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八道侃计算机——第一章绪论

来源:互联网 发布:阿里云 二级域名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19:55

1           计算机是个神马玩意儿
妳永远是对的,错的永远是我,如果妳实在是错了,那也是我的错,因为我没能力让妳对——计算机

在这里感谢袁腾飞老师,盗用了他的书名来给我书的第一节命名,希望袁老师不要生气。

很多人对计算机、计算机专业了解很偏颇,这样对我们计算机科班出身的人很不公平。

早在第一台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完成以后,一群专家对EDVAC(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ENIAC的继承者)进行讨论时,就曾分成了以埃克特为首的“工程师”派,和以冯诺依曼为首的“逻辑学家”派。我个人认为,最后冯诺依曼赢了。至少我个人认为今天INTEL(英特尔)、AMD的CPU(中央处理器)都是采用的冯诺依曼结构

当年在煤师院上学的时候有一个现象,尽管英语系的女生在找男朋友的时候一般都会找体育系的,但是每到学期末都会有很多英语系的女生找计算机系的男生为他们做英语课件。似乎计算机系的男生各个都是PowerPoint的高手。阿坤曾经告诉我,他第一次被找的时候,貌似就仅仅是知道PowerPoint这么一款软件可以做课件,其他的也不是很会,但是美女那可怜的眼神实在是没有办法拒接,于是只好硬着头皮接下来,最后做完的时候发现其实也没那么难,接下的事情大家不要乱想,不浪漫……

很多人总是把计算机和电脑等同起来,其实计算机和电脑不一样,一个懂计算机的人不一定懂电脑,懂电脑的人90%不懂计算机。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学里给专业命名的时候叫做“计算机××××”专业,而中专、社会上的培训学校一般命名的时候都叫做“电脑××”专业。专业名称不一样,层次也不一样。懂计算机的人有本事把计算机变成电脑,而懂电脑的人面对计算机的时候一般都是瞎胡扯。

有一些电子专业、控制专业的毕业的本科生,自己会写几行C语言的代码,就觉得自己计算机很牛×了,貌似自己的水平比计算机专业的还牛×,对这种人,我一般都是嘴上奉承两句,心里哈哈大笑。地球人都知道,写代码写的最好的是数学系的。如果计算机专业四年学了那么多的课程都是白费的话,干嘛还要设置计算机专业。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公案,很多外行人把写代码和软件设计等同起来,当然这样也不是完全不对,至少国内很多小的公司做软件就是在写代码,但这样想基本上是错误的,至于为何而错,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做介绍。

当然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也是五花八门,我们班103个人,据我所知,大部分毕业后都转行做销售,有的去学校教英语去了,坚持技术的好像就那么七八个,当然有些人转行会有各种各样的无奈,但是也说明了,计算机不是那么好学的。所以如果看到让你不到一个月就能精通计算机的××,看都不要看。

本节的最后要向各位读者道歉,虽然这一节命名为“计算机是个神马玩意儿”但到最后您还是看不到我给计算机下的定义,作为一个立志当学者的没钱、没房、没车、没老婆、没地位、没背景、没死的八零后,一定要严谨的回答每一个学术问题,而我的阅历、阅读面还不足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计算机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成了我生命的一个部分,如果读者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留言或者发邮件给我:tianshigexing@126.com

本书的内从并非完全独立创作,有很多会参考当年学过的课本,还会在网络上查找一些资源,并由此可能会牵扯到版权问题,如果我所引用的内容的原作者认为不妥,请通知我,我会在第一时间将相应的内容删除。

2           计算机的那些事
在这里感谢当年明月老师,盗用了他的书名来给我书的第二节命名,希望明月老师不要生气。

2.1         格蕾丝·赫柏
被称为“计算机之母”1946年,她在发生故障的MarkⅡ计算机的继电器触点里,找到了一只被夹扁的小飞蛾,正是这只小虫子“卡”住了机器的运行。霍波顺手将飞蛾夹在工作笔记里,并诙谐地把程序故障称为“bug”。bug的意思是“臭虫”,而这一奇怪的称呼,后来演变成计算机行业的专业术语。虽然现代电脑再也不可能夹扁任何飞蛾,大家还是习惯地把排除程序故障叫做Debug(除虫)。

