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成都物流业发展 构建西部物流中心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图片对比相似度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7:17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性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是撬动城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杠杆。在当前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形势下,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物流中心,对推进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成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有利条件
  
  (一)区位优势显著。成都地处长江上游和中西部结合带,承东启西,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带动西部周边七省一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辐射近4亿人口的长江流域这一大型杠杆的支点。如果说沿海经济特区形似一张弓,长江形似一支箭,那么成都就是一只强有力的手,刚好处于扣力点上。可以说,成都发展的力度有多大,成都物流的箭就能射多远,这为成都建设西部区域物流中心奠定了的区位基础。
  
  (二)政府重视并大力扶持物流业的发展。成都市政府在2003年工作报告中就已将建设交通枢纽、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列入了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之中。随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保障物流业顺利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为了加快现代物流领域的开放,引导外资企业投资物流及物流中心(园区)的建设,在市场方面,为物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工商业方面,支持物流企业的建立与发展;税收方面,实行一定的扶持、减免税和退税政策;土地方面,降低物流相关土地的划拨使用价格,从而降低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同时,2008年国家发改委已正式将成都市列为全国一级物流枢纽城市,成为我国物流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节点。
  
  (三)对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超前规划。按照“全域成都”理念实施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不断修订完善了《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以“一网二平台(物流快速网络、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平台)、四园区四中心(四个物流园区、四个物流中心)、五十个物流服务站”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5·12”汶川大地震后,成都市在灾后重建中重点推进“113746”重大项目,即1条跑道、1个枢纽、3条轨道、7个通道、4片区路网、6个客货运站,总投资约达973亿元。同时,据四川省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将着力抓成都主枢纽的重点项目,形成以成都为中心的内连外接的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高速公路“两环+12射”,铁路“两环+12射”,机场“一市两场”;市域内实现快速路1小时交通圈;省内实现成德绵乐高速公路2小时交通圈;国内实现成都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8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国际运输网实现成都至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15小时航空交通圈①。未来的成都,不仅是市域范围内,通江达海、乃至前往世界各地,都将变得迅捷无比--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向东,通达环太平洋区域;向西,连通中亚、欧洲……在完善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便捷国际大通道的同时,逐步形成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纽带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承担起具有区域性、国际性的物流功能。
  
  (四)既有广阔的空间也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大。一是成都市综合经济实力强,居中国西部城市首位。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3901.0亿元,已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3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1.9亿元,进出口总额154.1亿美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41.4亿元,工业实现增加值1479.4亿元。②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医药、食品(含烟草)、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由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将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这必将推动物流业结构调整,表现为对物流需求“质”的提升要大于“量”的扩张。成都作为这两个“转变”和一个“转移”的直接受惠者,物流发展潜力巨大。三是四川、成都在汶川大地震后灾后重建,正孕育着蓬勃的商机,更需以物流作为支撑。可见,物流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极大。
  
  (五)交通枢纽地位明显。成都地处成渝、宝成、成昆、达成4条铁路的交汇处,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六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机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三项指标在中国机场中位居第六。2009年10月1日,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我国内地第四个拥有机场第二跑道的城市。同时,成都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公路网络极其密集。对外,经过成都和以成都为起点的国道干线8条,省道7条,初步形成贯穿成都东西南北的公路运输网络。市内,已建成高速公路8条,快速公路24条。此外,2009年1月18日,成都与乐山正式签署《成都乐山两市交通运输合作发展协议》,将有效弥补成都经济区范围内无水运码头的物流“短板”,成为成都经济区内最便捷、成本最低的通江达海水上通道。随着成都铁路、高速公路、民航机场、水运港口等对外交通运输大通道的建设,蜀道不再难行,我市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开通成都至美国、日本、西亚等国际直飞航线,壮大成都至深圳、上海、天津港口的铁路货运五定班列,通过公水联运、铁水联运等方式,构建起成都连接沿海港口、沿边贸易城市的多式联运物流通道。一座拥有顺畅无比的物流“大动脉”的区域物流中心必将在成都崛起!
  
