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器的灵魂

来源:互联网 发布:新概念英语软件安卓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8:31

转自:http://www.txrjy.com/viewthread.php?tid=294056&extra=page%3D1
1、新的时代
    开车由深南大道到蛇口,沿途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工地,大片推平的黄褐色土地一派凄凉。在这旁边则有成片崭新的高层写字楼、生活区和购物商场,来往的车辆穿梭于农工商的大道上,在这一座座写字楼上挂着许多新兴公司的名字:康佳电子、长城国际、康柏、华为技术等。这些迅速壮大的公司都预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产业提升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在华为公司的销售业绩表中可以看到公司销售额由88年以前的零稳步上升到94年的近八亿元(人民币),人员由几个到千余人,各种枯燥的数字都在讲述着一个发财致富的故事。公司的第一代产品是一种叫HJD48的较小门数的用户交换机,至今公司的人仍认为这是一种相当不错的产品,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销售额。最初的开发人员是几名刚从理工学院出来不久的年青人,凭着一腔热情边学边干,其中几位现在已是公司的副总裁。华为公司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速度快,其实这也是通信、计算机等公司的显著特点。总的来说,任何电信公司不是发展,就是灭亡;为了生存,就得发展。公司除了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上舍得花钱外,在其它方面设法省下每一分钱以便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在92年到94年期间公司人数净增800人,是原来的4倍,在一年中近60%的人升了级。在这样一个地方工作,你可以想像每天都有许多新面孔,也许某一天突然你得负责一个十几个人的项目,也有可能划归一个不认识的人领导。整个通信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可以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每天公司都有改进的产品,每年都会推出技术全新的机器。研制这些机器所需投入的工作量和费用极大,往往需要重新调整整个公司的组织结构。为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公司必须坚持生产技术领先的产品,开发部的工程师们从事的工作就是这样一项伟大的壮举。
2、商场如战场
    中国交换机市场在大型局用机与用户机市场上由国外的几个电信巨头以及它们在国内的合资厂所占领,在92年以前国内厂商只在一些小型模拟局用和用户交换机上有一定的市场。这么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得所有的厂家和科研机构都努力提升技术档次,进入大容量的数字程控机市场中。
    92年初解放军信息学院开发了一种现已为人熟知的04型中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正准备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转让,邮电部几个研究所也已研制出中小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大家都希望利用新型数字交换机在市场上分一勺粥。华为公司利用多年的基础建立起一个遍及全国各省市、以30个大中城市为中心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网,稳定的机型和对用户较优良的服务使公司赢得了一批稳定、忠实的客户,但在92年初公司开发的仍是一种模拟式小容量的局用交换设备,新的数字机开发在92年尚未启动。在通讯圈子中的人非常清楚这个行业的风险,在八十年代末上海一家生产纵横制交换设备的厂家年产量高达30万线,电信局要通过各种关系才能买到它的设备,过了短短一年,整个市场行情骤变,其销售量不足一万线,厂家到了倒闭的边缘。同样的转变会不会在93年降临到模拟设备上呢?尤其是邮电部当时正在号召通讯设备一步到位。公司的老总们都非常清楚地看到这种状况。92年是公司财务状况很好的一年,这是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一年,财务部经理至今仍在称赞当时公司老总对房地产业发展估得很准。在明知能迅速赚一笔钱的情况下将全部资金投入到数字机的开发上,这是一次以公司全部资产为本钱的最后一搏。商场如战场。一个关键的决策胜过千金万银,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3、勇担风险
