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前汉演义》

来源:互联网 发布:windows10优化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20:52

  前汉演义虽然也称演义,和《三国演义》不同,是可以作为正史来读。民国蔡东帆写的白话历史,可能看了两年。有一点感受。

文化在退步:浅文字

  这本书是是上个世纪写的,非文言,用白话。但是我是抱本《古今汉语字典》来读的,有很多字我都不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是中国文字,我们的识字率真是不高,可能也就五千字左右。不仅文字使用白话,而字量都减少了很多很多。我们之于100年前的文化人,就好象我们的外语之于英国佬,我们只会使用浅白的词汇来描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听懂中国人的英语,很难听懂母语是英语的人讲的英语,不是因为口音,是词汇。翻开字典,其实有些词的意思也很浅白,不过已经不识,可能过多几十年,中国人的识字率会继续下降,所谓的博士,对于古人,顶多算是粗通文字,不算文盲。

  仔细想想我们的教育,是全盘西化的教育。在所有的学科之中,数理化不说,音乐美术也是西方,只有语文可以算是中学。但是回忆一下我们的语文,有一部分是外国文学,有一部分是语文知识,所谓的语法,歧义逻辑等,这些也是西方过来的,剩下的可能不足一半国学。学古诗,只是讲解古诗的意思,但是古诗的结构,古诗的发展,都是蒙查查,如果没有标点,基本上无法阅读古文。我们的文字使用属于浅文字。而且是普遍现在,报纸,杂志,文章,亦如是。明显文字的使用水平在后退。在扫盲的过程中,不仅是实现了普及,同时也将高水平的全部抹去。

  最好的文化传承是文字,我们一方面在吹嘘所谓的五千年历史(不知道怎么提出5000的,因为有历史考古记载的是商,不会超过4000年),说有多么的古老和灿烂,一方面不重视文字,一方面吹嘘悠长的文化,一方面拆文物,所谓的国学大师只有前朝或民国的,现在无。

西汉的一些现象

  所有皇帝都是好色的,但是可能没有一个朝代向西汉那样,如此多的男宠,都怀疑属于家族遗传。好像就成帝一朝,没有男宠出场,那朝是赵宫飞燕,绝色双娇。断袖之癖一词缘于哀帝。

  西汉好似没多少宦官,相反宫里有卫和郎,都是正常人。宦官可能是由刑法所产,而非后世的主动。宫廷显得有阳刚气,向后世的,到处倒是女人和宦官,在那种环境下成长和生活,培养一个心理正常的人不太容易。

  翻开中国古代历史地图,才晓得出征西域是多么的宏伟。没去过新疆,老弟去过,为新疆的广袤所震服。西域都护府管辖之地,广过新疆。几千里的行军,虽然纠集了当地的部族,仍是令人叹服。另一方面,当时西域的自然环境定优于现在。我在地图上还找到一个西域国家叫做“精绝”,在于阗和小宛中间,想起《鬼吹灯》的故事,一本有趣的小说。

  西汉的税收真轻。三十分之一的田租。古人以务农为主,今人以打工为主。广州给出的数字的去年平均月收入过4000,就以4000计算,0-2000免税,2000-2500收5%即25,2500-3500收10%即100,3500-4000收15%即75,共计比例为(25+100+75)/4000=5%,即二十分之一。要知道国家财政的一半收入是用于帝王陵寝的费用,要维护一个帝国,实际上只需要1/60。1/20好似和1/30所差不多,但是不要忘记单位还给我们支付了很多这个费那个税。看来经常远征西域,军费耗资巨大的西汉,其行政效率或行政费用较今日比起,可能更胜。

  民众是可以上书皇帝,按识字来讲,有能力上书的人一定很少,但至少言路是通的,不存在阻挠的情况。

  如果碰到日食、彗星、地震之类的,皇帝会很担忧,有一堆人出来唧唧歪歪的,不走运。

相类博文:

  1. 我的四方书库
  2. 读《后汉演义》之王莽:是古非今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