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中国为什么落后于世界?(

来源:互联网 发布:决战武林进阶数据2017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02:47

清朝的中国为什么落后于世界(原创)

    清朝之前是明朝。
    明朝后期政策开明,思想开放。西方的科学和宗教在中国可以自由传播。明朝政府还任命西方知识分子任职,翻译西方典籍,编篡科学著作。各领域的书籍如天文、地理、数学、几何、医学和思想等等,都被翻译到中国。明朝最后一个宰相徐光启其实就是科学家兼基督徒徒。他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士大夫们学习西学的主动性积极性目的性相当明确。皇帝也明确指示要“广集众长,虚心采听,西洋方法不妨兼收,各家不同看法务求综合。”《几何原本》、《崇祯历书》、《天工开物》等著作标志着中国在科学上已经与世界接轨并同步。

    在思想上,出现王阳明等一批思想活跃的思想家。黄宗羲已有“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的思想,可谓是君主立宪之思想萌芽。可以公开发表这样的言论,可见明朝政治之开明。 明朝废宰相立宰辅,宰辅对皇权有所制约,这也是君主立宪的雏形。甚至有万历皇帝20年不上朝,国家机器依然正常运行。

     这是历史给明朝的机会,也是给中国的机会。
     但是很可惜,这个局面因清兵入关而被打破。这一打破就是200年。

     到明末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的游牧的女真后金,直至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成熟的文字。其本身的落后性阻碍了国家的发展。满人要统治比他们文明进步得多的汉人实属不易,他们也的确用足了心思,他们一方面“虚心”地全面地学习汉族传统文化,快步追赶着汉人,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使汉人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从而“缩小”了满人与汉人的距离,但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满人在入关之前就把汉人的世界研究了个透,他们吸收了蒙古人的教训,他们提倡顾炎武的“法古用夏”,以汉文化的保护者的身份入主中原。但是他们也心虚,毕竟是只有区区几十万人的关外游牧民族,却要统治上亿的人口纵横万里的的泱泱大国。他们知道,矿务铁路等新兴的产业区不仅会破大清“龙脉”,还会使“四方流民”聚集,新思想新技术会由此催生,新力量会因此催生,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必然使局面复杂天下生变,天下生变他们就可能失去江山社稷;他们知道,掌握了西方蒸汽电机等“奇技淫巧”的工人,不如一群被束缚在土地上的愚昧的农民好治;他们还知道,西学东渐有利于国家的进步但不利于满人天下的稳定。 所以他们重农轻商,排斥铁路矿务等先进利器,维持着一个封建地主制下的农耕世界,维持着爱新觉罗的家天下。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依然停留在贸易的层面,只是物的交换。输出瓷器丝绸茶叶,输入马匹皮毛银元,西方进步的思想和科学技术,统统拒之门外。社会结构简单,简单得只有两种人,地主和农民。纵然人口增长至4亿,也只是农民的数量的增加。社会思想同样简单,小农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学一统天下。社会活动同样简单,就是靠地主士大夫管理土地和农民,皇帝,只是地主士大夫的头头而已。满族清廷学会了管理小农社会的中国,同时扼杀了明末社会已经孕育的突变的活力。 西学东渐,欧风东渐,这在明朝司空见惯的事物,在清朝被视为洪水猛兽,自设藩篱,国界即狱墙。非要一番兵戎相见,才不得不开一点口子,还要步步为营。

     康熙皇帝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还请了西方老师,学习西学,但为“夷夏之防”,他不让这些先进的科学文化进入天下文人的头脑。清政府整理文献资料,编纂四库全书,是历史的贡献,但同时也是对汉文化记录的一次删改。连明末的《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都没有收录,这两部巨著还是后来清朝留学生在日本发现。清朝大兴文字狱,空前绝后,天下文人的兴趣和智慧只能在于科考八股、考据辞章、花鸟鱼虫和琴棋书画,莫谈国事,不学格物致知经世济民之科学。 

     有一个文人人是清醒的,他就是龚自珍,他作的《病梅馆记》,为“江浙之梅皆病”而“泣之三日”,其实是为天下的被压抑了思想扭曲了人格的文人哭泣和呐喊。他还作诗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惜在万马齐喑的时代,他一个人的呼声冲不破无边的死一般的寂寞。
     我们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是在西方在各方面都突飞猛进的背景下而中国停滞不前的“盛世”,是与世界的距离越拉越大的“盛世”,是潜伏着巨大危机的“盛世”,是当政者和逢迎者歌功颂德的“炒作”,是与世隔绝的小国寡民的自我陶醉。所谓的“盛世”,其实就是在长期战乱和巨大杀戮后的恢复性“繁荣”,这种恢复甚至连明朝的顶点都没有达到。