  (六)较为完善的物流配套系统。近年来,成都市为完善物流配套服务、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实现了内地进出口业务无纸化检验报关一体化,加快了物流网络、信息平台、交通运输平台、航空物流园区、青白江物流园区,以及成都保税物流中心、新都、龙泉、双流的物流中心、物流服务站的建设步伐。今年5月20日新都物流中心正式开园,预计到2010年,该中心公路货运集散区将达到2100万吨的公路货运年处理能力,并可利用周边高速公路“网络”,辐射半径500公里至800公里的中西部,成为成都现代物流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公路港”。在今年年底完工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年运力最大可达2626万吨,将和全国其他17个中心站对开货物班列,每日开行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集装箱直达班车将达33对以上,将成为成都最繁忙的一个港口。此外,位于青白江区的的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也将与该中心同步投入使用,形成国内最大的铁路枢纽物流园区。今后,成都乃至整个西部的大宗货物都将通过该窗口运往国内外,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内陆港”。③飞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必将助推试验区建设与灾后重建。
  
  (七)有一定的物流人才优势。成都4所“211工程”重点院校都开设了物流专业,其中,西南交通大学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有资格培训中级物流师的高校,几所职业技术院校都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中等学校包括成都铁路运输学校、成都交通学校等每年都向社会上输送大量的物流技工,各种物流培训机构也在逐年增加。各种层次的物流人才,为成都的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二、成都物流业现状
  
  作为新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成都所拥有的地理位置、物流市场和交通运输设施,具备了建设西部现代物流中心的条件。如今成都已初步建成集铁路、航空、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的综合运输网络。成都市现有传统物流企业300余户、运输企业1000多户、货代公司2000多家,各类大型仓库430个。已经培育了一批初具现代物流特征的本地物流企业,也吸引了一批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如美国三大物流公司之一、财富500强企业--布林可集团的成员伯灵顿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世界上最大的滚装船队、世界顶尖邮船公司--日本邮船公司;全球物流巨头德国DHL(敦豪)公司;新加坡吉宝物流公司;新加坡胜安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货运公司;美国FedEx(联邦快递);美国普罗斯地产物流公司;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法国FM公司等。著名内资企业进入成都的有:中粮集团(《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之一,与成都市武侯区签订协议,由中粮集团投资人民币19亿元,合作建设中国西南成都物流中心项目);四川银河投资集团(在成都龙泉投资兴建“国际西部汽摩商城”);西博苑实业公司(在龙泉西河镇投资兴建占地300余亩的“成都龙泉水产物流批发市场”)等。建成了成都国际航空物流园区、新都物流中心、成都保税物流中心、机场国际国内货运站、中外运输青白江仓储基地、广州本田西部汽车物流中心项目。尤其是新都物流中心内核心项目和最大项目--成都传化物流基地,可容纳1300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交易大厅日发布货运信息可达12000多条,将开通全国200多个城市的货运班线,可为工商企业降低至少40%的物流成本。成都物流业正处于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加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10年,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现代物流业对成都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3%以上,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成都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④
  
  总体来说成都市的物流业起步比较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体系还不健全,还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一)高中级物流人才缺乏。传统意义上的物流人员(从事运输和储存工作)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要求。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尤其是地处西部的成都高中级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障碍。
  
  (二)物流市场发育不成熟、不规范。恶性竞争激烈,价格战打得你死我活,使得很多物流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无法生存。对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性产业地位认识不足,行业本身缺乏抢先建设西部现代物流中心的紧迫感。
  
  (三)管理难,成本高。成都作为地处西部的内陆城市,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天然的区位劣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物流成本较高,物流业规模、基础设施、配送体系等相对落后,成为制约成都市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发展计划的“瓶颈”。具体来说,物流设施分布散乱,各类专业市场分布全城,功能重复,规模小,难于管理。同时,城市物流配送的物品品种繁多,数量不一,单次配送成本过高。许多连锁企业自建物流配送系统,既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企业成本。一个集装箱货柜从成都运到上海的运输时间和成本基本跟从上海运到美国西海岸等同。一个玻璃集装箱货物从成都运到上海需要1000美元,而从上海运到菲律宾却只需要300美元!⑤这些问题影响了物流业合理化、规模化、一体化实施,阻碍着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企业品牌没有树立,行业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如某川运运输连锁有限公司老板和公司管理人员卷款上千万元集体失踪,在国内物流界引起巨大反响,直接给成都物流界带来了恶劣影响。
  
