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利 前景堪忧

来源:互联网 发布:百度地图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5:46

http://www.chinapharm.com.cn/html/hyyw/200264102950.html

 

    个人积极但获利前景渺茫

    据国家专利局中药处介绍,在全部中药专利申请中,个人申请占去了80%—90%,企业的专利申请尚不足20%,这在别的行业匪夷所思。造成这种个人“一拥而上”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名利心态,很多个人并不理解申请专利的真正意义——成果转化,获取最大效益。假如专利成果不能形成规模生产,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申请者不但要负担每三年翻一倍的专利保护年费,而且商业机密也会因此失去,可以说专利是一柄双刃剑。

    曾经有一位民间老中医为他的二十几个珍贵的祖传方药申请了专利,但是仍然维持个体小本经营状态,几年之后,专利保护年费使他不堪重负,于是不得不放弃所有专利。而放弃的结果就是原本蕴含巨大价值的祖传秘方,失于一旦,被无偿使用。中药处的张伟波副处长说:“如果专利不能转化成效益,那么申请1万件也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加速了知识产权的流失”。所以除非申请者具备将成果市场化的条件,譬如能规模生产,能吸引风险投资等,否则并不支持个人申请专利。

    中医药局中药处的杨龙会副处长也表示,由于缺乏市场意识和条件,个人专利获利前景较为渺茫。目前我国专利申请费较国外低10倍,其用意仍然是鼓励发明培养市场。如美国一项发明专利的代理费约5000美元,而我国仅4000元人民币。国外费用高得多是为了防止专利权被滥用。

    中药企业为何对专利不热心?

    我国中药产业独具优势,为何转化条件较成熟的中药企业对专利申请却如此缺乏热情呢?部分企业很看重中药品种保护,但对专利并不看重。对于一种新技术,谁先申请了专利,这个产品的市场就属于谁,别人再想进来,就必须花钱买,否则就是侵权。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一部的张清奎部长说:“中药企业的观念有待转变,中药品种保护在过去长时间内一直对规范国内市场起着作用,但这不具法律效力;而知识产权保护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国际通用规则。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随着中药现代化与技术创新的推行,这种情况将逐渐改观。”技术创新不足更是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新颖性”是专利产品的特点之一。2001年,中药专利的申请陡然上升至3302件,这固然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但与纳米中药的催生也不无关系。杨龙会副处长表示,无论是低水平还是高水平重复,都会使企业失去技术优势。对专利的误解以及对规则的不了解,致使企业不愿意申请。很多企业以为,申请专利会“强迫”自己将所有的资料公布于众,但事实并非如此,申请者可以合法保留某些技术诀窍。

    此外,目前专利代理人市场缺乏既懂中药知识又懂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造成企业不注册、个人滥注册的原因之一。张伟波说,代理人仅仅帮助申请者拿到专利权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保护申请者的专利权益。据介绍,这种专门的“专利代理人”将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紧俏的热门人才之一。包括同仁堂集团在内的几家企业也认为:有必要申请专利。虽然有的企业对相关事宜并不十分了解,但非常希望能得到准确信息。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专利代理人穆魁良先生说,他们公司的客户中中药企业很少,这与传统企业对这种新事物的不了解有关。他表示,如果有机会,公司愿意无偿为企业举办专利讲座。紧迫的现实

    身兼全国政协委员、中药保护品种评审委员等数职的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周超凡先生在采访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几年前日本人以合作为名,参观我国制药企业和种植基地,上午“参观”了技术机密,并“顺便”掰了一块儿新鲜药材组织,下午就变脸了,拒签合同并即刻乘飞机回国,趁新鲜将那块儿药材组织培养后扩大种植,以后就有了产品。周先生说:“技术流失的痛心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已经交了昂贵的学费”。他认为,技术进步与中药申请专利保护实属必要。采访中,各方一致认为,政府适时给予引导非常重要,以便尽快使企业和个人正确了解相关规则并熟练应用,既要有专利意识,又不盲目申请。

    另据了解,在我国中药企业对申请专利持观望态度的同时,在天然药物领域,国外却有十几个国家的制药企业的二十多种产品在中国申请了专利,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韩国、日本为多,其次是德国、印度。日本的救心丸更是以中国方药加减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