     不仅仅是生产力,在科学、技术、文化、思想和政治等各方面,清朝都没有达到明朝的高度。满族人学习汉族人,最直接的老师就是明朝,但是他们远没有学到家,清朝比之于明朝,其实是全面的倒退。满族人自己完成了一次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无聊的轮回,耽误了国家的进程,其实也就耽误了世界的进程。

     在美国,民主思想已是生命一部分的华盛顿,在做了两届总统后,拒绝国会的挽留,毅然离开白宫,回到老家继续做他的农场主,由第一公民变成一个普通公民,他每天经营着他的农场,从媒体了解国家的时事,没有任何特权。同时期的乾隆,做了60年的皇帝,逊位做了太上皇,还弄了个“十全老人”的美名。  当西方早已发现了血液循环规律的时候,而清朝的官员还在滴血认亲,杨乃武小白菜还被滴血认奸。鸦片战争中,坚船利炮侵入珠江的时候,最高军事指挥官杨芳竟然用粪桶作为武器,妄图以污秽之物破人家的“风水”,而军队还在用大刀长矛。当人权意识已经变成西方的社会共识的时候,从康熙至同治,宫廷还有殉葬的恶习。当瓦特、安培、焦耳等一大批西方科学家在埋头做他们的科学实验的时候,当尼采黑格尔们在书房埋头思考的时候,当西方的冒险家们凭借船坚炮利开拓世界认识世界的时候,东方的老大帝国的臣子和庶民们,被封闭在一个特大的牢笼里,对另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全然不知。直到有一天,量变终于变成了质变,人家在实力上远远超过了我们,他们凭借船坚炮利来到家门口,对这片富庶而陌生的大地充满好奇和贪婪,有的要通商有的要割地有的要特权, 满清政府妄图闭关而自守“万世基业”的黄粱美梦才终于被无情地打破。
     至今,依然有人吹嘘清朝当时的GDP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但我们这么多的资源,这么多的人口,对世界文明进步,又做了多少的贡献呢?如果当时三分之一的人口参与了世界的交流,参与了世界的创造发展,那现在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明末的科学家徐光启在翻译了《几何原本》后说,这本书在百年之内,必会成为“天下学子必读之书”,但是直到清末,19世纪后半叶,重新认识的清王朝,为挽救风雨飘摇的江山社稷,也迫于国内外形势,才废科举兴西学办洋务。从此走上了“中兴”之路,也创立了“玄黄再造”的事业。这距离徐光启的预言已经是整整二百年。这二百年间,中国这个东方巨人,昏睡了二百年。可想而知,这二百年,对于中国来说,曾经也有过太多的机会。满清政府为了爱新觉罗家天下的“稳定”,扼杀了国家的生机和活力,断送了国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断送了国家的强盛的机会,这是愚昧落后的满族人对中国、对世界,犯下的罪行。

     中国没有亡国,中国还有这一片广袤的江山,我们应该庆幸才是。曾经几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处于野蛮的海盗时期,在美洲非洲肆无惮忌地屠杀抓捕掠夺,那时我们的实力足以抗衡他们,把他们拒之门外,瘦死骆驼比马大。直至清末实力悬殊力不如人的时候,资本主义也进入了相对文明的阶段,不会再象当年在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那样野蛮残暴了。这真是不幸中之万幸。

     因为清廷闭关自守,拒现代文明于国门之外长达200年,我们无意间得到一个“副产品”--原汁原味的古老文化,从商周至汉唐至宋明清,四千年一脉相承自成体系,这是世界上最有地域特色的一大地域文明和精神遗产。但历经文革劫难,连这仅存的“副产品”,也被破坏殆尽,万劫不复。我们可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对一篇的反驳:清朝,一个伟大的朝代

 

原文: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清王朝的功远大于过明朝。

中国历史上,人口始终在数千万左右。只有在康熙时期,才首次超过了亿。最后留给中华民国的,有四亿人。这是一个黄金的人口数字,他正好介于同面积的美国与欧洲人口之间。中国历史上,只有清朝做到了这一点。中国历史上,从宋代开始,就一直在委缩,到了明代,更是萎缩到了三百万平方公里。但是在清朝结束时,有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即使是今天的中国,也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翻身的本钱。