  (五)物流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物流资源整合难度大。铁路、公路、城市交通、电子商务等各自独立门户,自成一家,各种物流资源分散,使物流服务分散,全程服务功能难于发挥。
  
  (六)行业发展水平不高。很多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物资企业、运输公司、仓库改制而来,甚至是一些搬家公司摇身一变而成的。整个物流行业普遍呈现散、小、乱,综合性物流服务少,基础物流服务多,外包比例低,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难以发展壮大的现状。
  
  (七)物流企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城市物流科技信息建设和城市物流智能化配送较落后,仍处于传统的职能管理阶段。管理水平较低,综合化程度较低,信息化水平低。多数物流企业对计算机的应用和信息化的理解还仅限于办公文字处理和财务管理等很少几个方面,从观念到设施还停留在传统运输和仓储的层面上。成都的集装箱货运仅占货运市场总量的3%,而在发达国家的城市,这一数据是70%至80%。⑥
  
  三、努力方向
  
  把成都建成西部物流中心既有较多优势条件又面临着诸多制约发展的现实问题。应抓住国家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机会,以物流为引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构建起一个与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相匹配的物流系统,让成都这个不靠海不沿边的城市成为像法兰克福一样的内陆港--西部物流中心。为此,要着力搞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加大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成都应建立并启动物流人才培育机制,做好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两方面工作。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现代物流知识,提高全社会物流意识和知识水平,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各种物流短期培训班和外出考察学习,挖掘物流企业现有人员的潜力和提高物流企业全员素质;另一方面,在成都建设物流人才高地,建立健全人才招聘、激励等一系列机制,将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吸引到成都来,推动西部物流中心的构建。
  
  (二)整合资源。一是通过物流企业兼并与合作,优化其配置,使原有的分散经营方式逐步向“整体合作”转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使物流功能进一步细化。二是尽快建设好大型现代物流园区。大型现代物流园区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区,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并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
  
  (三)积极运用融资新方式。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新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手段不断运用于实践,如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产业投资基金等。成都试验区建设有“先行先试”的权利,可以探索、创新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低成本大量筹措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需资金。如设立物流发展银行或物流产业基金,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同时,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以入股、质押等多种手段筹集建设资金。
  
  (四)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尽管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主要靠良好的市场管理政策和机制,但是若每个企业缺乏自律的话,这种机制也起不到多大的效果。因此,应充分发挥物流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规范与自律,以尽快建立一个公平有序的物流市场。
  
  (五)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树立良好品牌。一方面,政府要大力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物流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带动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鼓励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在成都设立分公司、区域分拨中心、配送中心;鼓励工商企业将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分离出来,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收购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不断壮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建设,努力完善经营网络和服务内容,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找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最终创出自己的物流品牌。
  
  (六)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尽快建立一个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的公共口岸服务中心;推进大通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便捷化的通关模式;搭建与海关、检验检疫、边防等口岸联检部门和国税、外贸、商务等外贸部门之间的公共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协同平台,提高通关效率;并加强成都口岸联检单位与沿海口岸城市之间的合作,尽早签订成都与沿海口岸城市的通关转关协议,为成都建设为“内陆港”铺平道路。
  
  (七)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早日设立综合保税区。成都宜借机把今年3月26日封关运行的保税物流中心建成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采购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分拨中心,全力整合成都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和机场物流园区,力争早日设立综合保税区,从而推动成都外向型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
  
  现代物流从根本上打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为成都连接了一座面向世界的桥梁,走出盆地,走向世界,我们有理由期待着成都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它将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中发挥重要作用,助推试验区建设,使成都早日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典型。

 


  
  注释:
  
  ①黄颖. 成都主枢纽 辐射全西部[N].成都日报,2009-05-21(4).
  
  ②2008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成都日报,2009-2-27(7).
  
  ③黄颖.物流四园区四中心 年内建成两个[N].成都日报,2009-05-17(1).
  
  ④2005年出台的《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
  
  ⑤伍江川.投资西部:物流不畅是瓶颈[N].经济参考报,2005-10-25(5).
  
  ⑥黄颖. 把港口搬到成都--关注四大物流园区和四大物流中心建设[N].成都日报,20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