性能非常出色,凭借其强大的超频能力和最优的性价比曾在低价PC市场风靡一时,成为众多DIYer玩家手中的抢手货。英特尔集成128KB二级缓存的新Celeron还有一个变形“兄弟”——采用Socket 370架构的Celeron处理器。两者唯一不同的就是接口部分,后者是采用Socket 370架构,PPGA封装形式。Socket 370架构的Celeron处理器在低端市场出尽风头。 随着产品系列的发展,这种赛杨后来被人普遍称为赛杨I。

第9页:PIII时代的三兄弟 SLOT

 

    1999年2月26日 . Intel Pentium III 450和500MHz。采用Katmai核心。该微处理器除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950万个晶体管,Slot 1架构之外,它还具有以下新特点:系统总线频率为100MHz;采用第六代CPU核心—P6微架构,针对32位应用程序进行优化,双重独立总线;一级缓存为32KB(16KB指令缓存加16KB数据缓存),二级缓存大小为512KB,以CPU核心速度的一半运行;采用SECC2封装形式;新增加了能够增强音频、视频和3D图形效果的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数据流单指令多数据扩展)指令集,共70条新指令。

第10页:PIII时代的三兄弟 铜矿

    1999年10月25日 . Intel Pentium III 500 至733MHz。首次采用0.18微米工艺制造。新核心Coppermine。它的二级缓存也改为和CPU主频同步,容量为256KB。除了制程带来的改进以外,部分Coppermine PentiumIII还具备了133Mhz的总线频率和Socket370的插座,为了区分它们,Intel在133Mhz总线的PentiumIII型号后面加了个“B”, Socket370插座后面加了个“E”。

    相应的,同样采用Coppermine核心的赛杨处理器也在这个时代出现。主要的差别在于二级缓存的数量赛杨处理器的二级缓存是128K。这种赛杨,一般被称为赛杨二处理器。

第11页:PIII时代的三兄弟 图拉丁

    此后,Intel还曾经有过一款使用0.13微米工艺制造的奔腾三处理器。采用一般所说的“图拉丁”核心。这种和核心的处理器有三种产品:

    Celeron:100MHz外频、256K二级缓存 (一般被称为赛杨3)

    Pentium III:133MHz外频、256K二级缓存

    Pentium III S:133MHz外频、512K二级缓存

    这个产品由于和奔腾四离得过近,所以没有大行其到。但是采用这个核心的赛杨3处理器却在DIY市场上着实风光了一回。因为这种处理器拥有非常好的超频能力,随便一个稍好的主板就可以让赛杨3处理器运行在133外频,由于二级缓存方面和同核心的PIII是一致的,这样,就相当于得到一个pIII的处理器。而同时,实践表面,超频之后的赛杨3处理器不仅性能比赛杨4 1.7G更优异。甚至超过低频的奔腾四处理器。

第12页:奔腾四的大家族 Willamette

    2000年11月20日 . Intel就发布了Pentium 4 1.40 和1.50GHz 。核心为Willamette的Pentium4处理器,采用Socket 423插座,集成256KB的二级缓存,支持更为强大的SSE2指令集,多达20级的超标量流水线,全新设计,包括等效于的400MHz前端总线(100 x 4), SSE2指令集,256K-512KB的二级缓存,全新的超管线技术及NetBurst架构,起步频率为1.3GHz。

    随后Intel陆续推出了1.4GHz-2.0GHz的Willamette P4处理器,而后期的P4处理器均转到了针角更多的Socket 478插座

第13页:奔腾四的大家族 Northwood

    2001年8月27日同一天 . Intel Pentium 4 2.0GHz。这是Intel推出的第二个Pentium4核心,代号为Northwood,改用了更为精细的0.13微米制程,集成了更大的512KB二级缓存,核心电压:1.5v, 8KB L1 Cache,512KB全速L2 Cache ,400的前端总线, Socket 478 ,高级浮点以及多媒体指令集(SSE2),包括144个128bit全新SIMD浮点管理指令, 较快的系统总线(Faster System Bus), 高级动态执行(Advanced Dynamic Execution),超长管道处理技术(Hyper Pipelined Technology), 快速执行引擎(Rapid Execution Engine),性能有了大幅的提高。

 

    2002 年11月14日. 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Intel Pentium 4 3.06GHz发布。他拥有533MHz 前端总线。更引人瞩目的是他拥有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可以将一颗处理器虚拟成两个处理器。在打开P4 CPU的超线程之后,理论上性能可以提高一倍。

    2003年10月31日,Intel发布了自己全新的800MHz前端总线Pentium4处理器新款产品,这里所谓的新款只是在设计规范上相对于原先的产品有所区别,在处理器基板标准上从原先的6层增加到8层,处理器核心厚度从原先的3.46mm增加到3.75mm,处理器背面电容数量也从原先的12颗增加到30颗。这批全新的Pentium4处理器包括2.4GHz、2.6GHz、2.8GHz、3GHz、3.2GHz五种。

第14页:奔腾四的大家族 prescott

    2004年2月2日,Intel发布5款Prescott新品:3.40E GHz、3.20E GHz、3.00E GHz、2.80E GHz P4(“E”后缀商标)支持超线程技术,800MHz前端总线和1MB二级缓存;2.80A GHz P4(“A”后缀商标)支持w/o超线程技术,支持533MHz前端总线和1MB二级缓存。prescott核心处理器最大的不同是,第一次使用了90纳米的制造工艺。

    2004年8月5日,Intel在全球正式发布Desktop版本的64Bit P4处理器,新一代64Bit P4被命名为“Pentium 4 F”,和现时Pentium 4 E一样采用Prescott核心90纳米制程并支援EMT64,兼容32Bit及64Bit指令。首批推出的64Bit版Pentium 4 F将包括3.2GHz、3.4GHz及3.6GHz,内建1MB L2 Cache及800Mhz FSB,并拥用LGA 775接口。Intel表示Pentium 4 F要配撘新一代芯片组才能运行,i925X晶片组可以支持P4F的工作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