而这,正是那个被我们指责和诅咒的清王朝留给我们的。如果中国跳过了这段历史,而是从明朝的手中接管了那个三百万平方公里,五千多万骄傲自大的汉人的中国,我们的未来还会有多少胜算呢?清政府在中国历史中究竟功大过大,其实已经一目了然。

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责任者不是清朝

许多人认为,在于西方的撞击中,清王朝要为中国的落后负责。但其实,我个人认为,清王朝与其它的中国历史相比还算不错的了。他之所以如此显眼,只能说是运气不好,赶上了与西方的撞击。许多西方学者,特别是一些经济学家研究过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为什么落后于西方这个话题。最终的结论是这样的:不是中国没有赶上世界潮流,而是西方国家发生了变异。

十六世纪,当西班牙人登上美洲大陆时,他们发现,那里的印弟安人的文明水平甚至还不如五千年前的古埃及。各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如果不交流,就根本显不出来。其实,相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速度来说,清朝的速度不能算慢,只是这个速度不及西方而已。

如果我们把清朝和他前面的明朝做一个比较,这一点就会更加清楚。十七世纪的上半个世纪,可以说是中国自文字时代以来最黑暗的时期。皇帝二十六年不理朝政,放任天下大乱。而且,当天下大乱,几个省的人都几乎饿死的时候,他作出唯一反应是设置盐监与矿监,加倍搜刮民脂民膏。与这个时期的官吏相比,中国其它朝代的贪官污吏简单是天使。你对这样的朝代有信心吗?南明王朝的朱由崧,在山河破碎、兵临城下之际复辟了明王朝。但在此国难当头之际,他下的第一道诏书是广选天下美女。你对这样的统治者有信心吗?清王朝当权后,首先把皇宫的开销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七。在清王朝的历史中,有作为的开明君主占百分之六十,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其它皇帝,虽有无能之辈,但与明朝的皇帝比,简直可以算是圣人。许多人指责清王朝要为中国的落后负责,其实,中国落后的开始,包括闭关锁国、唯我独尊,都是始于明朝的。清朝只是受了明朝的毒害而已。  此外,历史证明,只要是延续封建帝制,中国就不可能赶上西方国家。如果不是清朝,中国的其它朝代就会废除帝制,宣布共和?这种假设,你认为有可能吗?而且,满人由于没有汉人那种强烈的自大感,因此从概率上讲,应该更容易接受西方的文化,甚至连慈禧太后,晚年也终于醒悟,决心新政。可惜,这一点她一直没有机会得到实现。另外,正是由于满人统治了汉人,消除了汉人的自大感。也使汉人较容易接受西方的科学和技术。如果当政的不是满人,而是几千年来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的汉人。就会接受西方思想?就会进行根本的变革?有证据让人相信这一点吗!……所以请诸位看清楚,真正要为中国的落后负责的,其实是明朝,而不是清朝。清朝,只不是把明朝可能造成的损少减少到了最低程度了而已。

清朝的后期,虽到处充斥着华而不实的八旗子弟,但面对敌人仍打出了中国人的尊严。在美国人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世界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一书中的466页,在描写鸦片战争时他写道:“中国人英勇作战,他们的守卫队常常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纵观全书,在各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反抗侵略者的描述中,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段文字。一个未代的朝庭,能做到这一步,不容易呀。再看看明朝:当戚继光在山海关练兵的时候,一次,天开始下雨,守军竟一哄而散。与西方列强的较量中,处于未期的清王朝败了。但至少还有一次雅克萨大捷。但是,其它的中国朝代,既然是初期,例如宋、明,别说洋枪洋炮了,他们连骑兵都对付不了。虽然中国败给了西方列强,但天幸那个时期是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我们才不至于亡国。才不至于被瓜分。才能保住世界第三大的领土面积和世界第一多的人口。如果是别的朝代,特别是一代不如一代,连战马都对付不了的宋、明,今天的我们,恐怕已经不是中国人了。

清朝曾是中国的骄傲

西方人轻视中国人,始于义和团运动。这种种族上的优越感至今还存在于西方人的意识中。这是中国人的耻辱。但是,许多的中国人并不知道另一个事实:清朝也曾是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最荣耀的时期。