      92年数字机开发任务就落到了总工程师郑宝用和项目经理曹贻安身上。郑总说话嗓门较大,他是一种完美和理想主义者,思维有很强的跳跃性,和他谈话要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他的想法。他对各种技术问题甚至一些非常细微的技术细节都很关注,在数字机的设计和优化阶段,经过设计人员和他无数次的讨论、争论和辩证,渐渐形成了华为数字机的技术特点。曹总的性格则正相反,当你谈话时,他一声不响地听着,当你怀疑他是否在听时,他突然插一两个问题,弄得你不免手慌脚乱。92年初公司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除了个别是来自通讯科研机构和邮电学院较有经验的人员外,其余的大都是搞计算机或刚从学校毕业的毛头小子。他们中许多人连通讯的基本概念都没有,来了以后头儿随手丢给他一叠资料,做一点简单的说明就开始干吧!“这是怎样的混乱场面!”,参加过92年工作的许多开发人员都清晰地记得。如果当时公司仅打算做一个与其它厂家技术层次差不多的中等容量交换机的话其难度还不太大,但只有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今后才有可能生存下去,所以无论在硬件或软件技术上公司都是不遗余力地采用当时能获得的最新技术,整个系统工作也显得异常艰巨。按原计划是在93年春节前样机系统问世,但在92年九月份时还在反复讨论总体布线。为了赶进度,一边CAD人员在加紧布线,另一边原理图在不断修改,经常线路图刚布一半,从领导的小房间又传来要求修改的指示,气得负责CAD工作的一个中科大毕业生哇哇叫。硬件总体会正讨论各种电路板放在什么位置,给人感觉是小孩搭积木--左拼右凑,软件的负责人与大家正学习信令配合的基本概念。“这样能做出机器来吗?”阿超忧心忡忡地想。他是一名很有电信经验的软件工程师,负责交换机至关重要的信令设计工作,一边二千门模块在紧张地进行着,另一边万门机的方案设计正在讨论。出于结构和技术先进性的考虑,公司要求各模块采用光纤连接,但是具体采用什么方式能实现这么复杂的交换结构和多处理机控制结构呢?当时我们研究发现采用任何现有的光纤传输或光纤网络技术均无法满足要求,便提出了采用准SDH技术的一种设想。仅凭着看了几本书,提了一点想法,我作为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就受到了公司老总们和项目经理的充分信任,开始召集人员进行万门机方案的研究工作,这样的例子在公司各部门发展过程中都反复出现,给有关的人以充分的信任和责任。路漫漫兮其修远矣!等待着这一群缺乏经验而又充满幻想的年轻人上下求索的是什么呢?
4、艰难时刻
     阿荣习惯每天下午2点钟睁开双眼,他是一名硬件工程师,负责硬件系统设计和交换网设计工作,连续几个月他和同事几乎都是清晨返回。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组都有一批夜猫子,黑夜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工作时间,这时没有人来打断你的思路,没有人和你争抢分析仪、示波器。当时已经是93年5月份了,数字机的样机已经问世,但工作非常不稳定,在基本测试时它像一位撒娇的小妇人,经常让人捉摸不透。“一定有什么原因隐藏在深处”,一个东北大汉大声说。他叫张宏仁,阿荣的搭档。他们俩接下来将一种叫逻辑分析仪的设备接到交换总线上,逻辑分析仪就象一部连续拍照的相机,将交换总线上沿时间方向行驰的信息快速记录下来供分析,它是硬件工程师最得力的工具之一。当分析仪的插头接到总线上时,整个系统的工作似乎正常了,阿荣打赌说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把几根电线焊到了总线上,宏仁坚决不相信这凑效。当天快亮时,这台拖着几根电线辫子的机器似乎运行得很正常,接下来几天大家的早茶都轮到宏仁掏腰包了。在五楼大厅的另一侧,万门机硬件设计工作也正在进行,这时刚完成光传输的模拟电路和码型电路设计,对整个高速32Mb/s系统能否在技术上实现谁都没有底。万门机硬件负责人余工和几位工程师整天在摆弄着可编程器件和示波器,用尽各种办法想把对高速时钟和信号线的干扰去除,初步的结果非常让人沮丧,整个母板像一个巨大的天线,将各种干扰源都引入了,高速信号无法有效地再生,余工这几个星期一直苦思冥想也没想出个有效的办法。在控制结构上最初方案采用了国外某公司总线产品,第一次订了近二十万美金的开发板和工具,为了赶时间公司全权让我们订货,经过进一步研究,大家认为采用该产品不合适。在93年中期正是公司财务状况非常紧张的时期,许多急需的器件都无法马上进来,为了一批已经没有太多用的货花费这么多资金已不可能,每天上班我听到电话铃声就紧张,产品尚未知可行否已开始负债,我那时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在郑总的极力主张下,公司赔偿了供应商二十万人民币。深知项目承受的巨大压力,公司各级主管都在不同场合下支持项目组的工作,为大家打气。这种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一直贯穿公司的发展史,即使现在有些项目不太成功,公司也会继续在各方面给予支持,毕竟最后的欢笑才是最好的笑。公司老总当时在美国进行较长时间的考察回来,按计划在一个月以前模块局就应装到现场,但当时二千门系统工作尚不稳定,现场装局一拖再拖,万门机系统基本试验都未通过,整个开发部的工程师都忧心忡忡。开发部各项目经理都向任总保证有信心把任务完成,任总在客户面前依然充满信心地介绍数字机的最新技术,但从老总那充满疲倦的脸上,谁知道他内心是否真认为开发部的这一群年轻小子能成功!