当然她还发明了计算机界最著名的bug:千年虫

2.2         冯·诺依曼
1903年12月28日,在布达佩斯诞生了一位神童,这不仅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喜悦,也值得整个计算机界去纪念,他就是冯·诺依曼。正是他,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理论,其体系结构沿用至今,

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而在经济学方面,他也有突破性成就,被誉为“博弈论之父”。在物理领域,冯·诺依曼在30年代撰写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已经被证明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化学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曾获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化学系大学学位。

2.3         莱布尼兹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涉及的领域及法学、力学、光学、语言学等40多个范畴,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

在这里介绍莱布尼兹,是因为莱布尼兹发明了计算机里很重要的一样东西,那就是二进制,几乎可以这么说,对二进制没有概念的人对计算机也没有任何概念。

 

2.4         布尔
布尔的大发现就是用一套符号来进行逻辑演算,大约二百年前莱布尼兹曾经摸索过一些。他通过仔细地选择使这些符号及运算类似于代数的符号及运算。在布尔代数中,符号可以按照固定的规则来处理。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果。 布尔的前辈对是否进行这种研究一直犹豫不决。(它牵涉到改进亚里士多德的工作,、而人们对于改进亚里士多德的工作的尝试总有点犹豫不决。)然而布尔敢于这么干。1854年,他出版了《思维规律的研究》一书,其中完满地讨论了这个主题并奠定了现在所谓的符号逻辑的基础。

 

2.5         弗雷格
被公认为伟大的逻辑学家,如同亚里士多德,哥德尔,塔尔斯基。他于1879年出版的概念文字标志着逻辑学史的转折。 概念文字开辟了新的领域。

书的完整标题把它标识为“模仿算术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这本小书无可争议是亚里士多德之后在逻辑学领域最重要的出版物。弗雷格开发他的形式逻辑系统的动机是类似于莱布尼兹对演算推论器的渴望。

弗雷格定义了逻辑演算来支持他在数学基础上的研究。概念文字是书和其中定义的演算二者的名字。

 

2.6         哥德尔
哥德尔发展了冯·诺伊曼和伯奈斯等人的工作,其主要贡献在逻辑学和数学基础方面。在20世纪初,他证明了形式数论(即算术逻辑)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即使把初等数论形式化之后,在这个形式的演绎系统中也总可以找出一个合理的命题来,在该系统中既无法证明它为真,也无法证明它为假。

2.7         图灵
伦·麦席森·图灵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实际上,图灵机,尤其是通用图灵机作为一种非数值符号计算的模型,就蕴含了构造某种具有一定的智能行为的人工系统以实现脑力劳动部分自动化的思想,这正是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而且正是从图灵机概念出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军事工作期间,图灵在业余时间里经常考虑并与一些同事探讨“思维机器”的问题,并且进行了“机器下象棋”一类的初步研究工作。

 

2.8         键盘字母排列的由来
在19世纪70年代,肖尔斯公司是当时最大的专门生产打字机的厂家。由于当时机械工艺不够完善,使得字键在击打之后的弹回速度较慢,一旦打字员击键速度太快,就容易发生两个字键绞在一起的现象,必须用手很小心地把它们分开,从而严重影响了 打字速度。为此,公司时常收到客户的投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和工程师伤透了脑筋。后来,有 一位聪明的工程师提议:打字机绞键的原因,一方面是字键弹回速度慢,另一方面也是打字员速度太快了。既然我们无法提高弹回速度,为什么不想办法降低打字速度呢?

这无疑是一条新思路。降低打字员的速度有许多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乱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把较常用的字母摆在笨拙的手指下,比如,字母"O"、"S"、"A"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却放在最笨拙的右手无名指、左手无名指和左手小指来击打。使用频率较低的"V"、"J"、"U"等字母却由最灵活的食指负责。

结果,这种"QWERTY"式组合的键盘诞生了,并且逐渐定型。后来,由于材料工艺的发展,字键弹回速度远大于打字员击键速度,但键盘字母顺序却无法改动。至今出现过许多种更合理的字母顺序设计方案,但都无法推广,可知社会的习惯势力是多么强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