许多了解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中叶,整个欧洲甚至包括俄国,掀起过一场“中国热”。当时的中国,也由于其在各方面的优势,被全世界推举为“模范文明”。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这样称赞过当时的中国皇帝康熙:“如此伟大、人间几乎不可能有的君主,因为他是神一般的凡人,点一下头,就能治理一切。不过他是受过教育获得美德和智慧……从而赢得统治权。”(引自《莱布尼茨和中国》)十八世纪初的一位欧洲旅行者曾称中国人是:“Di?nostra?qualita”即:具备我们优点的人。当时的中国对西方的影响,远远大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当然,这可能正是悲剧所在)。就在十七世纪初,中国还处于明王朝那空前绝后的黑暗时期。但仅仅在数十年之后,中国就创造了如此辉煌的一页。你不能不赞叹清政府那旺盛的生命力。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

今人看待清朝,总是有许多成见。这主要是因为他离今天太近,已至于与现在的幸福生活产生了反差。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亡于清朝,于是清朝又成为了封建的象征。但是几千年的中国落后,凭什么要用清朝代表?清朝是否进步,与明朝对比一下,其实一目了然。

各位如果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当然同意这一观点。如果说清朝比明朝、宋朝等二流的朝代强,可能没有人有意见。甚至说是仅次于唐、汉的中国第三朝代,可能也没有人有异义。但是如果说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大家可能都得跳起来。别忙:我是有标准的。现在,我们先假设满分为5,高者得此分,低者按比例计算。然后从七个方面进行比较,就会一目了然。……首先,就先和中国最强盛的唐帝国比一比吧。这七个标准是:一、疆土开拓;二、人口增加(这是老百姓是否安居乐业的向征);三、文学科技;四、道德水准;五、繁荣富庶;六、太平时间;七、国际声望。第一是疆土开拓,结果是:唐:2,清:5(清朝把中国的领土拓展了三倍。而唐朝则只有半倍。优惠唐朝一点,算2分吧。);第二是人口增加,结果是:唐:3,清:5(唐朝人口增加了三倍,清朝人口增加了六倍,再优惠唐朝半分吧);第三是文学科技,结果是唐:5,清:3(唐诗至今还是中国文学皇冠上的明珠,但清朝也不弱,中国最有名的四大名著,有一部在这个时代,另有三部在明清之间,时间已不可考,很可能也在清朝。中国最早的朴学和西学也诞生在这个时期,另外,天文、数学、商业、医药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至少也得算三分吧。);第四是道德水准,结果是:唐:2,清:3(这两个朝代都没有资格拿满分,清朝有文字狱,唐朝有宦官,清朝有种族歧视,但唐朝有朋党、有蕃镇,而且在异族(如回纥)面前也是相当的懦弱,但是,清朝维持皇宫的费用远低于唐朝,且三分之二的皇帝都是罕见的明君。因此在道德水平上高于唐朝一分,也自在情理之中。);第五是繁荣富庶,结果是:唐:5,清:4(这两个朝代都相当的繁荣,唐朝富甲天下,清朝也是如此,其中仅和坤一人的家产就相当于一个法国皇帝财产的一千七百倍。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由于丝绸之路,中国历史上曾对西方有长达两千年顺差。这个顺差终于清朝,所以清朝要扣一分);第六是太平评价,结果是:唐:5,清:4(清朝太平的时间为康乾盛世,长约一百三十年,摒掉一些战乱和和坤在位的时间,大约长一百年。唐朝则为一百三十年,相对较强一些);第七是国际声望,结果是:唐:3,清:3(前文已述,清朝前期是中国在西方最光辉的时期。而唐朝的影响虽然没有清朝范围那么广,但由于名声响,所以基本算是持平。但中国一些传统的藩国却是在清朝丢掉的,因此要扣一分。另外,两国的后期均使中国人丢了脸,西方人轻视华人始于义和团运动,所以清朝要扣一分。但是唐朝的过错更为可怕,由于唐朝无力对抗回纥、土蕃,加之大权落在宦官、军阀之后,导致中国的实力大为下降。使中国不但有长达二百二十年的战乱,更是在此后的一千年里,不断的被北方的异民族侵略,疆土也越来越小。鉴于此严重的后果,扣两分!)。最后是综和评比,结果是:唐:25,清:27(这还是在对唐朝比较优惠的情况下评比的),有道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个结果虽然令人震动,或者说太出乎意料,这也合情合理。