5、国际通讯展
     渡过93年艰难的日子,94年迎来了一个开花结果的季节。市场部为新的机器取了两个响亮的名字:局机叫C&C08,用户机是EAST8000。经过广泛的市场宣传和局机、用户机较稳定的装局,整个94年共销售近70万线。万门机顺利装局,新业务、智能平台、排队机、无线项目发展迅猛,很快就投放市场,七号信令和多种制式交换机实现14位/24位对接……,公司决定在十月以较大阵容参加北京举办的本年度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国际通讯展。国际通讯展前期在宝安的生产车间里,生产线上工人正忙着给整排的机器配线,在青铜色的机架里整齐地排着各种颜色的电缆,有电源线,各种以颜色区别的信号线、光纤电缆等,它们是这台机器的血管。在大楼另一层,一排排蓝灰相间的机器正在进行整机测试,经过老化后它们就可交付给最终用户,这是公司最新一代的C&C08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在大楼的底层有一群年轻人正在一排实验机器和一台像仪器一样的计算机旁工作,他们这时正用被称为仿真器的仪器模拟交换机的运行并分析在现场的错误,他们这时的谈话很专业化。“会不会远堆分配不到信息包缓冲区?”一个带眼镜的中年人说,他叫阿平,是万门机软件的经理,“倒像是传输层信息包不对”另一个叫阿飞的不修边幅的年轻人说,他负责C&C08各软件组的协调工作,但总喜欢亲自操刀上阵。接着他们开始在仿真器上模拟错误,这时另一边传来一阵哈哈大笑,大家回头一看是毛总来了,他是生产总部的总经理,在进入公司高层领导之前也是开发部的一员,现在他正友好地和原来的部下和同事们打招呼,看着一台台新机器从他这儿出厂,从心里觉得满意。
6、尾声
     在机器正式发布以后,它受到很高的评价,认为整机水平已达世界先进水平。项目组的许多人陆续参加一些市场推广会,他们非常高兴受到了市场销售人员的欢迎,看到展会上的巨型机器,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一种失落感,这就是我自己曾经参与开发的机器吗?在绚丽的灯光下,全新设计的机器,色彩丰富的操作平台,以及配合宣传的各种技术介绍都让每个普通的开发人员心里感到茫然。我们习惯于日夜面对满身补丁,线路混乱的丑陋样机。在整个研制组中有些工程师对自己造的机器用途全然不知,也不想知道,他们专注于具体的计算机技术细节和工具,不过绝大多数人,尤其是主机软件人员就要与客户直接打交道,满足客户的要求,当大家看到别人在使用自己造的机器时感到很激动,经过开局后有些人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态度就完全不同了。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数字机项目是管理有方的例证,是公司通过把重任交给了一批年青人并委以信任和权力,激发大家创业精神的结果。在相当长时期内,任总每星期都和加班的开发人员一起喝茶,在开发资金上充分保证,在他们长期受到国内科研资金短缺之苦后,一下子仿佛来到一个新世界。工程师们的热情是制造机器激发起来的,他们觉得必须抓住这样的一个机会,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难得可贵的是,虽然公司生产这部机器有赤裸裸的商业目的,但公司创造的工作气氛以及工程师们在这种环境下的工作精神是十分高尚的。石匠造教堂,不完全是为了钱,他们是给上帝造庙宇,这种工作使他们感到生活有意义,工程师们也不完全是为了钱而造机器。机器成功后,一些人员上升到公司的管理层,一些工程师则离开公司,也有些人即无名也没有太多的利,对此,他们有些黯然神伤,但是一谈到那项工程,大家都觉得从中得到许多学不到的知识和经历。当完成一项任务,排除了最后一个故障的时候,那种心情如同登山时攀上顶峰一样;参与研制机器全过程的工程师,都将长期回顾这段经历,这将成为他们劳动生涯中难以忘怀的事。为了参加市场推销和展示会,许多人买了西服,这些机器的创造者在这种场合下大多不太习惯,有些人表现有失身份,但他们都感到很愉快。在新的机器面前,公司各省区出色的推销员正向客户介绍这种交换机,这时大部分开发人员已悄悄地离去。现在一场不同性质的竞争开始,显然,这部机器已不再属于制造它的人们了。

原创粉丝点击