   事实总是令人震惊的。但我相信,这是一千年之后,人们对历史做出的真实评价。唐朝尚且如此,汉朝就更没法跟清相比了。上述的七项指标,汉朝一项也超不过清朝。我还是那句老话,我们过分苛责清朝,是因为他离我们太近,我们太了解他,清朝的许多败笔我们都有切肤之痛。而象唐、汉,虽然拥有更加可怕的宦官时代和长时间的内战,但因为离我们太远。我们没有什么感觉,大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叫所谓的“灯底瞎”,清王朝最大的一个自豪在于,她不是被人占领,而是被赶下台的。就是说,她没有亡国。反观宋、明,均亡于异族之手(朱由榔是被吴三桂杀的)。也许有人要说,宋、明也是亡于中华民族的其它民族之手呀。而且击败唐朝的那些异民族,也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呀。哈哈,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唐、宋、明眼里的回纥、蒙古、后金,与今人的眼里的英吉利、美利坚,有什么质的不同?都一样是异国。秦始皇、曹操,被人骂了千年,最终得以平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清朝一定会得到公正的评价的,历史将证明一代。

具体说,清朝对中国有着十大贡献!

第一,屹立世界东方。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随之中原统一。清王朝296年,我们中国皇朝历史从秦始皇称始皇帝,就是公元前221年算起,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一共是2132年,有人统计是492个皇帝。那清朝这段历史占中国皇朝历史的七分之一,我们中国皇朝历史上满二百年的大一统的王朝只有四个,西汉,东汉呢,我算了,东汉159年不够。西汉、唐、明、清,宋呢,南宋和北宋始终是半壁山河,没有统一,元朝统一了不到一百年。所以我们中国历史上够二百年的大一统王朝只有汉、唐、明、清,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汉族人,唯有清太祖努尔哈赤是满族人。清帝国在中国两千多年皇朝历史上,应当说占有突出的地位,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当时的世界上,顺治入关的时候,英格兰还没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法兰西也没有发生大革命,德国没有统一,美利坚合众国还没有成立,俄国没有进行农奴制的改革,日本也没有明治维新。我认为清朝这个时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时候清朝的八旗军队是世界上当时最大强大的一支骑兵,清初的大清帝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不是顺治个人的事情,不是多尔衮个人的事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事情,这个时候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二,奠定中华版图。

康乾盛世时候的中华版图,南起曾母暗沙,就是现在南沙群岛还往南一点。北跨外兴安岭,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起大海,西到葱岭,东北到库页岛,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这个时候清朝版图的面积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我们今天的版图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比现在大约多三分之一。汉朝版图很大,唐朝版图也大,明朝版图比较大,但是清朝的版图是真正完全控制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就是清朝对它做管辖的版图进行了有效地管理和统治,是“康乾盛世”时候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历史贡献。

第三,多民族的统一。

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把多民族统一起来,在一个政权的管辖之下,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东北,明朝虽然设立了奴尔干都司,但是明朝对东北地区没有进行有效地管辖。清朝不同,东北是清朝的肇兴之地,从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整个黑龙江流域,各个民族统一在清朝的政权之下,一直到库页岛。

清朝的多民族统一,在东北地区达斡尔、锡伯、鄂伦春、鄂温克、等等,真正是清朝完成这个地区的统一。北部的蒙古,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民族问题也解决了。西部我说,西南部主要是西藏,乾隆的时候,定了一个《钦定西藏章程》,非常重要,在《钦定西藏章程》里面规定,在西藏设驻藏大臣,驻军,册封**和班禅,活佛转世的时候,规定了金奔巴瓶的制度,还有其他。这个《钦定西藏章程》一直延续到现在,乾隆时候定下的,《钦定西藏章程》一直影响到后来,西藏在清朝完全归中央管辖,西南的少数民族,云、贵、川等等的少数民族,通过“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这些民族地区、对这些民族的管理和统一,我接到一封读者的来信,说“改土归流”明朝就有了,康熙也有了,我说了,我在雍正时候说了,我说雍正的时候基本上完全地推行了“改土归流”制度,历史上有一个渊源过程,真正大规模地把它推行下来,坚持下去,是在雍正时期。东南高山族,随着台湾统一,高山族也归到清朝的管辖之下,我们看看清朝的民族,从东北、北部、西北、西南一直到东南,可以说实现了多民族的统一。

第四,创制满洲文字。

清朝创制满洲文字这是中华文明史上、东亚文明史上,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一件大事情。大家知道,整个东北亚地区满-通古斯语族的诸民族,清朝之前没有文字,清太祖主持创制了满文,才把整个东北亚满-通古斯各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宗教、民族等等,把它记载下来,这是文化人类学的一大贡献。特别是满文是拼音文字,西方耶稣会士到清朝来,先学满文,用满语和康熙皇帝交谈,用满语跟他们讲几何学数学,音韵,讲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等。满文把四书五经,满文把汉文的四书五经翻译过去了。西方又通过满文翻译的四书五经,再翻译成西方的文字。所以我说满文是东西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今天很多美国和欧洲的学者学习研究清朝的历史,他看汉文很困难,看奏折,看行草,行书奏折很困难,我们今天还很困难。他看满文档案,那它都是拼音文字,用满文档案来研究清朝历史。今天我们国家大约还存在有两百万件满文档案,一千多种满文的图书,这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当中的一份重要财富。

   第五,编修文化典籍。

把散藏在民间的手本、稿本、孤本、抄本通过层层官吏把它收集起来,重新把它抄录了,汇集成《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库全书,对中华民族文化典籍的保存流传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几百年战乱灾害很多的书都失传了,一家一户保存的书是很不容易的。但这个书乾隆正式抄了七部,北京一部,承德一部,沈阳一部,杭州一部,镇江一部,等等,一共七部,士子们,可以到那儿去看书,去查阅去抄录,就等于建了七个国家图书馆。这些书后来影印了,现在全世界各个大的图书馆都可以找到《四库全书》的影印本,今天我查很多书,根本找不到,但是你查《四库全书》很方便,我们图书馆就有,就可以查到了。所以《四库全书》对保存和传承中华文化典籍起了重要的作用。还有《古今图书集成》、《大藏经》、《汉文大藏经》,《蒙古文大藏经》、《满文大藏经》,在清朝翻刻的。清朝有一部书,叫《无圈点老档》,满文写的,有人把它叫做《旧满洲档》都可以,乾隆时候把它裱糊、整理、重抄,一直流传到现在。这会儿还修了《钦定八旗通志》、《满洲源流考》。特别这个时候编汇了一些地图,像《康熙全览图》、《乾隆内府地图》、《乾隆京城全图》,《乾隆京城全图》每一个房间都画上,每一个王府、院落,每一个房间,倒座每间房都画上了,是当时世界上用近代方法绘画最完整的一个京城全图,可以说是世界之最。清朝在编修文化典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很大贡献,一直得益于我们的当代以及我们的后代。

第六,兴修皇家园林。

清朝它是一个狩猎的民族,长于骑射,它又在东北,到了关内之后天很热,夏天,多尔衮就说暑热难熬,还有没有地方打猎,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清朝大修皇家园林,开始是在南苑,顺治的时候主要是在南苑,继承元朝和明朝的南苑,后来因为南苑离城里稍微远一点,康熙就修了畅春园,就是现在北京大学西门往西的地方。雍正的时候,就开始修圆明园,到乾隆的时候,修清漪园,就现在的颐和园,又大修圆明园。北京的三山五园,万寿山的清漪园,即颐和园,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和圆明三园。西山这个地区从辽、金就开发,但是基本的格局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主要是清朝时期兴修的皇家园林。北京以外承德的避暑山庄,暨外八庙,还有木兰围场,沈阳的盛京皇宫。还有清朝五陵,就是关外三陵,永陵,福陵,昭陵,河北的清东陵,清西陵,乾隆又重修了天坛,这些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沈阳故宫、清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等,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了,而且是世界的人类的文化遗产,这可以算作清朝的一大贡献。

第七,贡献杰出人才。

清朝296年,杰出历史人物灿若明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语言学家、科学家等等,出现了一大批的人才。大家熟悉的曹雪芹与纳兰容若,就是清朝杰出人物的典型例子。

第八,中国人口激增。

明朝的人口统计不太准确,万历的时候一般人认为九千万到一亿,万历以后就经过战争、灾荒人口锐减。清朝乾隆的时候,人口到了三亿,道光的时候,人口到了四亿。我小时候老说中国人口四万万五千万,基本上还是道光那个时候的。在清朝中国成为世界人口大国,因为清朝是世界人口大国,所以清朝的综合国力增强。后来西方殖民者想瓜分中国,或者想吞掉中国,他们办不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口太多,你消化不了,反抗你人多。所以我说清朝人口多呢,就增加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使得任何一个西方殖民者不敢小看中国人,但是,也有负面影响,人口太多了,人口过多容易破坏生态的平衡,也容易引起一些社会的动荡。

第九,开发三北地区。

“三北”就是东北,正北、西北。东北就是山海关以北,一直到黑龙江下游,这个时期在明朝或者明朝以前,特别是黑龙江流域,还处于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清朝入关之前,它的势力已经到了黑龙江流域,那里很多原始的部民,归顺了清,加入了八旗,从龙入关,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完全不同了,清朝时期因为东北地区基本上没有战争,一部分关里的人到了关外去了,做官也好,流人也好,加强了关内与关外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在清朝,特别是辽河流域,清朝努尔哈赤从都城赫图阿拉,一迁到辽阳,二迁到沈阳,加快了辽河流域,辽沈地区经济开发的步伐,后来清朝在东北设卡伦,派军队戍边,建立一些新的城市,譬如说齐齐哈尔,呼玛,瑷珲,加强了整个东北地区的开发,一直到黑龙江的北岸,这个是前代所没有的,正北地区主要是蒙古族,整个明代的蒙古族各部之间战争、动乱,一部分蒙古的牧民做饭没有锅灶,穿没有衣服,吃没有盐。明朝一个时期对蒙古禁运,禁运一个时期。清朝不同了,满蒙联盟,满蒙联姻,整个蒙古,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清朝把这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大家知道,这个问题不容易,秦始皇修万里长城,主要是防御北方的匈奴,唐朝的突厥,明朝的蒙古,北方的问题两千年没有得解,清朝不同,康熙说过:“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就是外蒙古,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大家知道清朝没有修长城,长城没有用了,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基本上没有战争,二百年的和平环境,大大有利于这个地区的经济开发,也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西北,北疆主要是厄鲁特蒙古,南疆主要是回部,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以来,应当说清朝第一次把新疆问题解决了,清朝在那儿派官员驻兵、屯垦、贸易,大大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文化的发展。所以,我认为三北地区,东北、正北、西北地区在清朝时期经济和文化有一个大的发展。

第十,保护文化遗产。

以故宫为例,大家知道,周朝灭了商,它没有在朝歌,它又回去了,回到镐京去了,原来的都城废了。秦统一了六国,它的都城在咸阳。汉、唐也是这样,宋代、唐,宋朝建立政权之后,它没有用旧的都城,它是到了汴梁开封。元朝它开始都城它是在上都,明朝的都城没有在大都,它是到了金陵,今天的南京,后来永乐靖南之役后才迁的北京。我算了一下,从商朝开始到明朝为止,所有大一统的政权利用前代宫殿概无一例,它们对前代宫殿拆毁焚迁,只有清朝,利用了明朝的皇宫,加以增益。这就使得明朝的宫殿得以保护下来,多尔衮的哥哥,叫阿济格,他不同意多尔衮的意见,占了北京之后,把都城还要设在沈阳。大家想一想,如果清朝都城设在沈阳,明朝宫殿重要的建筑材料肯定就拆了,到沈阳建去了,今天我们在座的我们都看不到北京的明朝的皇宫了。所以清朝早期这些政治家,把明朝皇宫保护起来,没有破坏,加以利用,后来修缮,有局部的改造,它使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这个皇宫。所以清朝对保护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枫舞蓝衫 发表于 2009-8-1 14:30

第一:此文点出的明朝事迹根本没有写明出处,作为应用文,这是最大的败笔。可以直接认定为抹黑。人家蚊子域可是祖上嫡传的。
第二:清康熙年间人口破亿,明朝人口只有几千万。数字上的问题暂时不说,请问土豆玉米是何时由谁引入中国的?是谁大量推广并且详细介绍种植方法的。
第三:满清与明朝将要灭亡时期比较土地面积。很好很强大。
第四:讽刺万历收矿税是吧。且不说是为了宰小日本,至少没把钱拿来修颐和园吧!万历的矿税是与民争利吗?这人可以去查查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芽。万历年间的人民生活是不是水生火热,自然有各种书籍可查(虽然都要到外国,本国被禁了)《金瓶梅》《樵史演义》,冯梦龙的《三言》。真不知道人间地狱可以是这个样子的。难道天下大乱几个省的人都要饿死的国家也能这样?大同社会么?
第五:难道“奇技淫巧”四个字是洪武说的?我们可以查到明朝有“天工开物”,有各种不落于时的火器,有《几何原本》的译本,有各种海外地图,历书。起码不会闹骑马到英国的笑话。
第六:满清的皇帝除了“摊丁入亩”外有何贡献?还有为!有为到了成天“微服私访”“N下江南”“XX西狩”?

第七:鸦(河蟹)片战争中死得比较壮烈的是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3W蒙古骑兵,跟满人八旗没什么关系。如果要谈论骨气,请问崇祯天子是何作为?溥仪是何作为?
第八:明朝时期不存在追赶西方的事。因为西方文艺复兴是14世纪兴起、16世纪才盛行的事,而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更是满遗所不堪,这刚好是他们入关的时间。中国其时无论科技政治文化均领先世界或者同步,追赶什么西方?梦呓吧!什么东西改变了这一切呢?
第九:启蒙思想。莱布尼茨。。。说的是1667年的《中国近事》吧?康熙是1661年即位的。1654年出生的。22岁。。。还能传到欧洲去,真是祖籍跟半岛人近性格也相近。YY无极限啊。明明赞扬的是华夏、非要说膜拜蛮酋。自己给自己一耳光。
第十:四大名著三部在明清之间,时间不可考,也算清朝的。真是不要脸。难道清军入关那本绝密的《三国演义》是穿越的?去世最迟的吴承恩也是1582年?脑残YY穿越小说看多了的人都语无伦次了。
第九:清朝社会繁荣的证据居然是和绅的家财相当于法国王室多少倍。怎么不说是清朝几年财政收入啊?无耻之极,无耻矣。
第十:他说清朝的科技成就各学科都很多,但是列不出来。
第十一:恩,清军入关的时候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这是中华民族的事,感情当时有中华民族。

第十二:大兴土木建园林原来是保护文化来着。我记得正德只想把自己的园子修葺一下就被文武百官攻讦得下不来台。这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贡献杰出人才灿若明显,结果就曹包衣和纳兰词。这也真拿得出手。如何才能与其鄙视到极点的明朝比啊。
第十三:对于施恩蒙古这一说,估计得把知道了真相的蒙古给气死。原来准格尔种族灭绝、减丁法是施恩。。。这种逻辑如果把铁屠夫给气活过来了可怎生是好啊。
第十四:清朝不修长城。修来干什么?防自己?建都北京就是随时准备溜回去,长城坚固了以后来抢不方便啊。
第十五:关于满文,大家都知道跟半岛文一样。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大家也都清楚。

汪洋 发表于 2009-10-2 17:15

今日才看到,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任何统治者(五国时代个别变态不算),为了长治久安,都要安抚百姓,发展生产。文明的发展其实是这种统治方法的副产品;无所谓谁对谁错。但统治者勤政,让大多数百姓能够生存,总是好事,这一点清朝多数帝王比明朝的好一点,这与满清统治者“外来少数”心里有关,也不是他们有多么仁心,像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描写的一样;
2、历史的进步是人类总体进步之使然,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到来,西方的技术、新的农作物传入中国,中国现有土地可以承载的人口可以大大增加,又遇到康熙的免赋政策,使中国的人口达到4亿,是历史的必然。
3、中国对科学技术的漠视或者说歧视,是源于“汉学”,满清为了统治,推波助澜也是有之,不能说谁对谁错;
4、至于疆土,清朝总还有点贡献,明朝对西域(新疆)、朝鲜、越南、缅甸、琉球、建州(东三省)采取的是羁縻政策,按现在国际关系来说最多就像英联邦的关系。大胆假设一下,明朝不灭,到了1900年,也会被西方瓜分,就如朝鲜、越南、缅甸、琉球一般,不能奢望。至少新疆、西藏、内蒙,尤其是东三省是是与满族入关有关;一个王朝失去了开创时的朝气,扩张之后就是衰败,丧权失土那是必然,还好,没有败家完,就结束了;
5、其实满清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文字狱”。虽说朱明利用宦官压低清流,利用理学束缚思想,但仍然允许民间思想、文学的创新,满清由于“少数外来”,从内心惧怕汉人的创新,所以,利用“文字狱”,及理学的至高点,弱化和摧残汉人的创新能力,致使我们抵触现代科技,虽说康熙、雍正等帝王也用心学习西方科技,但他们正是学习了,才禁止。
这是我看了两篇文章后的几点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